色彩规划-宣城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730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0.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规划-宣城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色彩规划-宣城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色彩规划-宣城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色彩规划-宣城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色彩规划-宣城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规划-宣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规划-宣城(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宣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城市色彩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 色彩可能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先看到颜色再看到形,然后再去了解形的 构成,还有形所构成的文化上的东西。没有埃菲尔铁塔,巴黎仍然能被人一眼 看出,原因何在?主色调帮了大忙!幽雅的米黄色大理石建筑群,赫然巴黎的 标签;一看到湛蓝的大海边蓝白相间的建筑,就知道这里是浪漫的地中海沿岸 ,蓝色加白色已经成为这一带的“身份证”。 城市色彩一方面是视觉美学层面的意义-美;城市色 彩另一方面是文化层面的意义-特色。 城市环境除了由城市风景、建筑特色、文物古迹等一些在数量、面积上关 键的具有绝对控制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色彩也是一个影响力

2、及表现力都很强 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城市景观必然需要一个协调的建筑色彩关系为前提,不 仅是基于建筑个体的色彩考虑,更重要的是把握相对宏观的,建筑与建筑之间 色彩关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色彩构成的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协调。 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因为其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和文化传统 等因素形成自己特定的色彩偏爱,并在展现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他们 表现城市历史传统和地理文化,反映城市形象气质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一个 城市或区域表达起历史和文化的色彩语言,并合理运用与城市未来的保护和发 展建设中,保护地区文化、地方人文环境是十分有效的策略。 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建筑色彩是人 工色

3、的主体,城市色彩规划主要通过对建筑色彩的控制,规 划管理城市色彩。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布拉格的城市基 质色彩-红色 建筑红色屋顶色 彩决定城市的俯 瞰色彩。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希腊雅典的地域基 质色彩-白色 白色大理石或白色 外墙涂料的使用决 定了灰白色的雅典 。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东京的城市空间 色彩-金属灰 灰白色调创造了 首都的明朗和大 气,以银白色为 高层建筑的基调 色与天空环境色 十分和谐。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萨尔斯堡城市空间 色彩-浅色系 奥地利的音乐之都 多用粉绿、粉红、 粉蓝、粉紫、粉橙 和浅灰等,美丽而 不张扬的颜色将城 市装点得至纯至美 。

4、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波茨坦城市特征 色彩-暖色系 建筑色彩设计使 得城市结构更加 清晰,通过色彩 控制强化开放空 间功能和类型的 变化。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苏州的历史文化 色彩-粉墙黛瓦 江南水乡的粉墙 黛瓦,如同中国古 代的文人山水画, 体现了对自然的 理解和平和静宜 的生活追求。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北京的历史文化色 彩- 灰红 金黄赤是皇家的 御用色彩, 青黑灰 则是平民阶层的标 志。北京的城市色 彩是等级的典型。 一.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城市色彩特色形成的原因: 1、一个就是它在当地使用的是一种集中的地方建材,而且是在一个时期 内集中建造的,会形成一定特色的色彩环

5、境。(布拉格) 2、另外一种,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非常突出,所以在色彩的表现中是对 自然环境的一个呼应。(地中海) 3、还有就是当地的文化环境非常显著,占了上风,成为色彩的主导因 素。(印度的斋浦尔) 或者是两个原因或三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 方法研究 城市范围围时间时间主要结论结论 北京城区2000年灰色调为 主的复合色 广州城区7个月黄灰色 上海外滩不祥铅灰色 厦门黄厝不祥暖灰色及低彩度红色 哈尔滨整个城区不祥米黄及黄白色 无锡整个城区不祥清新淡雅的浅色调 成都整个城区2002年复合灰 温州整个城区2001年 中性色系辅以冷灰暖灰 色 南京整个城区2004年浅绿色 西安整个城区2005

6、年灰色、土黄色、赭石色 重庆整个城区2006年 淡雅明快的暖灰冷灰色 调 杭州整个城区2007年灰色 城市范围围时间时间主要结论结论 巴黎整个城区信息不全米黄色 阿姆斯特丹整个城区信息不全 咖啡色、酒红色、 棕橙色 科隆整个城区信息不全 饱和度较高的颜 色组成 华盛顿金融区信息不全灰白色 纽约郊区信息不全 与周围环 境协调 一致 萨尔兹堡整个城区信息不全温馨轻柔的色彩 东京整个城区1976年橘红色 波士顿整个城区信息不全暗红色 芝加哥整个城区信息不全暗灰色 伦敦整个城区信息不全土黄色 国内案例国外案例 二. 方法研究 城市地 理色彩 城市特 征色彩 城市人 文色彩 城市空 间色彩 让.菲利普.

7、朗克洛(法) 吉田慎吾(日) 让.菲利普.朗克洛(法) 创建色彩地理学, 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 理两个要素决定一个国 家和地区特有的色彩, 这些色彩对一个国家和 城市文化本体的建立做 出巨大贡献。 吉田慎吾(日) 深化色彩研究和实 践,主张色彩本身不存 在美丑,关键是如何使 用他们,运用当地色彩 基因创造崭新而和谐的 色彩环境。 二. 色彩规划方法研究 国内目前常用的色彩规划方法: 1、首先确定主色调 首先是调研,调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调研的方式提取色谱、 测色。调研之后把色彩信息汇总、分类、整理,然后筛选,进行色彩整合。最后 确定主色调。 2、结合功能区,结合现状情况,确定区域色

8、调 为了使这些少量的、跳跃性强,不和谐的色彩能够整体协调在一些重点的具 有控制性的点或区域,根据各区域特征及现有的色彩状况提供推荐色谱配色意向 和示意,形成服从主色调的“区域色调”。 3、提出各区色彩控制要求 按照分区分别提出各区各类建筑的主导色、辅助色、点缀色色谱,并确定各 自在建筑中使用的色彩比例(一般为75%、20%、5%)。 二. 方法研究 普查照片 2.城市人文色彩 4.2分区色谱 3.传统建筑色彩 专家座谈 数字化处理 城市主色 调 4.1现状建筑色彩 色调配色案 1. 城市地理色彩 问 卷 调 查 心 理 实 验 5 6 国内目前常用的色彩规划技术流线: 二. 方法研究 色彩规划

9、的实效不如人意: 很多城市色彩规划后没有使用。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1、主色调和确定主色调的方法得不到大家认同。 广州色彩规划是将广州包含植物、住宅、舞狮、粤菜等种种颜色融入考虑,按一定比率融入主 色调中,最后才整合出黄灰色为主的主色调和辅助色、点缀色谱。根据新浪网对12093 人做的 问卷调查,78.81% 的人反对将黄灰色确定为主色调。msn 网站对3788 人做的问卷调查显示, 43.43% 的人认为“统一色彩对城市是灾难”,6.65% 的人认为“主色调对城市意义不大”, 37.17% 的人认为“不必要,城市应丰富多彩” 。 2、色彩控制方法过于复杂,不利用使用。 武汉市于2003 年出台

10、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但基本没有实施。武汉是按照功能分 区,但是又不是简单的几个功能分区,细分了五十个色彩控制片区,除此之外,还有色彩控制 的节点、色彩控制的街面等,形成点线面的色彩结合体系,提出了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 淡彩等5类色系。同时武汉还推荐了300多种建筑的外观用色。 即使当初主持编制哈尔滨城市色彩的吴松涛也认为:城市色彩规划最终大多不了了之, 主要 原因是规划不好执行, 因为左右色彩的因素和色彩本身一样多。 二. 方法研究 色彩规划的实效不如人意: 3、色彩同一控制要求与开发商追求个性的冲突。 建设市场的放开,开发商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开发商开始追求楼盘的个性与特色,以获

11、得更 多的增值空间。在整个社会日益走向民主和多元化的背景下,试图从城市整体层面进行色彩统 一的方法不仅很难满足大众的审美偏好,对于建筑设计的基本特性创造力的发挥来说,也 将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4、分区过大,每个分区内的主导色过多。 国外的色彩规划一般属于修建性规划阶段,各个分区面积不会太大,应该属于色彩设计。而国 内一般分区都较大,对这么大的分区里的建筑提出统一的要求,要么就是主导色过少,限制了 多元性,要么就是色彩过多,不利用整体特色的形成。 5、总色谱过于庞大,不利于色彩特色的形成。 总色谱过多,不利于操作,也不利于特色的凸显。 二. 方法研究 我们的规划创新: 1、对城市进行分级控制,地

12、标建筑审查控制,重点区域详细控制,一般区域规划引 导。 地标建筑追求个性,背景区域强调和谐,使城市色彩既有局部变化又整体统一。 2、城市整体色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城市一般建筑物,采用的色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有利于特色的形成,也便于规划 管理。如采用坡顶,则屋面颜色只能采用6种(暂定)颜色中的一种。玻璃颜色控制 也采用同样方式。墙面颜色种类相对多一些,但也将控制在20种以内。(参考都灵 ) 3、以控制地块用色比例取代控制建筑用色比例。 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建议按控规编制单元),制定各地块主导建筑色彩的比例调配, 来凸显各分区特征。 4、重点区域的色彩控制与建筑风格控制相结合。 三. 色彩规划

13、已有规划 宣城市城市建筑风格控制规划色彩分区控 制图 宣城市城市建筑风格控制规划色彩控制图 宣城市城市建筑风格控制规 划(2010.11)关于城市建筑 色彩控制要点 以浅灰色、浅白色作为宣城整 体城市建筑的基本色调,建筑色彩的 饱和度、明度不宜过高。 通过色彩突出重要建筑和地标 相邻建筑色彩和谐,反对城市 色彩商业性倾向;在老城区内的新建 筑明度不宜过高。 建筑色彩应体现不同功能地区 和不同建筑使用功能的特点,具有一 定的指向性和识别性。 本规划将在已有规划基础上,结合城 市特色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并简化 控制方法,以便于实施。 三. 色彩规划 城市色彩趋向微暖的复合灰 原因如下: 1、微暖的

14、复合灰让人感觉城市历史悠久,但同时又充满生机。 2、微暖的复合灰与现状容易统一。 3、微暖的复合灰让人感觉温暖、温馨,有利于打造“悠然雅致之城”。 4、微暖的复合灰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谐,凸显“山明水秀之郡”。 5、微暖的复合灰让人联想起宣纸。符合“文房四宝之乡”定位 6、微暖的复合灰定位与周边城市相比,有些特色。 宣城主城区城市色彩现状照片 三. 色彩规划 色谱 坡屋面色谱 (6个) 玻璃色谱(6 个) 墙面总色谱(12个) 三. 色彩规划 点缀色总色谱(9个) 点缀色不能超过整个建筑立面的5%,且总面积不大于20平方米。 三. 色彩规划 色彩分级控制: 地标建筑追求个性, 重点地段凸显特色,

15、城市背景引导和谐。 一、地标建筑的色彩如果能通过专家组的论证、规划技术委员会的审查和市民的 公示,则允许与城市基调色不同。 二、根据城市特色要求划定色彩控制重点地段,重点地段内的色彩按照设计要求 特殊控制。 三、城市背景区希望和谐统一。特别是成片的高层、小高层住宅尽量以灰白色、 浅灰色为主。 三. 色彩规划 传统地域风格地块传统地域风格协调地块城市绿环开放空间 色彩控制重点地段与风 格控制重点地段相一 致。 这些地段,包括传统地 域风格地段及其协调区 ,严格采用传统色彩。 三. 色彩规划 色彩分类控制: 居住建筑偏暖,商务建筑可偏冷; 工业建筑偏灰;文化建筑可偏艳, 高层建筑偏浅,低层建筑可偏

16、深; 1、居住建筑建议多采用暖灰色的面砖、涂料,以塑造温暖的居家氛围。 2、行政商务建筑多用灰色的金属和石材,可偏冷,以体现高效。商业建筑的低 层招牌色彩应偏暖,偏艳。 3、工业建筑大面积偏灰,但可以点缀相对较艳的色块。 4、文化建筑应色彩特征较为明显。或偏艳或偏深或色彩组合对比较大。 5、高层建筑,特别是连片的高层、小高层住宅,主体颜色应偏浅偏灰,顶部和 基座可作不同处理。 6、低层建筑色彩可相对偏深偏艳一些。 建筑色彩根据功能分类控制,通过建筑功能分区随之形成相应的色彩分区. 三. 色彩规划 在因功能分区形成的自然色彩分区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色彩分区干预,强 化色彩分区特征。 色彩分区控制: 传统建筑偏深,现代建筑可偏浅; 临山建筑偏暖,滨水建筑可偏冷; 成片建筑偏灰,节点建筑可偏艳。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