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城市问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44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 城市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补充 城市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补充 城市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补充 城市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补充 城市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补充 城市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 城市问题.(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城市问题 第一节:城市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市环境问题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 污染物,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的质 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 和精神状态,建筑物及设备财产等方面,直接或间 接地产生破坏性恶劣影响。 随着工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造成的各种损失十分惊人。根据国内研究机构成 果显示,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GDP的3% 7%,以2004年为例,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 达4080亿元至9520亿元之间。2005年公布的中国 城市环境保护报告指出, 2、

2、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外来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 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水污染 的来源很多,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 污水是最重要的来源。目前,我国工业 废水排放量占污水总量近70%。 3、噪声污染 噪音是指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以及损害人 体健康的声音。当噪声成为城市环境中的普遍问题 时,就构成了噪声污染。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1993年),噪声可分为六种情况(表13-1)。 城市环境噪声源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 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4、垃圾污染 垃圾污染是指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等废弃物急剧增 加而未得到及时处理,达到危害人体健康和环

3、境的 程度。 城市垃圾包括炉渣、粉煤灰、生活垃圾中的纸类、塑料、食 品、电子产品等,以及建筑固体废弃物,如灰土、砖瓦等。 据估计,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亿吨垃圾,其中美国约45亿吨 ,日本3亿吨。我国有688个城市,2000年城市生活垃圾生产 量达1.9亿吨,且将以8的年增长率递增。 (二)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1、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资源是否能得到合理利用,和城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水平并不高,但资源、能源的浪费却 相当严重,许多宝贵的资源都成为“三废”白白地跑掉,并污染 了环境。例如能源消耗,我们总的利用率不到30,而美国 、日本则达到了50左右;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平均不 足20,而一些发达国家一般达到75;我国不少产品的耗 水、耗电量比国外的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许多化工 产品原材料利用率只有1/3等等。这些没有被利用的有害物质 通过水、气、渣等在城市区域中扩散,恶化着城市的环境。 用其它手段不合理地利用资源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 衡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环境。 如我国森林本来就少,覆盖率只有12.7,在世界上列为第 120位。但是,现在每年由于采伐森林、毁林开荒和火灾所平 均减少的森林面积比每年造林成活面积要高出一倍半。 2、人口数量的激增 战后以来,世界人口激增,城市人口增长更为迅速 ,速度高出前者一倍以上, 正是由于

5、工业的集中,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 中人口和环境的平衡受到影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 破坏也在不断加剧 3、经济发展过程中错误观念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上,世界上曾出现过两种 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一种是先发展,后治理。 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常常矛盾重重,但两者又是能够统一的 。 人类是在同自然环境不断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只有发展经 济,才能创造出包括适宜环境在内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 二、城市交通问题 (一)交通问题的表现形式 1、交通堵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而交 通设施建设则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使得城市中 心区对道路空间的

6、需求必然大于供给,造成了对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之间的矛盾。这种交通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混合 交通导致了交通拥挤与阻塞。 2、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趋严重的问题。 3、公共交通问题 公共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比较低。由于 对公共交通投资不足,致使峰值期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大 于供给,造成交通拥挤;由于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波动大, 高峰期过于拥挤,而非高峰期使用又不充分,收入锐减。 4、停车问题 汽车并非总处于运动之中。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要占据 一定空间。汽车越多,占据的空间越大。 5、交通污染问题 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据美国 自然资源

7、保护委员会发表的报告,空气污染物中70% 的铅和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碳氢化 合物是由汽车排放的。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和行驶 里程数的增加,汽车排污所占份额还在上升。 (二)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归纳起来有规划建设层面 上的、道路参与者层面、交通管理层面等问题。 1、规划建设层面的原因。道路网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经 济、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需求,道路的交通流量 接近甚至超过了道路的设计流量,使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受 到了供需失衡的制约。 2、道路参与者层面原因。道路参与者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淡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违法较为普遍。 3、

8、交通管理体制层面的原因。根据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分 析,我国交通管理体制存在着几个弊端:决策系统缺 乏权威性。没有完善的反馈系统。 三、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城市社会问题就有普遍性、特殊性、复合性和 爆发性的特点。 (一)城市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 1、就业问题 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也是一 个城市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大城市的就业问题,以及 由此产生的阶级分化、贫富差异、地位悬殊等社会矛盾,是城市社 会问题的重要方面。 城市居民通过就业同城市经济密切相

9、连。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失业。失业作为社会问题,主要反映在失业者的构成和失业者的 分布方面。 在当代技术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里,职业需求变化剧烈,某些技 术过时甚至不再需要,致使一部分只具有过时技术的人失业。同时 ,市场上又对某些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有大量需求,这类人供不应求 。宏观经济轨道。 2、贫困问题 城市贫困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 方工业社会国家几乎都经历了经济结构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 社会的转型和挑战,社会经济的转型引起了西方社会的贫富 分化加剧。西方国家的城市大都有法定的贫困线,当低于贫 困线的城市贫民的比重超过一定比例后,就意味着城市陷入 贫困状态。城市贫困在

10、市区比郊区更严重。贫困问题具有顽 固性。 城市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和就业制度变迁的产物。 3、住宅问题 (1)国外城市住宅问题 住宅质量低劣。住宅质量低劣主要表现为设备缺少和住房破损。 高比例空房率。西方国家大城市,尤其是市区都有大量的空闲建 筑。 灰区的大量存在。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一些城市的某些区,常常集 中有年代较老、比较破旧的住宅。这些住宅虽说不上现代化,但 可以使用,在没有拆除和建筑新房之前,稍加修缮就可以达到目 前的居住标准。这类建筑集中的地区称为“灰区”。 贫民窟与棚户区。世界上多数大城市都有贫民窟和棚户区,尤以 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明显。贫民窟和棚户区均为城市中的萧条区 ,无论在

11、经济上还是在社会上均不是城市综合发展过程的组成部 分。 住房费用的飞涨。1980年,美国一座新房的平均价钱超过65000美 元; ()中国城市住宅问题 房价飞速上涨。自2003年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普遍上涨, 有的地区上涨幅度过快,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房地产项目结构不合理。城市非住宅供应量过大,有的城市非住 宅供应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4、老年人问题 在传统社会,老年人构成家庭群体的一部分,年龄越大,社 会地位越高,老年人受到尊重。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 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文化背景也发生巨大变化,老年人情 况改变,老年人不再被尊重。他们失去地位,被迫进入依附 性角色,收入也低。在美国,

12、1/3的老年人收入低于贫困线。 5、种族与社会争端 失业问题伴随着其它因素问题,产生了许多次一级的 城市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国 ,相对的经济繁荣等引起了非法移民的热潮。他们 为了寻找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涌入美国城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避难者与合法移民都被允许住 在城市里,以及非法移民大量涌入城市,都使其与 当地的其它人群成为就业的竞争者,彼此因此产生 怨恨情绪,甚至发生直接暴力冲突。西欧也有类似 的情况。 6、内城问题 内城问题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与内城地区工业基础 缩减相联系的经济衰退及其对就业的影响;自然环境 恶化,服务设施和住宅内设施缺乏;以城市贫困为主 要内容的社会

13、衰败;社区和种族争端。前述各种城市 社会问题及若干住宅问题都可以包容在内城问题之中 ,之所以称为内城问题,是因为城市问题最集中表现 在内城区。这里对所有涉及上述问题的内城问题作一 简单的归纳。 战后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迅速增加 ,引发了城市工业、人口、商业大规模郊区化。中产 阶级向郊区迁移,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往来 于市中心办公地点与市郊的住宅之间,导致了早上上 班时间,汽车由四面八方涌入市中心,造成内城交通 极度阻塞,人车争路等混乱局面。市区内的房屋,本 来已经是年久失修、设备陈旧,中产阶级迁出市区之 后,补充进入市区内的往往是负担不起私人汽车而又 在城内上班的贫民和少数民族

14、,内城渐渐变成贫民窟 和受人歧视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二)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 城市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的。面对存在的大量城市社会问题 ,不少社会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找出城市社会问题 产生的原因。 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内部由各种系统与要素构成。当 城市内部各要素系统运行不协调时,就会产生城市社会问题 。产生城市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城市社会问题的 研究应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一般来说,导致城市社会问题的 主要原因有三个:生产力水平、城市要素变迁、管理水平等 。 、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城市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水平决定 着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的主要特征

15、,同时也 决定着城市问题的特点。 、城市管理水平的原因。城市管理过程,是人有意 识地协调城市内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 系的过程。 四、城市安全问题 (一)城市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 、安全防灾问题 城市是人类对地表改造最强烈的区域,也是自然灾害发生 最强烈的地方,同时也是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城市 生命线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城市危机四伏。地震、 洪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为威胁些城市的安全。 惨痛的地震灾害已成了城市人们心目中不可忘却的痛。 暴雨拷问着脆弱的城市。 不寒而栗燃烧着的城市。 2、防卫问题 治安性犯罪问题。 恐怖袭击问题。 3、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公共

16、卫生问题一直以来是 困扰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现在西方城市规划的 源起也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跨入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2003年 春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短时期内便肆虐全球:世 界上共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城市深受其害;全球有万人遭受 侵袭,近千人生命被吞噬。 4、化学品事故问题 化学品事故是指化学毒物经大量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气、 水、地面、土壤或事物,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 ,引发群体中毒甚至死亡的事故。 (二)城市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影响城市安全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 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同 时公众的防范意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城市安全问题的出 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