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683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汉油田培训中心 徐国华 第一章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 第二章 矿物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四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第五章 沉积岩 第六章 沉积相 第七章 古生物及地层 第八章 构造地质 第九章 石油地质 第十章 油气田勘探 绪 论 一、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二、石油和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三、我国石油地质勘探发展概况 四、我国石油地质勘探发展概况 第一章 地球概况及地质作用 一、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形态 二、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三、三、 地质作用概述地质作用概述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形态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根据人造卫星观测及卫星轨道参数变化求出的地球形状为扁率不大

2、的三轴椭球体 。 赤道半径(a) 6378.140 km 质量(M) 5.97421024 kg 两极半径(c) 6356.779 km 体 积 1.08321012 km3 平均半径(a2c)1/3 6371.012 km 表面积 5.1007108 km2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1大陆地形特征 平原:指海拔高 度小于200m, 面积宽广、地 势平坦或略有 起伏的平地。 1大陆地形特征 丘陵: 指海 拔高度小于 500m或相对 高差在200 m 以下的高地, 顶部浑圆、坡 度平缓、坡脚 不明显的低矮 山丘群。 1大陆地形特征 盆地: 指陆 地上中间低四 周高的盆形地 形。 1大陆地形特征 高原

3、 指海拔 高度较高( 海拔大于 500m),面 积较宽广, 地面起伏较 小的地区。 1大陆地形特征 山地 : 指海拔高度大于500m以 上的隆起高地,并且有明显山峰 、山坡和山麓的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 大陆 边缘是指大陆至 大洋深水盆地之 间的地带,是陆 地与海洋之间的 过渡地带,它包 括大陆架、大陆 坡和大陆基。 2海底地形特征 2海底地形特征 深海盆地:指大陆边缘之外,大洋中脊两侧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 6000m,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大洋中脊:大型海底地形单元之一,是洋底发育的连绵不断的海底山脉, 泛称海岭。 三、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地球的密度 2地球的重力 3地球的磁性 4

4、地球的内部温度 5地球的弹性及塑性 想一想,这些物 理性质的作用是 什么?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 1、大气圈 2、生物圈 3、水圈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 度的突然变化,先后 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 二个显著的不连续界 面: 1、莫霍面:莫霍面之 上称为地壳,之下称 为地幔。 2、古登堡面:此界面 位于地下2885km深度 ,此界面之上到莫霍 面称为地幔,此界面 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 三、地壳的物质组成 1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即地壳中元素的丰度),称 为克拉克值。 主要元素在地壳中重量百分数 2组成地壳的矿物 你能说出

5、几种矿物的 名称来吗? 3组成地壳的岩石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第三节第三节 地质作用概述地质作用概述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 1、地质作用:把自然界引起地壳岩石圈的物 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 展的各种作用过程,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营力:把引起地质作用的各种自然动 力称为地质营力。 3、分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 二、内力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的 地质作用。 地震作用:由地震引起的地壳物质迁移地表 形态变化的地质作用。 岩浆作用:岩浆沿地壳软弱地带上升时发 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直至冷凝成岩的作用 。 变质作用: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受温度 、

6、压力或化学流体的加入而改变其成分、结 构和构造形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三、外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下,由于气温变化,大气 、水溶液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 遭受破坏的过程。 1) 物理风化作用 温度变化使岩石表面产生的裂隙 温 度 变 化 导 致 岩 石 机 械 破 碎 的 过 程 岩 石 的 释 荷 2)化学风化作用 氧化作用水解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根劈作用土壤酸化 4)母岩的风化产物 碎屑物质:母岩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它们 是碎屑岩的主要成分。 残余物质: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 些不溶解的风化残余物质。(倒石堆) 溶解物质:化学风化的产物,主

7、要为易溶物质 ,常呈溶液状态随水迁移。 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岩石破坏,使河谷加深的过程。 2剥蚀作用 1)河流的侵蚀作用 下蚀作用的结果峡谷地貌 河流的下蚀作用 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岩石破坏,使河谷拓宽的过程。 侧蚀作用示意蛇曲河 牛轭湖的形成 2、地下水的溶蚀作用 石芽 石林 峰林 溶洞 3)风的吹蚀作用 吹蚀作用:地表面上的松散小颗粒可以被风吹起或沿地面滚动,这 个过程称为吹蚀作用。 磨蚀作用:当风携带砂、石或尘粒,撞击裸露的岩石或土壤表面, 造成表面磨损,这个过程称风的磨蚀作用。 蘑菇石 风蚀残丘和风蚀城 4)海洋的剥蚀作用 5)冰川刨蚀作用 冰川刨蚀作用的方式有挖掘和磨

8、蚀两种 3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母岩风化剥蚀的产物,通过流动的水体 、冰川、风力及生物等动力,将它们从原地搬到沉 积地区的作用称之为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的方式:机械的、化学的及生物的三种方 式。 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 溶解物质的搬运: 悬浮运 拖运 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4沉积作用 母岩的风化、剥蚀产物在外地质营力的搬运过程中,当搬 运能力减弱或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发生沉淀、堆 积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碎屑物质按 粒度机械沉 积分异 不同密度矿物的机械沉积分异 2)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1)真溶液物质的沉积作用 (2)胶体溶液物质的沉积作用 3)生物沉积作用 由生物的遗体和生物活动过程中发生 的生物化学作用所引起。 生物的间接作用 生物的直接作用 5成岩作用 压固脱水作用:随着沉积作用的进行,沉积物的厚度 越来越大,下部沉积物在上覆沉积物重压下,发生的 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和体积缩小的作用 。 胶结作用:充填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将松散的颗 粒粘结在一起的作用称为胶结作用。 重结晶作用:重结晶作用是指沉积物中的某些细小的 矿物质在温度、压力的影响下所进行的结晶作用。它 包括由原来矿物成分转变为新矿物及原来的晶体长大 等作用。 小 结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重力、磁力、塑性等 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 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