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6642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江西省高三六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江西省六校高三联考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中细胞膜、核糖体、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光镜下观察不到的结构有B. 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有C. 能产生ATP和H的结构有D. 紫色洋葱根尖细胞中含有的结构有【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结构和核糖体的结构,都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A正确;核糖体和染色体都不含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分子,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产生ATP和H,叶绿体中发生的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ATP和H,C正确;紫色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名师点睛】高等植物属于

2、真核生物,其体细胞含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含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其体细胞不含中心体;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和液泡,但含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低等的植物含有中心体。2. 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记为Me),研究细胞癌变后的代谢水平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图2是在培养液中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测得的相关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M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Me产生B. M对该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于MeC. Me的线粒体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高于MD. Me的培养液中酒精含量要高于M的培养液【答案】B【解析】乳腺癌细胞(Me)的产生

3、是M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据图2分析,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M数量减少较多,说明M对该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于Me,B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没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C错误;M对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因此其培养液中酒精含量要高于Me的培养液,D错误。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制成装片B.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步骤是: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D. 当一次冲动通过放置在蛙坐骨神经上两

4、个电极时,与其连接的电表指针偏转一次【答案】A【解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再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对蔗糖没有作用,B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实验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C错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递,因此电表指针偏转2次,D错误。【考点定位】生物教材相关实验4. 最近一项新研究报道,在服用一种关节炎药物后,两位多年患有秃头症的患者,长出部分头发。该症因为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导致了头顶的头发全部脱

5、落。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B. 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通过神经一免疫的调节机制来完成调节C.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 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答案】B【解析】免疫系统攻击头部毛囊的原因可能是毛囊的某些结构类似于某些抗原的结构,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错误;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自己”的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能

6、力过强,因此关节炎药物的使用,可能降低了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5.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都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而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B. 浆细胞合成抗体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C. 与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D. HIV病毒侵人机体后,T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表达出过程所需的酶【答案】C【解析】表示DNA自我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过程表示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过程表示翻译,以mRNA为模板,A错误;浆细胞合成抗体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再增殖,即不能发生DNA自我复制,B错误;图中

7、表示转录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表示翻译过程,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因此,与相比,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C正确;HIV病毒侵人机体后,HIV逆转录形成病毒RNA,但逆转录酶是HIV自身的蛋白质,D错误。6. 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将8株大小和长势相同的天竺葵分别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12345678温度()1010202030304040光照强度(Lux)10000100001000010000开始时CO

8、2量(g)5.05.05.05.05.05.05.05.012h后C02量(g)4.55.13.55.41.95.92.06.0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 设置2、4、6、8四个组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第5组条件下12h天竺葵光合作用实际消耗C02的量为4.OgD.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天竺葵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均为30【答案】C【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A错误;设置2、4、6、8等四个组是为了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B错误;第5组条件下12h天竺葵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5-19+59-5=4g,C正确;由表中数

9、据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但实际上要测定准确的最适温度,还需要更细分的温度梯度,D错误【考点定位】光合作用二、非选择题7. 酵母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材料,某校学生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细胞中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某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代替,其颜色变化为_(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

10、,酵母菌呈_型增长,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是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可采用_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用无菌水进行适当的稀释,但酵母菌却不会吸水胀破,原因是_(3)在用血细胞计数板(2mm2mm大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大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2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个【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 cab(或cbab) (3). 由蓝变绿再变黄 (4). S (5). 养料逐渐减少,空间有限,代谢废弃物增多 (6). 抽样检测 (7). 酵母菌有细

11、胞壁 (8). 2.5l07【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一般可以利用其探究呼吸方式或酿酒,其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1)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过程中,通入空气前需要现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最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定,因此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cab(或cbab);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由

12、于养料逐渐减少,空间有限,代谢废弃物增多(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酵母菌呈“S”型增长;决定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酵母菌有细胞壁的保护,因此不会吸水胀破。(3)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5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一个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20,则每个方格的体积=220.1=0.4立方毫米,共有酵母菌5020=1000个细胞,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10100010000.4=2.5107个。【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酵母菌可以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注意计数时计数中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的酵母菌,明确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中

13、方格中酵母菌16400(0.110-3)稀释倍数(适用于2516型)。8. 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有系列品种,只有不同品种间行种植才能产生种子,这与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有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烟草的S基因分为S1、S2、S3等15种,它们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产生是由于_的结果。 (2)S基因在雌蕊中表达合成S核酸酶,在花粉管中表达合成S因子。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只能与同型S基因表达合成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细胞中的rRNA降解,使花粉管不能伸长。据此分析烟草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_。(3)将基因型为S1S2和S1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

14、代的基因型为_。(4)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具有与烟草一样的遗传机制,这更有利于提高生物遗传性状的_,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_。【答案】 (1). 基因突变 (2). 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 (3). S2S3、S1S3、S1S2 (4). 多样性 (5). 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解析】试题分析:(1)烟草的S1、S2、S3等基因是一组复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3)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纯合个体,间行种植时,烟草植株可以自交和杂交两种交配方式,但是只有不同品种间行种植才能产生种子,因此杂交后代有S1S3和、S1S2和S2S3。(4)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具有与烟草一样的遗传机制,这更有利于提高生物遗传性状的多样性,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9. 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A、B、C、D和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_(填字母)。(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_运输进而抑制侧芽的萌发。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_(填“协同”或“拮抗”)。(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