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570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与传感第十二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与传感技术 第11章 微波传感器 1. 微波的范围 300MHz-3000GHz;波长范围1m-0.1mm 上节内容复习 2. 特点 似光性、似声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散射性 、分析方法的独特性 3. 传输方式 在无界空间、半无界空间、沿导波装置 4. 传播模式 TEM 、TM 、TE 5. 微波传播 (1)基本原理:由于大气层或电离层的连续折射而实现的 (2)衰减:吸收、散射 (3)衰落:指信号电平随时间的随机起伏(慢衰落、快衰落) 6. 微波传感器的分类反射式(位置、位移); 透射式(厚度、含水量) 7. 微波传感器的组成 微波发射器:速调管、行波管、回旋管 微波天线:喇叭天

2、线、杆状天线、椭圆形天线(匹配) 微波检测器:非线性元件肖特基结、约瑟夫逊结 上节内容复习 8. 微波传感器的特点 9. 微波传感器的应用 优点: 非接触; 频谱宽;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进行动态检测 缺点:水的吸收作用强;易受外界电磁干扰等环境影响 (1)微波液位计 (2)微波湿度传感器 (3)微波测厚仪 (4)微波辐射计 (5)多普勒效应测速 (6)射频识别系统 1比特系统、数据载体系统 12.1 红外传感器 12.2 核辐射传感器 第12章 辐射式传感器 12.1 红 外 传 感 器 自从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红外 辐射至今,红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多世纪。但 受到红外元器

3、件的限制,红外遥感技术发展很缓慢, 直到1940年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 后,才真正出现现代的红外技术。 1. 红外技术的发展 此后德国首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等几种红 外探测仪器,但它们都未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 使用。同时,美国也在研制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 功的时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战应用。之 后,英国、前苏联等国也竞相发展。 目前,红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单兵装备、装甲 车辆、航空和航天的侦察监视、预警、跟踪以及武器 制导等各个领域。 红外热像仪 一种装有成像仪和 激光测距仪 的轻型观测瞄准仪 (图)右上小图为自然光下观察到的情况,大图为热 成像观察到的图象,从

4、中可以看到掩蔽在树丛中的人员 。 (热成像仪可以使依靠自然伪装的保护完全失效) (1)红外辐射的性质。包括受热物体辐射在光谱、强度 和方向的分布;辐射在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 衍射和散射; (2)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包括辐射源、红外窗口材 料等; (3)把各种红外元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学和精密机 械; (4)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2. 红外技术包含的内容 红外技术的研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目标的红外辐射 特性等材料问题;红外元部件及系统等应用问题。 红外线即红外辐射,它是一种不可见光, 由于是位于可见光中 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波长范围大致在0.76-100

5、0m。 3. 红外辐射及红外辐射源 (1) 红外辐射 红外线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如上图。 工程上又把红外线所占 据的波段分为四部分: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极远红外。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一个炽热物体向外 辐射的能量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出来的。 红外光的本质与可见光或电磁波性质一样,具有反 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特性,它在真空中也以 光速传播,并具有明显的波粒二相性。 物体温度越高,其具有的能量越多,辐射出的电磁波 能量越大; 物体温度越低,其具有的能量越少,辐射出的电磁波 能量越小 a. 红外线的本质 大气是红外辐射的主要传播介质,当红外线在大气中 传播时,大气层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存

6、在不同的吸收带。 b. 大气窗口 红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有三个波段透过率高: 2-2.6m 3-5m 8-14m 大气窗口 红外探测器 一般都工作在这大气窗口之内 (夜间监视、森林防火) 各种极性分子的气体如:H20、S02、CO2、HCL、CH4等气 体对红外光都具有吸收作用; 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如N2、O2、H2等不吸收红外线。 c. 气体对红外线的吸收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电荷的分布 不均匀、不对称 能够发射红外电磁波的物体和器件,称为红外辐射源。 它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2) 红外辐射源 是一个理想化了的物体,它能够吸收外来的全部电磁辐 射,并且不会有任何的反射

7、与透射。 室温下,黑体放出的基本为红外线,但当温度涨幅超过 了百度之后,黑体开始放出可见光。 标准辐射源。用于实验室中红外仪器和系统标定。( 黑体模型、能斯脱灯) 能斯脱灯 是一种电子供给动力白炽灯. 它没有使用发光钨丝,而使用 了陶瓷来产生光。 自然红外源。(太阳、月球、行星、大气和云层等) 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固体和气体激光器; 系统需要探测的辐射源。包括飞机发动机、机壳或尾 喷管的辐射、弹道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地球卫星、机动车 辆和人体等。 工业用辐射源。包括碳弧灯、钨灯、电加热的杆 状和面状辐射器、气体加热辐射器等; 碳弧灯是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以前,人 类用于实际照明的第一种电光源

8、。 它是利用两根接触的碳棒电极在空气 中通电后分开时所产生的放电电弧发 光的电光源。 红外传感器一般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 及显示等组成。 4.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传感器的核心。红外探测器是利用 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的物理效应来探测红外 辐射的。 一类是器件的某些性能参数随入射的辐射通量作用引起的温度变 化的热探测器; 另一类是利用各种光子效应的光子探测器,即入射到探测器上的 红外辐射能以光子的形式与光电探测器材料的束缚电子相互作用 ,从而释放出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参与导电的器件。 热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 热探测器是基于光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热效应制成的器件。热 探测器

9、探测光辐射包括两个过程: Step1:吸收光辐射能量后,探测器的温度升高; Step2:把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物理特性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 (1)热探测器 热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响应波段宽,响应范围可扩展到整个红 外区域,可以在常温下工作,使用方便,应用相当广泛。 按热电转换原理的不同,热探测器件主要分为四类: 热敏电阻型:半导体吸收红外辐射电阻率发生变化,用电阻率的 改变量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热电阻型:导体或半导体吸收红外辐射电阻发生变化,用电阻的 改变量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 气体型探测器:也称高莱管,为科学家高莱于1947年所发明。其 原理是气体密闭在室内,吸收红外辐射后,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

10、胀 ,光杠杆和光电池将微小的体积膨胀转变成电量的变化,用以度量 红外辐射的强弱。 热释电型:利用热释电材料的自发极化强度随温度而变化的效应 制成的一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应用最广 热释电型红外探测器是根据热释电效应制成的,即电石、水晶、 酒石酸钾钠、钛酸钡等晶体受热产生温度变化时,其原子排列将发生 变化,晶体自然极化,在其两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极化强度与温度有关。 将热释电材料做成薄片, Step1: 当红外辐射入射到薄片表面时,薄片因吸收辐射而发生温度变 化,引起极化强度的变化,从而使薄片的两表面之间出现瞬态电压: Step2:若有外电阻跨接在两表面之间,电荷就通过外电路释放

11、出来。 电流的大小与薄片的温度变化率成正比,即与入射辐射红 外线的强弱成正比。 探测原理 : 光子探测器是利用光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效应 制成的器件。 (2)光子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的主要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响应频率; 缺点:探测波段较窄,需在低温下工作 光子探测器有内光电和外光电探测器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 发出红外辐射能量,都是红外辐射的发射源。如汽车、动 植物、人体都是红外辐射源,但发射的红外波长不同。 (1)红外感应系统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电磁波能量越大,辐射的红 外线波长越短 物体温度越低,辐射出的电磁波能量越小,辐射的红 外

12、线波长越长 红外感应实际就是根据物体因表面温度不同会发 出不同波段的红外光这一特性进行检测的。 3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 E=h 光的频率 h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多用于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线, 其检测区呈球形,视角为70左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自 身的接收灵敏度较低,一般检测距离仅2m左右,但热释 电红外传感器表面罩一块菲涅尔透镜后,可以提高传感 器的灵敏度,扩大监视范围,检测距离可以由原来的2m 增加到10m。 菲涅尔透镜:多是由聚合树脂或玻璃压制而成的薄片,利用光的 干涉及绕射原理来设计的,相当于红外线及可见光的凸透镜。 (效果较好,成本比普通的凸透镜低) (

13、2)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不同气体对红外线具有不同的吸收 特性而进行气体成分和含量分析的仪器。 几种气体对红外线的透射光谱图 图给出了几种气体对红外线的透射光谱,从图中可 以看出: CO气体对波长为4.65m附近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吸 收能力; (如分析CO气体,则可以利用4.65m附近的吸收波段进行分析) CO2气体则发生在2.78m和4.26m附近以及波长大于 13m的范围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下图是工业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图。由红 外线辐射光源、气室、红外探测器及电路等部分组成。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结构原理图 光源由镍铬丝通电加热发出3 10m的红外线,切光片

14、将连续的红 外线调制成脉冲状的红外线,以便 于红外线检测器信号的检测。 测量气室中通入被分析气体, 参比气室中封入不吸收红外线的气 体(如N2等)。 红外探测器是薄膜电容型,当 测量室吸收红外线后,薄膜发生偏 移,电容值会发生变化,根据电容 变化大小测定气体浓度。 图中滤波气室的作用是:消除干扰气体对测量结果 的影响。 干扰气体是指与被测气体吸收红外线波段有部分 重叠的气体。 (如CO气体和CO2在45m波段内红外吸收光谱有部分重叠,则 CO2的存在对分析CO气体带来影响称为干扰) 为此在测量边和参比边各设置了一个封有干扰气 体的滤波气室,它能将与CO2气体对应的红外线吸收 波段的能量全部吸收

15、,因此左右两边吸收气室的红外 能量之差只与被测气体(如CO)的浓度有关。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而有不同质量数 (质子数+中子数)的原子所构成的元素称为同位素。 若某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在没有任何外因作用下自 动变化,放射出射线,这种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 12.2 核辐射传感器 核辐射传感器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时发出的 射线来进行测量的。 1 核辐射主要射线及其性质 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很多,但由于核辐射检测仪表对采用的放射 性同位素要求它的半衰期比较长,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只有20种左 右,例如Sr90(锶)、Co60(钴)、Cs137(铯)、Am241(镅)等。 实验表明,放射源的强度是随着时间按指数规律递减的,即 式中: J0开始时的放射源强度; J经过时间为t以后的放射源强度; 放射性衰变常数。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 数衰变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射线,带正电荷的高速粒子流; 射线,带负电荷的高速粒子流电子流; 射线,一种光子流,不带电,以光速运动,由原子 核内放射出; 核辐射中常用的射线为: 、 粒子的质量为4.002775u(原子质量单位,它被定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