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569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

2、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阶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

3、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利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

4、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B. 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成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C. 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D. 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文以中国哲学为阐述对象,通过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来表现中国哲学的智慧和局限。B. 第段通过阐述文官制度特点,论证了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自己独特而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C. 第段,从个体法权被重视到公权至上被挑战,逐层递进的呈现了当今社会的治理模式。D. 全文结构上纵横交错,论证了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确立,公私一体模式已经受到了广泛质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哲学比之于西方哲学体系,是实践哲学,是帮助人们生活的哲学。B. 中国传统上的君臣父子关系,体现了社会治理模式上人伦法理的混同。C. 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官制度、传统社会治理理论本质上是并列关系。D

6、. 当前公民权利保护成为焦点,这也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答案】1. C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在“社会治理模式中”,是“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7、,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全文呈现的是“纵式”论证结构。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非并列关系。传统文官制度、治理理论都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上培养发展起来的。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8、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

9、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世界末日前夕王溱风起,风停,叶子来不及起舞,花儿就凋落了。门开,门关,邻家的喜字还没干透,孩子就呱呱坠地了。跑得真急呀!她深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继续侍弄院子里的花草。咔嚓,她剪去桃花歪扭的枝蔓。桃花呀,即便你只灿烂一季,也不能不修边幅不是?咕噜,她给水仙灌上满满的清水。水仙呀,春天只剩下尾巴,再不开花你就永远装蒜吧。喵!一只猫从花盆后蹿了出来,打翻了一盆正酝酿花蕾的山茶花。她生气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扔过去,已不见踪影。算你跑得快。她说。静了一会儿,她又唷喃道,跑得快又怎样呢?跑得过时间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这么漂亮的院子,这么美好的

10、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她早已没了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惊慌与悲伤,安静得跟这个院子一样。独处时,她经常幻想世界末日来临那一天,会是怎样的情形?或许她正与他坐在摇椅上,看小狗呲牙咧嘴、气喘呼吁地追着白己的尾巴转圈。一圈,两圈,三圈好像没有尽头,又一下到了尽头。或许她正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一刹那,那画面就成了永恒。总之,不管怎么想象,她离不开他,离不开这个院子。尽管她和他住进这个院子,还不到两个月。三个月前的某一天,晴,没有风,他进门时脸上却挂着风暴。她一看就明白了,他准是从哪里知道世界末日的事情了。还有多久?他问。也就

11、三个月吧。她说。他不语,任凭脸上的风暴变成暴雨交加。我想辞了工作。他说。辞了吧。她温顺地附和。我们把房子卖了吧。他说。卖了吧。她温顺地附和。我们买个院子吧,就是我们一直憧憬的那样。他说。买吧。她还是温顺地附和。他们结婚时就约定好了,先努力挣钱,在城市里买房子,生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等将来老了,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座小房子,在院子里种满各种各样的花,弄一块菜地,再养几只狗、几只鸡,过上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为了这个约定,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省吃俭用地过。见他天天要到处去拉业务,她对他说,买辆车吧,挤公交太辛苦了。他摇摇头,养车多费钱呀,还得缴保险,还得租车位,还是把钱留着,将来可以买大

12、一点儿的院子。见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晚归,他对她说,不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她不肯,又不是什么节日,干吗出去吃呀?把钱省下来,给咱将来的院子多添几盆你最爱的茶花。然而省下的钱,并没有变成院子的面积,也没有变成名贵的花,它们都被送进了银行,变成一纸债单他们如愿当上房奴了。这样,他们的第一步目标就算完成了,可是第二步却迟迟完成不了。说不准是谁的原因,也许是他缺乏锻炼造成的,也许是她太过劳累的缘故,总之就是怀不上孩子。现在看来,这倒是件好事,世界末日到来时也少个牵挂。他们把约定提前了,短短的三个月内,他们把三十年后要做的事,做了个遍,在小院子里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然而她的世界末日最终却没有来。医生说,她

13、的癌细胞居然没再扩散,真是奇迹。他的世界末日也没有来。她没事,他也就用不上偷偷藏着的那瓶安眠药了。他们开了香槟庆祝,她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我们又得重新开始奋斗了。他说。嗯,重新开始吧。她温顺地附和。桃花正妖娆,水仙花也不装蒜了,没有花盆护着的山茶花顽强地爆了蕾院子正是最美的时候。可是他们看不见。从医院检查回来的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回城里了,他们唯一带走的是那条小狗,直到现在它还是会傻傻地追自己的尾巴。(选自作品2016年第12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小说以

14、“世界末日前夕”为标题,但文章却写得风轻云淡,表现了主人公豁达淡泊的性格。B. 小说的开篇,反复渲染时间过得很快,快得仿佛一切都来不及,为下文情节推进埋下了伏笔。C. 文中将男女主人公生活的日常状态对照着写,表现了夫妻感情深厚,共同为更好的生活努力。D. 小说结尾写水仙花山茶花盛开,与开篇对桃花水仙的微责形成对比,引人凝神,余韵深长。5. 文中两次写到小狗追自己的尾巴,有什么含义,请联系文本简要说明。6. 有评论说这篇小说采用了双重倒叙的叙述方式,别具匠心。请谈谈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A 5. 第一次是女主人公的想象,给人一种时间无穷尽而又短暂的感觉,表现

15、了“她”平静接受绝症带来的死亡现实的心境;第二次表达生活就像一个圈,危机解除后,男女主人公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状态,为“好生活”拼命奔波。 6. (1)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一个漂亮的院子,女主人公却想象着末日、死亡的场面,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文章从等待最后日子的宁静安详开始,一直在回溯过去的生活,使故事呈现波澜;(3)突显主旨,引发了生命的正常幸福是什么的思考;假如生命突然中止,怎样才会不遗憾。【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不是“豁达淡泊”。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两次写到小狗追自己的尾巴,有什么含义,请联系文本简要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