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341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机械原理总复习提纲.(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复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一章 一、运动副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 。 按接触形式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低副包括转动副和移动副,具有2个约束 ,1个自由度; 高副包括齿轮副和凸轮副,具有1个约束 ,2个自由度。 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自由度是指机构中各活动构件相对于 机架的独立运动数目。 计算公式为 F=3n-2Pl-Ph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1) 复合铰链(Compound Hinge)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件组成的轴线重合的 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 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含有(m-1)个 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多余自由度) 1、局部自由度: 在机构中常

2、会出现一种与输出构件运动 无关的自由度,称局部自由度(或多余自由 度)。 2、处理办法: 在计算自由度时,拿掉这个局部自由度, 即可将滚子与装滚子的构件固接在一起。 3)虚约束Redundant Constraints 1、虚约束: 在机构中与其他运动副作用重复,而对 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 。 2、处理办法: 将具有虚约束运动副的构件连同它所带 入的与机构运动无关的运动副一并不计。 3、常见的虚约束: 1) 当不同构件上两点间的距离保持恒定, 若在两点之间加上一个构件和两个转动副, 虽不改变机构运动,但却引入一个虚约束。 y x 2)两构件组成的若干个导路中心线互相平行或 重

3、合的移动副。 x1 x2 A B C 1 2 3 4 x1x2 3)两构件组成若干个轴线互相重合的转动副。 两个轴承支持一根轴只能看作一个转动副。 4)在输入件与输出件之间用多组完全相同的 运动链来传递运动,只有一组起独立传递运 动的作用,其余各组常引入虚约束。 增加一个齿轮,使机构增加一个虚约束 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F0,当机构自由度和原动件数相等时,机 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F0,但F原动件时,机构的运动不确定 。 3、当F0,但F原动件时,机构会遭到破坏. 4、当F0。 =(180+)/(180-) 因此,可通过分析机构中是否存在及其大小, 来判断机构是否具有急回运动,以及

4、急回的程度 。 四、平面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 1、机构压力角:机构中驱使输出件运动的力 的方向线与输出件上受力点的速度方向间所 夹的锐角,称为机构压力角,通常用表示 。 2、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用表示。 (1)对于曲柄摇杆机构,A、D处于C1、C2点的同 侧,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重叠共线位置。 (2)对于曲柄摇杆机构, A、D处于C1、C2点的 两侧,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拉直共线位置。 (3)对于曲柄摇杆机构, A、C1、C2三点共线, 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拉直和重叠共线位置。 3、最小传动角的确定 五、机构的死点位置 在不计构件的重力、惯性力和运动副中的 摩擦阻力的条件下

5、,当机构处于传动角=0 (或=90)的位置下,无论给机构主动件 的驱动力或驱动力矩有多大,均不能使机构运 动,这个位置称为机构的死点位置。 六、四杆机构的设计 按给定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设计四杆机构 (1)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用途:载荷较小的运动控制 。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等速 1.0刚性低速轻载 等加速等减速 2.0 4.00柔性中速轻载 余弦加速度 1.57 4.93柔性中速中载 正弦加速度 2.00 6.28 无高速轻载 运动规律 vmax (h/F ) amax 冲击特性 适用范围 (h 2 /F 2 ) 三、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作图法 1、 尖底直动从动

6、件盘形凸轮机构 2、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3、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四、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v F r0越小,压力角越大,结 构紧凑,基圆越小,但过 小,导致压力角超出许用 值。 四、滚子半径的选择 内凹 外凸 设计时要保证滚子半径小于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 小曲率半径。 一、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1、渐开线的性质 ) (1)NK = N A (2) 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其基圆相切. (3) 切点为渐开线的曲率中心。渐开线离 基圆越远,曲率半径就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 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 大时,渐开线成为斜直线。 (5

7、)基圆内无渐开线。 2、渐开线的方程式 二、标准齿轮的尺寸 标准齿轮m、ha*、c*为标准值,具有 标准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且分度圆上的齿厚 (S)等于齿槽宽(e)。 公式:d、da、df、db、h、ha、hf 三、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四、标准齿轮的安装 分度圆相切的状态 五、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重合度 即1 n重合度的计算: 与m无关,而与齿数有关,z1, z2, ;a, 。 1.25Pb B1B2 Pb K 双齿 啮合区 双齿 啮合区单齿啮合区 双齿啮合区长度 K Pb 0.25Pb0.25Pb0.75Pb 重合度表明同时参加啮合的轮齿对数的多少 单齿啮合区长度: L1 P

8、 b 2(1) P b 双齿啮合区长度: L2 2(1) P b 六、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 根切:刀具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 点超过被切齿轮的极限点,刀具的 齿顶将齿轮齿跟的渐开线齿廓切去 一部分. 渐开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标准 zmin=17 七、齿轮的变位 将刀具相对加工标准齿轮时的位置远离或靠 近轮坯中心来加工齿轮。 1)不变的参数及尺寸有 : m、 z 、ha*、c*、p 、d、db、h; 3)负变位时尺寸变化情况: 2)正变位时尺寸变化情况: s、e、da、df 、ha、hf ,齿轮的强度 与正变位时相反。 1、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 正变位:截取了离基圆 较远的渐开线部位

9、; 负变位:截取了离基圆 较近的渐开线部位。 2、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1. 零传动 变 位 系 数 和 的 不 同 2. 正传动 3. 负传动 1) 标准齿轮传动或零变位齿轮传动 2) 等变位齿轮传动 八、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 正确啮合条件 2、重合度 重合度端面重合度纵向重合度 3、标准中心距 4、尺寸公式:d、da、df、db、h、ha、hf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用于传递相交轴间的回转运动 ,其轮齿分布在圆锥体上。 九、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一、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m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转向:数外啮合次数 画箭头 二、周转轮系的组成及传动比 1、组成 行星轮 行星架

10、中心轮 机架 、按自由度的数目分 1) 差动轮系(F=2) 2) 行星轮系(F=1) 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转化机构法) 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 转化机构) 定轴轮系传动 比计算公式 求解周转轮系 的传动比 反转法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将基本轮系区别开来 ()分别列出各个基本轮系传动比的方 程式 ()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关系 ()将各基本轮系传动比方程式联立求 解,得到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n关键点:把复合轮系分为基本轮系 首先找出各个单一的周转轮系: 先找到行星轮(几何轴线位置不固定的齿 轮),支撑行星轮的就是行星架, 几何轴线与系杆重合且直接与行星轮相啮 合的定轴

11、齿轮就是中心轮 重复上述过程,所有周转轮系 剩余的由定轴齿轮所组成的部分就是定轴 轮系. 四、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的选择 1. 传动比条件 2. 同心条件 3. 装配条件 4. 邻接条件 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一、移动副中的摩擦力 1) bj,加速运动 接触面法线 根据力偶等效定律,Q 与 M 合并成一合力Q,大小 为Q,作用线偏移距离为 1) hr,加速运动 二、转动副中的摩擦力 三、平面机构中转动副运动反力的确定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一、 平衡的目的和分类 消除附加动压力、减小振动,改善工作性能 和延长寿命(机构平衡的目的)。 1) 回转件的平衡 2) 机架上的平衡 刚性回转

12、件:可通过重新调整回转件上质量的分 布,使其质心位于旋转轴线的方法来实现. 一、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 应在同一平面内加一质量,使其相应的 离心 力与原有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等于零, 达到平衡状态. 静平衡:在任意位置保持静止 ,不会转动。 条件:分布在回转件上各个质 量的离心力的合力等于零或质 径积的矢量和等于零。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内 动平衡:离心力系和合力和合力偶矩都等于零。 条件:分布于该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力的合力等于 零,同时离心力所引起的力偶的合力偶矩也等于零. 对于轴向宽度较大的回转件,质量的分布不能近似 地认为位于同一回转面内,应看作分布于沿轴向相互 平行的回转面

13、内,产生的惯性力不再是一个平面汇交 力系,空间力系. 其不平衡可以认为是在两个任选回 转面内各有一个不平衡质量所产生;要达到完全平 衡,必须在所选两个回转面内各加适当的平衡质量 第十一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 一、机器的运动和功能关系 n机械能量守恒得机器动能方程式 图11-1 机器运动的全周期 二、机器的机械效率 机器的机械效率, 损失效率 效率为在克服同样生产阻力Q的 情况下,理想驱动力F0与实际驱 动力F的比值。 三、机械系统的机械效率 1、串联 串联的总效率为组成该系统的各个机器的效率的连乘 积.必小于任一局部效率,组成机器的数目越多,总 效率将愈小。 2、并联 效率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

14、还与 总输入功如何分配到各机器的分配 方法有关. 3、混联 由串联和混联组合而成,总效率的求法 因组合的方法不同而异, 四、机器的自锁 Wd=Wf, h=0 1)若机器原来就在运动,它仍能运动,此时 Wr=0,机器不做任何有用的功,空转. 2)若机器原来不动,不论驱动力多大,它能够 完成的功总是刚够克服相应的有害阻力所 需的功,没有多余的功可变成机器的动能, 机器不能转动,发生自锁. 机器发生自锁的条件: h0 第十二章 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 动的调节 n等效力和等效力矩 n原则:假想力F或力矩M所做的功或所产生的 功率应等于所有被代替的力和力矩所做的功或 所产生的功率之和。 n等效力:假想力F称为等效力。 n等效力矩:假想力矩M称为等效力矩。 作用在机器所有构架上的已知给定力和力矩所产 生的功率: 或 于是 1)等效力F和等效力矩M只与各速度比有关, 是机构位置的函数。 2)各速度比可用任意比例尺所画的速度多边形 中的相当线段之比来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