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8248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LTE_FDD天馈建设技术方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提纲 一站址选取和天面现状 二天线建设方案 三天线建设中的问题 四天线建设策略小结 1 站址选取 1共用站址原则:LTE基站应优先考虑利用现有站址资源 现网中3G网络部局合理的区域,原则上与3G网络1:1共站址 现网中3G网络部署不合理的区域,需要进行整改时 如果在LTE网络建设前能够完成整改,仍然要求与3G网络共站址 如果在LTE网络建设前不能够进行整改,建议在LTE网络部署时进行新站址的部局考虑,同时考虑后期开 通3G服务 2在LTE覆盖区内的新建的3G站址(由于3G弱覆盖)应同步建设LTE基站 3连续覆盖原则:在需要进行连续覆盖的区域,共站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密集城区,现网站距500

2、-700米的情况下,共站可以满足规划指标要求 在密集城区,现网站距超过700米的城市,可以考虑新建站址,提高站址密度 4在LTE不能达到规划指标的区域,如何解决(考虑RRU拉远、smallcell等) 5平均站高一致性原则:LTE基站的天线挂高应尽量保持相近,以避免过覆盖现象 站址选取按照是共站址原则进行 天线部署与站址选取密切相关 2 天面现状 省分 地市 (核心城区) 基站数量 DCS1800主设备支 持双模比例 WCDMA主设备支持 双模比例 有机房 比例 机房有增加主 设备的空间比 例 天面有安装新 天线位置比例 福建福州36722%100%61%6%38% 广东深圳107319%10

3、0%78%100%98% 广东广州105391%100%92%50%50% 河南郑州59740%82%81%57%88% 河北石家庄4550%100%92%75%57% 各地市天面有新安装天线位置比例差异较大 都面临天面紧张和业主抵触问题,存在无法新装天线场景 杭州LTE外场室外新建站点55个,LTE独立天馈站点26个,共用天馈站点29个。共天馈站点中,LTE与WCDMA使 用天馈线合路方式站点11个,LTE与DCS1800使用天馈线合路方式站点8个,LTE与WCDMA共用多端口天线站点8 个,LTE与GSM900天馈线合路站点2个 33 天线建设方案概述 四种方案 1.独立天线建设方案 2.

4、共天线-多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方案 3.共天线-宽频天线方案 4.共天线和馈线方案 四个问题 1.与哪个系统共天线问题 2.多天线问题 3.LTE天线性能问题 4.新型SDR设备和有源天线问题 4 提纲 一站址选取和天面现状 二天线建设方案 1.独立天线建设方案 2.共天线-多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方案 3.共天线-宽频天线方案 4.共天线和馈线方案 三天线建设中的问题 四天线建设策略小结 55 方案一:独立天线建设方案分析 p 优点 LTE进行独立部署,可以实现LTE系统的独立规划和优化,便 于LTE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不会对现网的运行产生影响。 p 缺点 需要考虑新增天面需求 新增天线时,需要考虑LT

5、E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干扰问题。以 DCS1800系统为例: 垂直隔离距离不小于0.18米 天线正对的情况下,水平隔离距离不小于10米(天线增 益14dB) 天线同方向的情况下,水平隔离距离不小于0.6米,(天 线前后比25dB) p 该方案适用于天面空间资源充足的场景。 在现有WCDMA或DCS1800站址上新建一套LTE的基站系统,采用独立的天馈线。 66 方案二:共用宽频天线方案 共天线可以节省天面空间,采用宽频天线是可选方案之一。 共宽频天线方案 p 优点 不需要增加天面空间 实现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p 缺点 需要增加合路器,存在一定的插损 只有一个方向角和下倾角,无法针对不同的系 统进

6、行方向角和下倾角的优化调整,造成网络 规划和优化的困难 p 对于无法新增天线但是RRU可近天线安装的场 景,可采用共天线方案 p 如果原有天线性能满足要求, 可以利用旧天线 现网天线建设方式天线类型 WCDMA独立天线 早期:定向双极化(WCDMA 二端口)1920MHz2170MHz 近期:定向双极化(WCDMA 二端口)1710MHz2170MHz DCS1800独立天线 早期:单极化天线(GSM1800 单端口)1710MHz1880MHz 中期:定向双极化(GSM1800 二端口)1710MHz1880MHz 近期:定向双极化(GSM1800 二端口)1710MHz2170MHz WC

7、DMA/DCS1800 合路共用天线 定向双极化(GSM1800/WCDMA 二端口)1710MHz 2170MHz WCDMA/DCS1800 双系统共用天线 双频双极化(GSM1800+WCDMA 四端口) 17101880 / 1920 2170 77 方案三:共用多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方案 共天线可以节省天面空间,采用多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是可选方案之一。 共多系统天线方案 p 优点 不需要增加天面空间 系统间链路隔离好,可以针对不同的系统进行 单独的倾角优化和调整 p 缺点 需要将现有系统天线更换为多系统天线 多系统天线体积大,成本高 方向角一致,对组网有一定限制 p 对于无法新增天线的场景

8、,可采用共天线方案 p 从隔离性能和网络优化方面考虑,可以采用多 端口独立电调天线方案 88 方案四:共天馈线方案 LTE基本分布式基站,但是在部分特殊场景,需要采用共天线和馈线方案。 p 对于无法新增天馈线,并且RRU不能近天线安装,必须通过馈线传输信号的场景, 可以考虑LTE与UMTS系统共馈线方案 p 可以采用双端口宽频天线、多端口独立电调天线、内置合路器双端口独立电调天线 的建设方式 p 合路的引入损耗会影响网络性能在LTE系统中RRU与天线的集成化成为发展趋势, 所以共用馈线的场景较少 9 9 天线建设方案综合 p LTE进行独立部署,可以 实现LTE系统的独立规划 和优化 p 缺点

9、是需要考虑新增天面 需求的问题,需要考虑 LTE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干 扰问题。 p 该方案要求LTE与其他系 统天线间的水平隔离距离 ,适用于天面空间资源充 足的场景。 独立部署方案 p 实现简单,天线尺寸跟 单频天线相当,成本也 相对较低 p 需要增加合路器,存在 一定的插损 p 只有一个方向角和下倾 角,无法针对不同的系 统进行方向角和下倾角 的优化调整,造成网络 规划和优化的困难 p 可以针对不同的系统进 行单独的倾角优化和调 整 p 只有一个方向角 p 天线尺寸较大,相当于 两副天线集成到一个盒 子里面 p 内部应用了额外滤波器 ,设备的价格将高于宽 频天线 共宽频天线方案 共多系统天线

10、方案 共天馈方案 p 在LTE系统中RRU与天线的 集成化成为发展趋势,所以 共用馈线的场景较少。 p 当RRU无法近天线安装并且 无法新建馈线的场景,可以 应用LTE与其他系统共天馈 线的方案,可以采用宽频天 线或多系统天线的建设方式 p 合路的引入损耗会影响网络 性能。 共天线方案 p 在室外天线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独立建设方案 p 在天线空间无法满足条件的情况可以考虑共天线方案,共天线时优选多系统天线 10 提纲 一站址选取和天面现状 二天线建设方案 三天线建设中的问题 1.与哪个系统共天线问题 2.多天线问题 3.LTE天线性能问题 4.SDR基站和有源天线 四天线建设策略小结

11、 11 天线建设方案中的问题 问题一:在共天线方案中与哪个系统共天线问题 合路部署的插入损耗 1.8G LTE与2.1GWCDMA 频段相隔较远,可以应用 滤波器进行分路,损耗约 0.8dB 1.8G LTE与DCS1800频段 紧相邻,只能用功分器分路 ,损耗约3dB 覆盖特性 WCDMA站址更密集, LTE与WCDMA覆盖距离 相似,利用W站址有利于 LTE网络覆盖 LTE面临同频邻区干扰, 要求交叠覆盖区域小;W 有软切换,要求有一定的 交叠覆盖区 GSM1800MHz主要为容 量提升部署,工程参数是 否适合LTE需要进一步验 证 省分意愿 省分不希望动W现网 G网覆盖不是很好,是否可

12、以在部署LTE时候优化一下 ? p 优先独立部署,次选多系统天线,合路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p 在与W合路中注意天线的下倾角,兼顾W与LTE网络特性。与G合路需要考虑插损问题。 12 天线建设方案中的问题 问题二:如何部署多天线问题 性能提升 NX2多天线有发射分集增 益、上行接收分集增益和 赋形增益,主要提高小区 边缘吞吐量 4R相比2R可带来20%以上 增益 4R要求射频设备增加一倍 接收机,需天馈全面更换 为4端口天线,网络建设成 本上升 产品成熟度 4X2MIMO的设备路标在 2013Q3-2014 联通网络部署时,五家设 备商基本没有成熟产品 四端口天线技术成熟,但 天线尺

13、寸较大 升级策略 LTE部署初期,采用2X2配 置 随着网络需求增加,热点 通过添加RRU和天线,或 更换4端口天线,升级4通 道 p 部署初期,主要采用2T2R配置。在对上行深度覆盖有特殊需求的场景,可局部4端口天线 支持2T4R配置 p 后期升级比较方便,更换下的天线依然可以用于非热点站址 13 天线建设方案中的问题 问题三:LTE天线性能问题 行标 目前行标是2004年制定, 未包括新的天线类型和参 数 CCSA正在制定新的天线 行标 增加电调天线类型;增加 波束宽度、旁瓣抑制、电 下倾精度等参数。 企标 目前企标是2010年制定, 多端口独立电调天线种类较 少 目前正在制定新的天线企标

14、 对上旁瓣抑制、前后比、隔 离度、交调的要求更严格。 产品 随着器件制造水平提高, 产品性能有所提高 随着需求变化,新天线类 型的增加,天线向小型 化、有源化、集成化方向 发展 p 随着技术发展和制造水平提高,LTE天线性能应该有所提高 p 应该提高垂直面波束宽度、上旁瓣抑制、前后比、隔离度、交调、尺寸等参数的要求 14 天线建设方案中的问题 问题四:新型SDR设备和AAS天线问题 SDR设备 基带部分需要更换或者升级支持双模 用双发RRU替换原GSM RRU 对天线的影响: 如果原有天线性能符合LTE要求,可 以利旧。 如果原有天线老化,需要更换新的二 端口天线 有源阵列天线 将RRU功能与

15、天线的功能合并,采用射频多 通道技术对天线垂直方向阵子阵列和水平方 向阵子阵列进行控制 目前的产品主要是RRU+天线(如AIR) 发展方向是每个辐射单元后面均放置收发信 机的有源阵列天线 p 目前SDR+SRRU、RRU+天线都有产品。产品形态基于欧洲运营商的需求。 p 属于技术发展中的阶段性产品,距离最终的技术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15 提纲 一站址选取和天面现状 二天线建设方案 三天线建设中的问题 四天线建设策略小结 16 天线建设策略小结 LTE独立天线有利于独立进行规划、优化、维护,能够保证LTE网络性能 缺点是对天面空间有要求,需要考虑干扰问题, 新建LTE网络后单站最多会有4张网络,

16、天线多达12副,业主协调问题比 3G建网时难度更大,容易遭到业主抵触 优选独立天线建设方案 与现网共用天线优选多系统天线,可以独立电调下倾,便于网络优化, 但是方向角有限制。 对于无法更换天线的场景可以采用合路共天线方式;方向角和下倾角都 有限制; 与W还是D合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择。可以灵活考虑SDR和有源天线 的应用。 如果天面空间不足、业主抵触,无法独立新建天线,考虑共用天线 城区现网伪装天线,美化外罩等需求量较大,美化外罩一般尺寸 1600mm *600mm*600mm,而6端口天线单根尺寸已经是 1445mm*450mm*109mm,美化伪装难度较大;6端口以上的天线尺寸 也可能会超出现有伪装美化外罩的尺寸 美化天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