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7673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第三篇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 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总 量进行调控,以达到一定目标的手段。一般 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

2、到政策目标 的手段。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 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 政策。 1、需求管理 2、供给管理 3、国际经济政策 本章重点介绍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以影 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在短期 内,财政政策主要影响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这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 (一)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将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 的过程。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 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政府

3、税收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 (三)公债制度 公债是财政收入的另一个来源,它通过 政府的举债来取得。公债是政府以国家(或 政府)信用为基础,向公众举借债务以筹集 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公债具有自愿性和有 偿性的特点。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可以划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 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以及功能财政与公 债。 (一)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又称自动稳定器, 是指经济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能够减少各 种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该机制能够在经 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 时期自动缓解

4、萧条,而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 措施。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如下: 1、税收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3、农业补贴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在稳定经济中能 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毕竟有限,特别 是对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发挥 较大作用。因此,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还 需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以 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于物价稳定的充 分就业的水平。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方法是交替使用扩 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

5、政政策。其原则是 在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繁荣时 期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为“积极的财政 政策”,是指当总需求过低,出现经济衰退 时,政府通过削减税收、增发公债或增加支 出等措施以刺激总需求。如图111所示。 经济衰退时期 减少政府税收 增加政府支出 直接增加社会总需 求 刺激私人消费和投 资 刺激消费和投资 图111 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当总需求过高, 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增加税收、减少 公债发行规模或削减政府支出等措施以抑制 总需求。如图112所示。 经济繁荣时期 增加政府税收

6、减少政府支出 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抑制私人消费和投资 抑制消费和投资 图112 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除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还有一种财政政策叫中性财政政策。它是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 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功能财政与公债 功能财政是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 稳定和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 余或赤字的财政政策思想。 公债是政府弥补财政预算赤字的途径之 一。发行公债有可能导致私人支出的下降, 产生“挤出效应”,在中央银行购买公债的 条件下,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诱发通货 膨胀。 经济学

7、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一)从财政收入方面看 1、税率的变动要经过立法机构的批准 ,从方案的提出到具体推行往往需要很长时 间,通常把从政策决定,到其效果完全显现 的时间称做政策时滞。由于政策时滞的存在 ,使“补偿性”难以发挥,从而使通过改变 税率调整经济的政策效力大打折扣。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增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 个政治问题,增税在现实中常常会遇到很大 的社会压力。在西方各国历史上,因增税而 导致官员免职、政府下台的事例并不鲜见, 所以增税往往在应该实行时却得不到真正的 贯彻。 3、衰退时期的减税并不一定能促使公 众增加消费和投资。由于经济

8、衰退,人们对 宏观经济的预期缺乏信心,因此很可能将少 纳税的这部分收入用于储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从财政支出方面看 1、政府减少商品的购买有时也会遇到 强大的社会压力。 2、政府增加转移支付有时也不一定能 导致公众增加消费。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银行体系 各国的银行体系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商 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组成。我国也不例外。 中央银行体系的构成及其主要业务如图11-1 所示。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中央银行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政府预算收支 非现金结算 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 公开市场

9、操作 信用限额规定 最后的贷款者 货币的发行 外汇黄金管理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存贷储蓄结算 家庭企业政府 图111中央银行体系的构成及其主要业务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 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 能: (1)发行国家货币。 (2)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具有 两大功能:一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 重要职能是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同时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 业务。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3)作为国家的银行,即作为政府的 银行,它具有如下几种职能

10、: 第一,执行货币政策; 第二,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第三,代理国库。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经营信贷业务以获取利润的 经济单位。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负债业 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三)政策性银行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货币 (一)货币的种类 目前西方国家流行的货币主要有这样几 类: 1、纸币。 2、铸币。 3、存款货币。 4、准货币。 5、货币替代物。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货币的层次 根据货币资产的流动性标准,可以将货 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11、主要包括M0、M1、M2 、M3等。 (三)存款创造机制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工具来变动货币 供应量。 (一)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 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进而调节货币供给 量和市场利率。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 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对 存款的比率,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与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在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 给的工具中,变更法定准备金率的功效最大 。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调整贴现率 贴

12、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 支付的利率。 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扩大贴现数量,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 ,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从而增加货币供 给,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达到消除经济 衰退和失业的目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在经济高涨时期或通货膨胀情况下,中 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收缩贴现的数量,减少 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从而限制商业银行发放 的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 总需求,达到消除通货膨胀的目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经常采 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紧缩信贷 。但这时企业感到有利可图

13、,仍愿增加贷款 ,扩大投资,商业银行也愿扩大放贷,这使 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2、在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一般采 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多,利率下 降。但这时商业银行认为放款的风险大,通 常不愿扩大放款。同时,企业的预期利润率 较低,通常也不愿向银行多借款,这使货币 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第四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点 1、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 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 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则直接 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

14、构。 2、调节机制的弹性作用不同 财政政策更多地偏重于公平。货币政策 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3、产生效应的时滞长度不同 从政策制定上看,财政政策的时滞较货 币政策长。 4、调节的领域不同 财政政策主要透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 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 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 节。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5、调节的对象不同 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货币 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 点可用表91表示。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作用机制 更多地偏重于公平更多地偏重于效率 调节方式 政府直接控制和调节 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 行间接调节 调节领域 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 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 经济的调节 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 民经济进行调节 调节对象 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 调节侧重 点 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 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 衡 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 ,间接作用于经济结 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效应时滞 从政策制定上看,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