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958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综述(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复习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 题型 v单项选择题2*20=40 v填空题1*25=25 v计算与问答题(综合题)(5-7题,共35分) v以下不作考试要求: 2.5,2.6,3.6,6.6,6.7,6.9,8.6,8.9( 但需要了解FTP),9.3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v1,历史与概念:ARPANET、三网融合(电信通信 网、计算机网络与电视通信网) v2,分类: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个域网 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v3,组成: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两个部分 v4,拓扑结构:星状、环状、总线型、树状、网状 (理解各自的特点) v5,数据交换(

2、重点): 线路交换 数据交换 存储 转发 交换 报文存储转发交 换(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数据报交换 虚电路交换 数据交换技术线路交换 v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也称为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节点之间提供 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整个通信过程通道被独占。 线路建立阶段线路建立阶段 、数据传输阶、数据传输阶 段、电路拆除段、电路拆除 阶段阶段 线路交换的优线路交换的优 缺点缺点P29P29 存储转发交换 v存储转发交换:中间节点进行存储再转发 v存储转发的特点?(P29)与线路交换的比较? v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分为:报文(message)交换和报 文分组(packet

3、)交换。各自的特点。 v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Data Gram)交换和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交换。各自的特点与比较P31-33 数据报方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虚电路方式原理示意图 v6,网络延时 网络延时(delay)包括发送延时、传播延时、排队 延时与处理延时 v7,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电路交换 无连接服务分组交换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v1,OSI七层模型: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 v 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 v 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v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 bit。 数据链路层: v 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v 采用差

4、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 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的数据链路。 v 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包;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网络层: v 路由选择; v 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 v 传输单元是分组packet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v 提供可靠端到端(end-to-end) 服务; v 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 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 v 传输单元是TPDU 完整的完整的OSIOSI数据传递与流动过程数据传递与流动过程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v2,TCP/IP参考模型: v application layer v transport layer v i

5、nternet layer v host-to-network layer vv 1 1,信号,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的表示形式。 数据在信道中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的,电信号分为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vv 2 2,调制与解调,调制与解调 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称为调制,反之称为解调 vv 3 3,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的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单工、半双 工、全双工。同步与异步的概念 第第 三章:物理层三章:物理层 15 v 4,传输介质:双绞线(STP与UTP,RJ45)、同轴电缆、 光纤电缆(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无线与卫星通信信道 v 5,数据编码: 16 模拟数据编码

6、 数字数据编码 非归零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数据编码方式 振幅键控ASK 移频键控FSK 移相键控PSK 6,频带传输: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17 v7,波特率与比特率 v波特率: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号每秒钟载波 调制状态改变的数值 v比特率:每秒传输的构成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 单位是bps v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 ,Mbps,Gbps,Tbps v注意,1Kbps=1000bps而不是1024bps 18 v 8,基带传输:直接传输数字信号,编码方式主要有:非归 零码,曼彻斯特编码(重点),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7、规则: 每比特的周期T分为前T/2与后T/2两部分; 前T/2 传送该比特的反码,通过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曼彻斯特编码信号 又称做“自含钟编码”信号,发送曼彻斯特编码信号时无需另发同步信 号。 v 9,脉冲编码调制(PCM)方法:包括采样、量化与编码三步 v 10,多路复用技术:在一个物理信道上开辟出多个逻辑信道 的技术,包括:时分多路复用TDM、频分多路复用FDM、波分 多路复用WDM、码分多路复用CDMA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 19 v 11,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v 给用户分配一个m比特的码片序列。发送1时就发送码片原 码,发送0时就发送码片的反码。每个用户分配的码片序列 要各

8、不相同。 为说明码片序列的性质,用+1表示1,用-1表示0 (1)两个不同站的码片序列(包括反码)互相正交,即规格 化内积为0。 (2)任何一个码片向量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3)任何一个码片向量与之反码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20 21 例如,两个站的码片序列分别为 S=(+1+1-1-1+1+1+1-1) T=(+1+1+1+1-1+1+1+1) 则ST=0 如果A向B发送了二进制数据,那么B用A的码片序列和接收到 的信号计算内积,结果为1说明A发送了1,结果为-1说明A 发送了0,结果为0,说明没有接收到A的信号。 1 i=1 ST = (siti )= 0 m m 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9、例: 某站接收到的4个信号如下表所示,已知站B的码片序 列为:00101110(通过移动通信系统来实现),请问这4 个信号是否有接收到B站的信号?若有,是什么? 信道获得的叠加信号 S1=-1+ 1- 1 + 1+1+1-1-1 S2=-2 0 0 0 +2 +2 0 -2 S3=0 0 -2 +2 0 -2 0+2 S4= -4 0 -2 0 +2 0 +2 -2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 v1,误码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 错的概率 v2,检错码与纠错码的概念 v3,循环冗余校验码CRC(重点) v 设信息字段为K位:f(x),校验字段为R位:r(x) v 对于CRC码集中的任一码字,

10、存在且仅存在一个R次多项 式g(x),使得 : F(x)=q(x)g(x)=xRf(x)+r(x); v g(x)称为生成多项式,R次R+1位 CRC如何检错? v 发送的数据是F(x)=q(x)g(x)=xRf(x)+r(x); v 其中r(x)用xRf(x)/g(x)得到余数求得 v 接收的数据是F(x)=xRf(x)+r(x); v 接收方通过g(x)来验证收到的CRC码字。 v F(x)/g(x)=q(x)余数为0表示传输正确,否则错误。 v 或者xRf(x)/g(x)=q(x)+余数,且余数等于r(x) 则认 为传输正确 24 循环冗余码举例 v设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

11、,即生成码为 11001,这暗示检验字段为4位,即R=4。 v要发送的二进制编码为1011001,则 xRf(x)=10110010000,采用模2除法(减法不借 位,加法不进位,异或操作),xRf(x)/g(x)余 数为1010,此为校验字段(如何计算?) v发送方发送:10110011010 v接收方利用整个接收字段除以生成码11001,余 数为0则正确,否则错误 25 v 4,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帧的透明传输 ,寻址。 v 5,数据链路层协议分为:面向字符型(如BSC)和面向 比特型(HDLC和PPP) v 6,数据链路的配置:平衡与非平衡配置 v

12、7,HDLC协议:标志字段 F (Flag) :为 6 个连续 1 加上两边各一个 0 共 8 bit。零比特填充法实现透明 传输:有 5 个连续 1 时,就立即填入一个 0。 26 v8,单帧停止等待ARQ协议(重点):超时计时器 、重传、ack确认 v9,连续 ARQ(只按序接收) 和选择重传 ARQ( 重点)。 v10,滑动窗口机制(重点) v11,PPP: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 般都是使用 PPP 协议,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 接也使用PPP。 27 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28 v1,常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 突检测(CSMA/CD),令牌总线,令牌环

13、(Token Ring); CSMA/CD与Token Bus,Token Ring的比较 CSMA/CD的特点: v 简单;随机访问控制,实时性得不到保证,适合办公环境; 网络通信负荷增大时,性能下降明显。 Token Bus,Token Ring的特点 v 复杂;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是确定的,实时性有保证,是确 定型的访问控制方法,适合工业环境;网络通信负荷增大时 ,性能不下降。 v 2,CSMA/CD协议的工作(即以太网发送数据)过程(重点):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v 3,冲突窗口与最短有效帧长(重点):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2 称为冲突窗口,其中 =D/V,D为

14、总线传输介质的最大长度,V为传播速度。 以太网规定了总线最大长度,因此可确定冲突窗口大小 29 l为了保证任何一个节点在发送任何一个数据帧都能检测到可能存在 的冲突,就要求发送一个最短帧的时间都要超过冲突窗口的时间: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 字节 v4,以太网MAC帧格式 目的地址 6字节 源地址 6字节 类型 2字节 数据 46-1500字节 帧校验序列 4字节 30 v 5,网卡与硬件地址(物理地址、MAC地址):48 v 6,交换式局域网:端口-MAC地址,转发方式分为三类 : 直接交换、改进直接交换与存储转发交换 v 7,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方法:基于交换机端口,基于 M

15、AC地址,基于网络层地址 v 8,快速以太网:从10Mbps100Mbps v 9,组网设备:中继器和集线器(在物理层)、网桥(链路 层)各自的特点 网桥与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的比较 v见P181 表5-2 v中继器:只起延长线缆的作用 v集线器:节点仍然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31 v10,无线局域网 v从所用基础设施区分: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 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 自组织网络(ad hoc network) 32 第六章:网络层 v1,IP协议(IPv4):主要特点:无连接不可靠 v2,IPv4 分组格式及各部分作用(重点): v3,IP分组的分片与重组:最大传输单元(MTU)

16、,以太网:MTU=1500字节,IP分组最大长度为 65535字节。要掌握分片与重组的过程。 v4,IP地址(重点):标准分类方法,网络号与主 机号,分A、B、C、D、E五大类,熟悉每一类的取 值范围 v 5,特殊IP地址:主机全1的直接广播地址,网络号与主机 号全1的受限广播地址,主机全0的本网地址,网络号全0指 明主机号的本网特定主机地址,127开头的回送地址,私有 地址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34 网络类别地址段网络数 A类网10.0.0.010.255.255.2551 B类网172.16.0.0172.31.255.25516 C类网192.168.0.0192.168.255.255256 v 6,子网与子网掩码(重点):192.168.1.72 255.255.255.224 v 7,无分类编址CIDR(路由聚合或超网):192.168.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