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86887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幼儿期阶段.(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长:柴淑颖 组员:林玉桃 杨婷婷 吴灵芝 吴晓燕 胡佳明 范夏萍 陈明英 第五章 幼儿期 幼儿期 v3岁至6岁,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个体从3至6、7岁的 时期,又称为学前期。幼儿期按年龄分为幼儿初期(34 岁)、幼儿中期(45岁)和幼儿晚期(5至6岁) v幼稚 成熟 v家庭 幼儿园 v以游戏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生物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v一、生理发展 特点:1、身高体重发育速度变慢,四肢增长快 2、乳牙 开始脱落,恒牙 开始萌芽 3、消化功能发育成熟 4、需要营养增加 v二、脑和神经系统发展 1、幼儿的脑重量不断增加,脑神经纤维髓鞘化逐渐 完成 2、大脑皮质基本成熟,大脑结构趋于成

2、熟 3、大脑机能日趋完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断加强 4、大脑单侧化的形成:右脑病变,右利手 v三、运动能力的发展 大运动技能和小运动技能 P172 v四、我国幼儿的营养状况 (一)基本状况:我国儿童膳食中钙、锌、维生 素A、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供给普遍不足,还需 要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量 (二)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和预防 1、营养不良 2、儿童肥胖症 3、锌的缺乏症 4、缺铁性贫血 第二节 心里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知觉发展 记忆发展 认知发展 语言发展 情绪发展 知觉发展 1.知觉的整体性和部分性 2.大小恒常性 3.对象恒常性 4.对多余线索的需要逐渐减少 三种趋势(P181) 记忆发展

3、v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 v特点: 1.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 2.以机械记忆为主 3.易记易忘 形象性、自我中心 性 4.记忆精确性较差 5.常识越丰富,记忆效果越好 认知发展 v皮亚杰的观点前运算阶段 v特点: 1.具体形象思维 2.自我中心 3.泛灵论和实在论 4.缺乏守恒 5.对转变的不完全理解 6.直觉思维的出现 7.中心化:所见即所想 语言发展 v1.词汇的发展 v2.表达能力的发展 语法的发展 语用技能的发展 情绪发展 v高兴、愤怒、轻蔑、惊讶、恐惧、厌恶 v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 v(P189) 第三节 社会系统及其对幼儿期的影响 v自我意识的发展 v幼儿的社会性游戏 v社会

4、交往对幼儿的影响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是个体反映自身 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具体包括认 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 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 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 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v特点: v1、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即意识到自己作为一 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情感和认识方面都具有 自身的独特性。 2、跨时间、跨空间的“稳定的同一感”,即知道 自己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随环境及自身的变 化而否认自己是同一个人。 自我意识包括的内容 (一)知 即自我认识,指对自己某种状态或总体情

5、况的觉察和评价 ,包括自我觉察和自我评价。 (二)情 即自我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 自己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括自尊、自信、自卑、 成功感、失败感、自豪感、羞耻感等。 (三)意 即自我控制和调节,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 控制和调节。有两方面的表现:发动和制止作用。 主要方面 v自我评价 v自我体验 v自我控制 1、幼儿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3 4岁间; 2、幼儿自我体验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4岁 左右; 3、幼儿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期为4 5岁间 自我评价 v1、(依从性和被动性)由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 性和多面性评价。幼儿初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加

6、之对 成人的尊重与服从,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当作是自 己的评价,所以他们的自我评价基本上就是成人对他们评 价的简单重复。4 岁的幼儿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但主要是 个别或局部的,6 岁幼儿则表现出评价的多向性,幼儿晚 期开始出现独立性评价,特别表现在成人评价与幼儿不一 致时,幼儿会申辩、表示反感和不信任。 v2、(表面性和局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都集中在自我 的外部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 。如问幼儿自己为什么是好孩子时,只会说,“我不骂人” 、“我自己穿衣服”等。只有到幼儿晚期,极少数的孩子在 自我评价中涉及内心品质,但仍属于过渡状态。 v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从主观情

7、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 观性评价。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 情绪出发,带有主观片面性。对权威(如父母、教师)的 评价(与同伴相比较时)总是偏高。加之评价的依从性和 被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很不稳定。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 趋势是时高时低的,尚无规律可循。 自我体验 v幼儿的自我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从初级向高级发展, 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幼儿的愉快和愤怒往往 是生理需要的表现,而委屈、自尊和羞怯则反映了他们的 社会性体验。幼儿自我体验中各个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不是 同步的,愉快和愤怒体验发展最早,而委屈、自尊和羞怯 感则发展较晚。此外,幼儿自我体验还表现出易变性、受 暗示性、外露并

8、且不稳定性。 自我控制 v幼儿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2、3岁的幼儿此 时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时常有冲动性的行为表现,尽 管如此,成人也要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去发展其“独立自主 性”。只有到了56岁才有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 二、幼儿的社会性游戏 游戏: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解决满足各种需要和身 心发展的局限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活动。 游戏的理论 游戏的分类 游戏的发展及意义 游戏的理论 自19世纪下半叶至今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国外有许多的心理 学家研究儿童游戏,由于各研究者指导思想及方法论的不同 ,所采用的心理学理论不同,以及研究的角度及实验的对象 不同,同时也由于所处时代不

9、同及心理学发展的水平不同, 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我们在此简单介绍: 早期的游戏理论 当代的游戏理论 中国的游戏理论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 研究的初兴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 ,这些理论今天被称作“经典的游戏理论”。 主要有: v精力过剩说 v娱乐放松说 v种族复演说 v生活预备说 v成熟说 1、精力过剩说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和英国的社会 学家、心理学家赫伯特斯宾塞 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 产生的。机体保护自己生存的精力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 ,还有剩余。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

10、方法消耗它,而游戏是 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的形式。 2、娱乐-放松说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 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游戏 和娱乐活动可使机体解除紧张状态,具有一种恢复精力、增 进健康的机能,所以人需要游戏。 3、种族复演说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尔 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 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重演祖先不同形式的本能活动 ,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 4、生活预备说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 其主要观点是: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 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儿童有天

11、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 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 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游戏 即是准备生活阶段一种练习本能的手段。 5、成熟说 其代表人物是荷兰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博伊千介克 其主要观点: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 般欲望的表现。引导游戏的三种欲望是:排除环境障碍获得 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欲望 ;重复练习的欲望。 对早期游戏理论的简单评价 上述这些游戏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所 以它们都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有着明显的从先天的、本 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游戏,否认游戏的社会本质的缺陷

12、。同时它们主要又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 。但是,这些理论或多或少的解释并说明了游戏这一现象, 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儿童游戏研究的进展 。 (二)当代的游戏理论 v1、精神分析理论 v2、认知动力说 v3、学习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是最重视游戏问 题的一个派别 (1)发泄论(补偿说) (2)掌握论 (1)发泄论(补偿说) 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著名精神分析学派创 始人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 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动 物本能的欲望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欲望却

13、常因受压抑而不能 随意表现。游戏则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游戏能使儿童 得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 的途径来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 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 (2)掌握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 主要观点: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 的精神创伤。他还把游戏与人格的发展联系了起来,突出了 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游戏的形式随年龄的增长和人格 的发展而不同,游戏帮助儿童的人格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 段发展,使人格获得理想的发展。 对

14、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评价 1、该派的游戏理论带有明显的临床色彩。它更注重研究各 种不同类型的、个人的游戏,而且这些游戏往往只是个别儿 童在某段时间内所玩的游戏,而不像其它的理论注重的是传 统的、一般性的有代表性的儿童的游戏,是所有儿童玩的游 戏。因此使得该理论缺乏系统性。 2、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泛性论。过分的强调了个性和本能 冲动的作用。 3、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把游戏的研究与幼儿心理发展 理论密切联起来。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这对于人们重 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2、认知动力说 其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认

15、知学派的创始人皮亚 杰 主要观点是:试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来考察儿童的 游戏,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同化超过 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往往不能保持同化 与顺应间的协调或平衡。 当顺应作用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人或物 )的动作,即模仿;当同化作用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 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 改造现实,这就是游戏。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 构(顺应),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 (同化)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式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物 体来进行游戏,称为练习游戏,如反复去碰玩具让它发生声 响。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词语和表象) 就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他能把眼前不存在的东西假象为存 在的。以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有规则的游戏。真正的有规则 游戏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 对皮亚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