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油菜花开了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4178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油菜花开了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油菜花开了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油菜花开了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油菜花开了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油菜花开了教科版今天是一个晴好的日子。从今天开始,四年级的科学课进入了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的学习,第一课是油菜花开了。为了能上好这篇课文,我在昨天就已经布置学生课前去采摘2-3朵油菜花,在今天的课上要用。上课铃响了,我和往常一样,拿着课本,面带微笑地走进了教室。“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紧接着我问:“老师布置的要求你们今天每位同学带几朵油菜花的,带来了吗?带来的同学请举手。”出乎我意料的是,不象往常一样,同学们都自信地举起了手;而是全班只有两三位同学举起了手,还有其他同学都低下了头。我的脸色很快由晴转多云,再由多云转阴。这是怎么回事?我点了一个平时

2、比较认真的同学名,问他为什么不带来,他面带委屈的说:“我昨天回去,在我家附近找了好久,还叫我爸爸带我找,我也没找到油菜花。”下面有其他同学也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我也找过了,没有找到。”“我也是。”我纳闷了,难道找几朵油菜花也这么难?我就问了那几个带了油菜花来的同学,“你们的是从哪里采摘来的?”“我是在江边天河小区一位亲戚家的花园里采来的。” 原来,采摘几朵油菜花也这么难!这节课因为没有了油菜花,没有了学生探究的对象,只能不了了之。但明天还有科学课啊,如果就这么下去总不是办法啊。中午休息的时间,我骑上摩托车到富阳周边去绕了一圈,我一直骑到三桥也没看见有油菜花的踪影。真的难采啊,怎么办?我回到学

3、校后开始思考。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材只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载体,我们教师在科学课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啊,教材仅仅是载体,既然油菜花难采集,我为什么就不能利用我们学校或周边丰富的教学资源呢?我把目光转向了学校内。学校水池前的花坛里杜鹃花盛开着,紫色的、红色的,开的十分热闹。对了,杜鹃花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吗?杜鹃花也是完全花,有5个花瓣,5个萼片,一个雌蕊,数量不等的雄蕊。第二天,我就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朵杜鹃花来替代油菜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后面的几节观察花的课中,我都用杜鹃花来替代油菜花,因为杜鹃花的花朵要比油菜花大得多,雌蕊柱头的粘性也比较强,

4、更容易学生观察,所以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科学课程强调,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也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以前,我们普遍将课程资源物化,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参考书等,事实上,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因为,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对之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这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

5、、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全面而科学,使所有的这些因素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在开发教学资源中,许多学校往往偏重于文本资料,甚至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开发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资源、文化景观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或只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包括公园、纪念馆等丰富的社会性课程资源和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这样,学生的学习仍然会仅局限于书本、课堂、学校,这不仅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而且往往会导

6、致教学脱离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使学生难于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开发的课程资源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进入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更好地体现本地学习资源的价值呢?我们学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学校边就是春秋园,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柳成行,池塘鱼蛙戏水忙。春有迎春花,夏有紫薇,秋有桂菊,冬有腊梅。树的种类就更多了,柳树、红枫、广玉兰、夹竹桃、冬青、雪松,还有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和银杏等,以及蛙、虫、鱼、鸟等都是学生学习科学课既直观、又现成的材料。另外我们富阳有富春江,还有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还是全国重要的白板纸生产基地等等,只要我们能合理地利用它们,就能为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益发挥

7、更重要的作用。这节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一)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电单元的最后两课时中的一节。本节课是我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课程定位在应用本单元学过的有关电的知识与技能制作电路游戏板,同时又是小学阶段对串、并联电路的起始课,在学生的思维构建上使得对电知识的了解不出现断层。对于张英妮老师基于本课的教学,教学评价我从两个方面作简要的评析:一、学生认知的角度1.内容新颖,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触动了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又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动手制作的激情。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制作中多学科,多角度的整合,调动大脑的多个区域,对学生科学

8、素养、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二、教师教学角度1.教学内容清晰,课堂结构比较合理;2.教师本身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能够较好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教学关系;3.教师在学生制作电路游戏板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已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4.对于本节课在本单元的课程地位处理的恰到好处;5.教学中注重学生信息反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存在的不足: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学生探究的意味还不是很浓厚,本节课还需斟酌和完善。科学课的教学重视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理解科学知识的真谛。在本节课我就充分体现了观察、探究、实验活动。根

9、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两个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1.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学生使用电路检测器推测出盒子内部的连接情况,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导线是怎样连接的。这样,观察、思考、探究三点成一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十分愿意学。2.探究有序有效在对串并联电路分析比较的探究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新课程要求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为防止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和探究。当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活动时。我

10、走下小组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实验。适时、适当的点拨。在学会了科学的的检测方法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学习有序有效。通过这样的课堂探究历程,学生不仅仅获得一定得科学知识,更重要是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3.教材深度挖掘过度由于两种电路连接不同的比较活动对于学生较难,所以我细致地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这两种电路电压和电流分配及灯泡亮暗的关系。导致了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了超时现象。究其原因,是我在设计教学时将这部分的内容挖掘的过深。4.教学气氛紧张,束缚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与我有陌生感,不熟我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显得比较拘谨,学习气氛在开始时有一些紧张,但我及

11、时与学生交流,使用一些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缓解紧张的气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上完了这一课,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就是这一节课涉及到的实验材料过多,耽误了一些时间,还有不少的学生并不清楚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我一直在努力的启发他们,可很少有同学想到,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干脆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上课的流程可以改为如下:1、先在黑板上面画好电池串联和并联的图2、让学生找两副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解释什么叫串联,什么叫并联(主要从一条回路和多条回路上解释)4、学生领材料做并联和串联的实验5、汇报的时候,要同学重点观察小灯泡亮的程度。6、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一般学生

12、很难想到电压的问题),老师总结。7、学生再尝试着用一节电池、两个小灯泡和导线完成串联和并联的点路连接,并且画出电路图。听到了两节截然不同的课,让我感受颇深,一节是精致辅导型,一节是高效思维型,撇开学生对于这堂课最终获取的知识程度不谈,我非常认可太湖高老师的教学思维,缜密而有高度,教具的使用也很到位,当然,如果能像凤凰的邱老师一样,分课时授教,效果可能还要好一点。到了我上这堂课的时候,材料的准备和学生的认知程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备课帮助不少。在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这一课中,主要是教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并探究不同电路连接方法的区别,观察、描述、发现不同电路的特点,我将

13、这节课按照内容分成了两个课时。一、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活动分两块。第一块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观察1个四头接线盒,告诉学生其中两个接线头用导线连接在一起,是哪两个接线头连在一起呢?你们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准备怎么做?在学生确认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再让学生说出所有的检测可能,学生在数学中已学过基础的排列组合,因此能比较快的列出所有的检测路线。接着让学生小组检测,老师做记录,共同推断里面的怎么连接的。再打开盒子,让学生看看里面是怎么连接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盒子外面和内部的关系,为后面的检测活动做铺垫。第二块活动是出示一个六头接线盒,让学生小组进行检测和记录,然后小组讨论推测内部是如何连接的,将

14、推测结果进行画一画。然后小组进行汇报,说出理由。这一活动充分放手给学生,教师只做引导。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推测依据充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确定的。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由于第3课简单电路中学生已对两个灯泡的不同连接方式已有了解,因此本课时用串、并联的活动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的方法,比赛一是让学生用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进行连接,自主探究连接方法,上台画一画你们的电路连接图,发现电池串联时亮,并联时暗。让学生试着猜想、分析原因。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原因。比赛二是让学生用两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进行连接,发现小灯泡串联时灯泡暗,并联时灯泡亮一点。先让学生来分析原因,再通过教师讲解明白原因。第三块活

15、动是进行应用,一是给2个小灯泡、2节电池、5根导线,让学生接亮最亮的电路,并分析原因;二是分析教室里的电灯、电风扇是通过哪种方式的。反思:1、在本节课的实验中,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初步的分工合作,有领取材料的、有动手操作的、有负责记录的,每个小组的活动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2、实验后,学生们都自觉地整理好实验材料,安静的等待着开始汇报交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做完实验后说话、串组,不知道该干什么。3、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独立的解决一些问题,动手能力增强了。不足之处:1、对于今天连接的四个电路图,大多数成功小组的同学印象非常深刻,但是有些小组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没有成功,那么对于小灯泡的明亮程度

16、就不清楚,所以这节课还是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对串并联的理解。2、我对本节课的时间把握不好,学生交流的不够充分,因此对问题的探究不够深入。一、教学目标:1、体会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经历设计和制作小开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2、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对电路进行探究的兴趣,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二、教学重点: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三、教学难点:设计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装置四、教学准备:1、课件2、简单电路演示板、红绿黄灯装置。3、实验材料:手电筒、干电池、小灯泡、小灯座 、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木板、图钉、红灯、绿灯、黄灯、其他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