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4084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3.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西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掌握和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掌握了百分数读、写法,正确进行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互化,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数感;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继续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为第三学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二、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三、教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

3、数量关系。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教学方法:调查研究 问题探究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老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思路,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探索解题方法的过程,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在巩固练习中,注重题材的多样化,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掌握对比,促使学生的思维能更全面的发展。最后还设置了一道离生活比较近、但难度不是很大的题,既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使学生学会了灵活解决问题,有效地使知识得到延伸,进一步体会到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了

4、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说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解题模型构建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体现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自主的环境与条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思考、探索、发现、尝试、交流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题材选择上,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身边的事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亲切,激起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六(1)班有45名学生,其中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

5、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 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结合复习旧知,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进行复习,贴近学生身边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提取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新知夯实基础,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新知的探究埋下伏笔。】(二)探究新知 1.问题提出 (出示例1)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例1的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1)今年彩电数量是去年的几分之几? (2)去

6、年彩电数量是今年的几分之几? (3)今年比去年多了多少台彩电? (4)今年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口答,并说明列式理由。如果学生能提出书上的问题,就结合书上的问题教学。如果提不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今年的彩电数量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2对比讨论,解决问题 (1)问: 这个问题和你们刚才解决的问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你怎样来理解“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预设:学生主要会说到与前面的问题相比,这里把几分之几变成了百分之几。 教师适时提问:求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就是要用百分数

7、来表示结果) 对问题的理解,主要让学生结合分数问题进行理解。 师:你们仔细想一想,今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相比较?在这里要把谁看做是单位“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这个问题是拿今年比去年增加的部分与去年的台数相比,占去年台数的百分之几? 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知道这道题该怎样解决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并让学生板书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360300)30020% 360300120%,120%100%20%。 (3)全班交流,请板演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抽生回答后,让全体学生明白先

8、算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台彩电,再算增加的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抽生说出算式。即:(360300)30020% (4)如果学生不能想到第二种方法。教师提示: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提示点拨,让他们先算出今年的台数是去年台数的百分之几?即360300120%,再算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即120%100%20%。 (5)对比 师: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喜欢哪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的解决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新知,同时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3.变式训练

9、,加深理解 (1)把例1的问题改变为去年的彩电台数比今年的台数减少百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结合刚才的例题,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后,抽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此题估计有学生把单位“1”弄错的情况。 如果有学生仍然列式为(360300)30020% 教师追问:这种做法对吗?哪里错了?应该怎样解决? (2)比较例题与练习题的异同。 教师:仔细观察,这道题与刚才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全班讨论后强调:两道题都是在解决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但不同之处在于两个问题的单位“1”发生了变化,因此解决过程有一些不同。4.议一议

10、: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全班讨论,小组交流总结。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可以转化为一个数量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或一个数量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比单位“1”多(少)多少。 【设计意图:迁移探索,自然新颖,使学生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能动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结合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突出两个数量的关系,为确定解题思路做好了铺垫。解题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能因人而异,又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得到训

11、练,充分体现人性化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解题方法的动力。】(三)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解题方法,又提高学生数学理解的能力。题材的呈现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基本的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都没有变化。增强了学生异曲同工的意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解题方法应用的广泛性。】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要注意什么?(单位“1”、计算结果

12、)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走入生活,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巧妙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理念。】(五)说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板书时遵循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了知识的重难点。】资料链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

13、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与改革初期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近几年却大幅度下降,即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4年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增幅达15.6%。但自1985年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1985-2000年农民年均收入增幅已降至3.8%。2000年上半年,城镇居

14、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元,增长8.7%,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13元,仅增长1.5%,2002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23元,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58元,增长2.5%,但同比增幅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4元, 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86元,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当然某一年份的数据并不见得代表一种趋势,可支配收入同现金收入也不完全对应,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2.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变化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

15、,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原因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 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 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