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不说话的朋友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985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不说话的朋友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不说话的朋友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不说话的朋友苏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不说话的朋友教学反思 不说话的“朋友”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九课。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公用设施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方便人民生活而设置的,是国家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因此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选取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有震撼力。富于爱心的孩子们一定愿意替自己的朋友说说话,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澄清思想。然后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保护的情况,激励小

2、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认识我们的“朋友”、候车室的烦恼、我替“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去四个活动环节环节。在认识我们的“朋友”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用设施,感受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就像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接着在候车室的烦恼这一环节,通过一个小故事,再现公用设施遭破坏和使用不当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再拓展到生活中的相似情况,如学校、社区、街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 在我替“朋友”说说话这个活动环节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椅子的烦恼,用拟人的手

3、法让学生倾听“朋友”的心声,引入情境。这样设置是用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设身处地,用一种富有责任心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接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替其他“朋友”说说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上,产生移情作用。然后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如果公用设施被破坏甚至会危急人的生命。最后用一首“公用设施歌”点明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从而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课上到这里,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设计了看望我们的“朋友”去这样一个拓展环节,通过课外小调查促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公德意识。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情境创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明白了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