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3359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寓言两则寓言是一种文体。寓,寄托的意思;言,话语。寓言,所寄托的话。作为一种文体,它使用假托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这类寓言作品,往往短小精干,生动有趣,发人深省。揠苗助长 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对立双方互不相让,只会让第三者得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

2、度价值观目标】1、 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2、 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理解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看过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故事,(板书题目寓言两则)。2、什么寓言呢?“寓” 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 是量词,“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3、出示教学

3、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啄肉 寓言 两则 宋国 焦急 枯死 毫不示弱 巴望 揠苗助长 筋疲力尽 兴致勃勃 纳闷 鹬蚌相争 用尽力气 喜笑颜开 威胁 得意洋洋 (2)理解词语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来源:学科网ZXXK毫不示弱: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喜笑颜开:形容心里十分高兴,满面笑容。(3)听读课文。来源:Zxxk.Com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

4、。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题来源:学。科。网1、默读揠苗助长。(1)什么是“揠苗助长”?(2)农夫怎么会想到“揠苗助长”呢?(3)结果如何?(4)说明了什么?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禾苗的生长有自己的规律,不能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尽管宋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蛮干,结果事与愿违。2、默读鹬蚌相争。(1)什么是“鹬蚌相争”?(2)鹬和蚌为什么会相争?(3)结果如何?(4)说明了什么?对立双方互不相让,只会让第三者得利。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第一则揠苗助长1、“巴望“一词用在这里用得恰当不恰当?为什么?巴望“用得非常恰当,禾苗早一天长高他就早一天

5、收获,“巴望”一词,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这位农夫的心理活动。2、农夫“焦急”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农夫的心情很关键?禾苗长得太慢。“焦急”一词可以体会到农夫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高的心情。巴望,天天到田边去看。3、农夫想到了什么办法?他为什么会筋疲力尽?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4、出示: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是写农夫“拔苗”后的感觉,不但令人发笑,而且还暗示了这样做的后果,为下文作了铺垫。5、出示插图,你能说一说此时农夫是怎么想的吗?农夫虽然累得筋疲力尽,可心里却暗自高兴:

6、“这下好了,我的禾苗一下子就长了这么高,今年肯定能有一个好收成。6、他的儿子有什么表情?他的儿子纳闷什么?纳闷。禾苗怎么会在一天之内长了一大截呢?7、看到枯死的禾苗,想一想农夫的儿子会说什么?会唉声叹气地说:禾苗生长有自己的规律,其实,禾苗天天都在生长,是你太着急了,你拔苗以为能够让他长得更快,反而让他们都死了。8、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违反了事情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的更糟。9、从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来源:Z+xx+k.Com(二)学习第二则鹬蚌相争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

7、是什么吗?鹬:为水滨乌类,体中小型,羽毛多灰,褐而不艳丽,食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鱼、蛙等,也吃种子、浆果、细根等。蚌: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2、出示: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这句话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3、出示: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从“威胁”一词可以看出什么?鹬的强硬无理,鹬抓住蚌离不开水的弱点,或威胁蚌想让它屈服。4、出示:河蚌

8、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河蚌为什么“毫不示弱”?“也”字表现了什么?因为鹬先侵犯了蚌,蚌本来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没有给谁造成妨碍,谁知道居然伸嘴猛啄,想吃蚌肉,还以死相威胁,这怎能不激起河蚌的抗争?“也”字表现了鹬和蚌面临着相同的命运死亡,这就为下文它们互不相让,被渔翁一齐捉住作了铺垫。5、出示: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没费一点力气”说明了什么?说明渔夫很容易就捉住了它们,这句话说明了如果双主互不相

9、让,就会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得利,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谦让。 6、这是鹬蚌又会想些什么呢?鹬:垂头丧气想,不应该轻易吃蚌,让自己身处困境,还威胁蚌,现在白白丢了性命;蚌:心里十分后悔,心里想: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现在让渔夫得利呀。)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8、有一句与这个相关的什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9、你还知道其它的寓言故事吗?(三)拓展延伸 来源:学#科#网Z#X#X#K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 ),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2、一天

10、,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 ) 。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3、结果( ) 。这个人错在他不明白禾苗的生长必须按照自己的(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4、鹬对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 ),明天( ),没有了水,你就会( )!” 5、蚌对鹬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 ),明天( ),吃不到东西,你也会( )!” 6、鹬蚌相争这则寓言让我们懂得了:( )。参考答案:(1)长得快些 (2)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3)禾苗都枯死了 生长规律 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1)不下雨 不下雨 干死在这河滩上(2)拔不出来 拔不出来 饿死在这河滩上(3)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7、听课课文,再次感悟。五、课堂总结:1、教师小结。寓言是一种文体。寓,寄托的意思;言,话语。寓言,所寄托的话。作为一种文体,它使用假托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这类寓言作品,往往短小精干,生动有趣,发人深省。揠苗助长揭示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对立双方互不相让,只会让第三者得利。2、全班默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六、布置作业:故事新编:鹬蚌不争。学子练笔:鹬蚌相争续。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