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5034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部门,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种“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个人耕作B自给自足 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2总的来说,每个王朝初期社会政治、经济、文

2、化发展都很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王朝衰落的因素逐渐滋长起来。并且这些因素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内在趋势。最终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王朝衰落成为必然,既而走向覆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就土地而言,初期土地较分散在自耕农手中,后期不断集中到地主手中B就税收而言,初期自耕农少税收少,后期自耕农多税收多C就机构而言,初期官僚机构精简有效,后期官员文化水平下降D就统治者而言,初期汲取前朝灭亡教训节俭勤政,后期没有教训可借鉴导致奢侈惰政3下表为两位当代学者对于清代中前期全国中长途商品粮运量(单位:万石)的研究分析。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研究者长江水系运量运河水系运量珠

3、江水系运量海上运量其他运量学者一17502350120017004001000400学者二1850235032018001680A两学者的研究数据准确无误B运河沿岸是粮食的主要产区C内陆水运是运输的主要途径D粮食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4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材料最能反映出当时A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B食盐业仍被政府严格控制C食盐市场已出现官商勾结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5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商贾、技艺家器皿不许

4、用银”。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皿的变化体现出A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C商人地位显著提高D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6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这带来的影响是 A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B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C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D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7明朝在明长城沿线及其以南即所谓“九边”地区实行屯田。明人叶向高记载:其行于九边人受田五十亩,赋粮二十四石半,赡其人,半给官僚盖在洪、

5、永年间,辽东屯粮以石计者七十万,甘肃六十万,宁夏十八万此举推行A增加了粮食产量,摆脱了对内地粮食依赖B避免了外族入侵,巩固了国家的北部边防C减轻了百姓徭役负担,拓展了农耕文明D增加了自耕农的数量,消除了土地兼并8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代,因为北宋时中国的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427美元。据此推断宋代时中国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9下表反映了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

6、的结论是国家数量(艘)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05371196荷兰6517702950英格兰8111865欧洲合计77031616661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10“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

7、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A殖民扩张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的贸易B瓷器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C新航路开辟后瓷器开始传入葡萄牙D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11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B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12人类历史上有两个重要而关键的事件:首先是农业革命,它让人类从狩猎时代过渡到耕种时代,并且定居下

8、来建造家庭、学校,发展了文明;其次是工业革命,它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家庭和农场,进入城市和工厂。其中第二场革命的最深刻影响是A推动了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B解放了妇女,欧洲家庭职能发生重要变化C削弱了宗教的权威,个人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D以时间和金钱为标志的文化逐渐发展,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3“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A兴起于重工业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14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

9、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A中华民国的建立,促进民族企业春天到来B卢沟桥事变,加速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局面的形成C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15阅读下列表格,导致表格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1896190619261958企业职工数甲乙甲乙甲乙甲乙%从1到1098.362.793.358.996.139.295.420.0从11到 501.3211.7

10、1.3411.53.015.63.628.8从51到1000.185.10.195.170.87.40.5从101到5000.0211.20.0212.680.0317.50.521.4500以上9.311.719.329.8 (注:甲=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乙=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以上摘自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A自由资本主义结束B企业规模的扩大化 C经济危机日益严重D世界市场不断收缩16“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

11、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材料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自由主义思想被很多国家接受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7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洋务企业产生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8以下是18721894年中国各类近代工业所占份额示意图,此图反映了 A外国资本掌握中国经济命脉B洋务企业规模最大 C中国的民族企业规模比较小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

12、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出A清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的发展B“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C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清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20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这些决策有利于A改变农村的所有制结构B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动C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D扭转当时农村的经济形势21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B图下的文字宣传

13、了绿色环保观念C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D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22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未增加了2082万人。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这一措施A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B基本纠正了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导致了社会商品供应不足 D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3. 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崩溃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C对外开放格局初

14、步形成 D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24对于物质生活的变迁,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传统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这一民谚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B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加强天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作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0分)26(14分)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