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774438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7)(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了解三大发明及棉纺织术的革新 难点:认识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棉纺织技术 背景知识随堂练习 推动 社 会 进 步 使用说明:请点击各个小标题,进入相应部分。 知识卡片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就 材料一:用雕版印刷术印一部书,需很 多木板。北宋初刻印一部大藏经,共 5048卷,雕版13万块,费时12年。印完后堆 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雕版上出现错字 也不能随时更换。 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材料二:唐朝一个技术娴熟的雕刻工每天 最多能刻4050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 四年才能刻完。 费时、费料、费力;一版一用; 错字难于更换;难存放;效率较低 。 一

2、、活字印刷 1. 发 明 发明者: 发明年代 :制作材料 : 毕昇 北宋 胶泥或粘土 课堂活动:我是小“毕昇” 分组活动: 全班分为四组。 每小组用橡皮、 刻刀等工具演示 活字印刷的全过 程。 l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 么困 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l你们认为活字印刷“活”在哪里? (活字印刷的优点有哪些?) 一、活字印刷 1. 发 明 2. 传播与改进 内传 东传 西传 西夏 朝鲜、日本 欧洲 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3.评价:比欧洲要早 年 400多 材料一:印刷术出现前世界各国的书写工具。 欧洲的羊皮纸和鹅毛笔 西亚的泥板文书 材料二:在古代欧洲,只有有钱人才有机会读书 写字,一般的平

3、民百姓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印刷术 的出现,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对世界 文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加快了知识、文化的传播 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4. 意义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评价:比欧洲要早 400多年 一、活字印刷 1. 发 明 2. 传播与改进 内传 东传 西传 西夏 朝鲜、日本 欧洲 右下图为杭州日报最后一个铅字印刷版面 铅字印刷的基本原理与活字印刷相同。 “当代毕昇”王选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告别铅与火的历史,进入了光与电的新时代 近年来,印刷术的新发展 你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印刷设备吗? 复印

4、机 激光打印机 油印机 扫描仪 数码相机 回到主页 边看边想: (1)指南针发明之前有其他指明方向的 仪器吗? (2)指南针在北宋时主要有什么用途? (3)指南针是怎样传播到欧洲? 司 南 1.发明(北宋) 2.应用(航海) 3.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 看小品,找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指南针传入欧洲以后,可能会对欧洲 产生什么影响? 麦哲伦哥伦布 l完成环球航行l发现新大陆l六次东渡,五次失败 鉴真和尚 欧洲著名航海家 二、指南针 1.发明(北宋) 2.应用(航海) 3.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南宋) 4.意义: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 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5、) 回到主页 唐代的火箭宋代的突火枪元代的火炮 说说从唐朝到元朝,火药武器发展变化的情况。 三、火药 发明: 改进: 唐初 宋代 开始应用于军事(唐末) 应用 广泛应用于军事(宋代) 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的作用 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 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 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 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 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 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三、火药 发明: 改进: 唐初 宋代 开始应用于军事(唐末) 应用 广泛应用于军事(宋代) 传播:

6、意义: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对欧洲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使作战方法发生变革,热兵器 逐渐取代冷兵器 回到主页 17世纪欧洲要找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 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马克思 但在元朝时期,有一位民间的普通妇女 却能同时纺出三根棉线,你知道她是谁吗? 四、棉纺织技术革新 “衣被苍生”的棉神 黄道婆(元代 ) 木 棉 搅 车 木棉纺车 四、棉纺织技术革新 1.黄道婆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技 术革新? 2.黄道婆做了什么事,使她的家乡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3.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改进制棉工具和纺织方法 木棉搅车 木棉纺车 传播先进技术;松江地区成为江南

7、 棉纺织业中心。 促进全国棉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广大 民众的衣被原料。(意义) 我乃一介布衣,只 不过搞了一点小发明印印 书而已,竟被后人推崇学 习,看来青史留名不是帝 王将相的专利啊! 我也是民间普通一女子,纺线织 布不过本分而已,没想到竟也会被世人 敬仰,看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有突出 业绩,后人是不会忘记你的。 他们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 们去学习呢?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 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 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你到鲁迅的话,你有何感想? 旧中国的愚味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 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

8、的作用。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呢? 1.中国的科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为全世界、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我们为祖国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感到无比的 自豪。 2.我们应该继承这些科技发明中的勤奋、创 新精神,并发扬光大,为推动社会进步、造 福人类作贡献。 时间推动社会进步的 科技成就 意义 北宋 宋代 宋代 元代 毕昇发明世界上最早 的活字印刷术 人们发明指南针也叫 罗盘针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 促进知识文化的传播 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 的发现提供了条件 对欧洲社会产生 了巨大的震动 棉布成为广大民 众的衣被原料 回到主页 1.(2006,重

9、庆)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 优秀品质。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 A. 张仲景 B. 祖冲之 C. 贾思勰 D. 毕昇 2.(2007,常德)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 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 书不方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 A. 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纸术 D. 制墨技术 3.(2006,四川庐江)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 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 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

10、交战 4.(2007,日照)观察右图仪器,这一仪器在什么 时候被用于航海事业( ) A.唐朝 B.明朝 C.北宋 D.南宋 5.(2007,南阳)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给世界文明的 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 要影响的是( ) A.造纸术、指南针 B.火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 D.印刷术、火药 6.(2008,苏州)元代初年,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 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成为杰出女纺织能手的是( ) A.蔡文姬 B.李清照 C.文明太后冯太后 D.黄道婆 7.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 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 是( ) A.欧洲人吸收和借鉴

11、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 科学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D.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 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 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 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2)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 明者是谁? (3)此项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活字印刷术;毕昇 一个活字可重复使用,印刷效率高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普及了文化教育 回到主页 卡片一:

12、 活字印刷术 卡片二: 指南针 卡片三: 火药 卡片四: 棉纺织技术 回到主页 发明: 传播: 评价 : 意义 : 北宋,平民毕昇 东传日本、朝鲜;西传欧洲 比欧洲早了400多年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 重要作用 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到主页知识卡片 发明: 应用: 传播 : 意义 : 北宋时人们发明了指南针 航海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南宋) 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 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回到主页知识卡片 发明: 应用: 传播 : 意义 : 唐初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回到主页知识卡片 黄道婆

13、 姓 名: 生活年代: 主要贡献: 元代 改进制棉工具和纺织方法 传播先进技术;松江地区成为江南 棉纺织业中心 促进全国棉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 衣被原料 回到主页知识卡片 1.毕昇其人 2.王祯与木活字 轮活字排字盘 3.指南仪器 4.火器的改进 5.黄道婆其人 回到主页 毕昇,北宋发明家,湖北英山人,初为印刷铺 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 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 术。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是中国印刷术发展 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 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据传,毕升后人因用活字胶泥 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九族, 侥幸逃脱之

14、族人遂改姓田、万。 背景知识回到主页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革新,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 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北宋时毕昇发明的胶泥活 字印刷术,但这项发明直到元代尚未得到推广,当时 仍在大量使用雕板印刷术。王祯便在毕昇胶泥活字印 刷术的基础上,进行木活字印刷的试验研究,终于取 得成功。他发现木活字 在拣字过程中,几万个 木活字一字排开,人们 穿梭来往很不方便,于 是他就设计制造了转轮 排字盘,从而提高拣字 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 背景知识回到主页 指南鱼指南鱼 指南龟指南龟 司南司南 缕悬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背景知识回到主页 火箭火箭 元朝铜火铳 宋元时的火蒺藜 (地雷的雏形) 背景知识 回到主页 黄道婆出身贫苦,幼年当过童养媳,因不堪忍 受封建礼教迫害,毅然逃走,躲入停泊在黄浦江边 的一只海船,流落到海南岛崖州。她在黎族姐妹的 热情关怀和帮助下,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 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 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是 ,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 乡。在元朝元贞年间她从崖 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 。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 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 背景知识回到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