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760201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淮 海 工 学 院 “十十二二五五 ”事事业业发发展展规规划划及及 2 20 02 20 0 年年规规划划纲纲要要 (讨 论 稿) 2010 年 11 月 1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十一五十一五”回顾回顾2 2 一、 “十一五”建设成就 2 二、 “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学校学校“十二五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发展环境分析8 8 一、 “十二五”发展的机遇 8 二、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0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学校学校“十二五十二五”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1111 一、学校发展指导思想 11 二、学校“十二五”发展定位 11 三

2、、学校“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 12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发展战略与主要工作发展战略与主要工作2121 一、学校“十二五”发展基本战略 21 二、 “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23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学校学校“十二五十二五”规规划划实施的保障条件实施的保障条件3333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学校学校 20202020 年远景规划纲要年远景规划纲要3838 附件附件 1 1:淮海工学院:淮海工学院“十一五十一五”发展成就一览表发展成就一览表 附件附件 2 2:淮海工学院:淮海工学院“十二五十二五”规划发展项目一览表规划发展项目一览表 2 “十二五”期间,是我校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多科性大学的 关键时期,

3、是我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进一步明晰发 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及水平,根据国 务院江江苏苏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发发展展规规划划、 国家中国家中长长期教育改革和期教育改革和发发展展规规 划划纲纲要要、 江江苏苏省省经济经济与社会与社会“十二五十二五”发发展展规规划划有关精神以及 江江苏苏省省中中长长期教育改革和期教育改革和发发展展规规划划纲纲要要 有关要求,结合学校 实际,特制定淮海工学院“十二五” 事业发展规划及 2020 年规划 纲要。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十一五十一五”回顾回顾 一、一、 “十一五十一五”建设成就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学校

4、党委的领导下,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积极 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1、教育、教育规规模模稳稳步增步增长长,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质量不断提高量不断提高 学校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完 善了我校“综合框架、工科骨干、海洋特色”的教育框架。目前,我 校的本科专业总数已从“十五”末的 34 个发展到 55 个,全日制普 通教育在校学生数由 2005 年末的 15762 人增长到 2010 年的 18731 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校人数 36 人。 通过“以评促建”,全面加强了本科教学工作。“育人为本”的教

5、育观念进一步牢固,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入,培养“上手快、 后劲足”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卓有成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3 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稳步推进,教学质 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投入显著增加,教学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3 个,新增省级 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点 10 个;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新增省级 以上精品课程 5 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教材 6 部,6 部教材列入国家 “十一五”教材规划,4 部教材获得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新增省 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 6 项;江苏省教学名 师 1 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

6、 个;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1 个;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 31 项, 78 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在校大学生 570 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2、 、师资队师资队伍伍结结构构优优化,人才高地初步凸化,人才高地初步凸显显 学校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建设了一支结构明 显优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 0.6 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比“十五”期间多出 0.5 亿元。专任教师数量 从 2005 年的 732 人增加到目前的 863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 从 2005 年的 40 人增加到目前的 1

7、60 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 位的教师比例从 2005 年的 51.9%增长到 74.5 %;教授从 59 人增 加到 114 人,副教授从 164 人增加到 276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比例从 2005 年的 31.00 %增长到 45.2 %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由 2005 年 12 人增至 17 人;“333 工程”培养人选由 2005 年 10 人 现增至 15 人;省级“六大人才高峰”由 2005 年 2 人现增至 10 人; 入选“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由 2005 年 3 人现增至 9 人。 4 2008 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3、学科建

8、、学科建设获设获得突破,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得突破,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评审, 正式成为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学科建设上取 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6 年以来,学校新增 3 个省级重点建设学 科。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 6 门学科进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之 列。 “十一五”期间,全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72 个,其中主持 国家级重大项目 2 个,国家级基金项目 19 个,国家级一般项目 4 个,5 万元以上横向课题 12 项;五年内总到帐科研经费 3540 万元; 全校教师公开发

9、表论文 5163 篇,被 SCI、EI、ISTP、CSSCI 收录 796 篇; 出版专著 36 部;申请专利 27 项;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 率为 40%;9 项成果分获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平台的建设,为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奠定 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校与国家科研院所、省市政府主管 部门、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海洋种质资源中心、江苏 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2008 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4、服、服务务社会能力加

10、社会能力加强强,学,学术术声誉明声誉明显显提高提高 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 “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四海战略,努力提 5 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大学,在服务社 会,为苏北特别是连云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组织科技 团队进乡镇,先后派出了数百位教授和博士到对接乡镇的农村进 行驻点指导,担任“科技村长”和“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建立特色 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专业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开展 “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活动,选派教授、博士深

11、入企业,为地方企 业提供技术、信息,排忧解难。同时学校采用请进来的方法,邀请 企业家来校与教授专家见面交流,进行项目推介,极大密切了学 校和企业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与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 20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 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出国留学的学生 54 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 45 名。公派出国进修交流教师 114 名;参加国际会议 20 多人次,我 校专家首次主持国际会议,其中 2 人次做大会主题发言。举办各 类学术会议及学术报告 200 多场次;许多教师担任了省部级以上 各种学术学会、协会的理事及重要学

12、术刊物的编委。 5、 、经济实经济实力不断增力不断增强强, ,办办学条件明学条件明显显改善改善 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年度总 收入由 2005 年的 1.63 亿元增加到 2009 年的 3.1 亿元;争取到省 部共建资金 3750 万元;负债率从“十五”期间的 22.21%下降到 18.05%。 学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 3.55 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 11.2 万 6 平方米,建成了第三教学区、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等一批教学生 活设施;投入 1500 万元建成两个停车场、球场及学校道路绿化等 工作。完善了千兆主干校园网;馆藏图书资料由 2005 年的 55 万册 (印

13、刷型)增加到 2009 年的 128.79 万册,在馆藏数量和质量上实现 了一个新的飞跃。 “十一五”期间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各类设备投资达 6700 万元;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 2005 年末的 8800 万,达到现在的 1.55 亿元;新增设备值 0.62 亿元,其中 10 万元以上教学科研设备达 140 台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建成了 5 万平米教师住宅 小区 毓秀花园,大大改善了教师居住条件。 6、 、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二级学院,探索现代大学管理 模式,初步搭建了多科性大学的发展框架,为进一

14、步加强两级管 理打下了基础。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了 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在人事管理方面,首次开展了全校岗位设 置和聘任工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激励机制不断强化, 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 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新型后勤服 务体系基本形成,为学校提供了较有力的后勤保障。 7、党建工作成、党建工作成绩显绩显著,各著,各项项事事业业全面全面发发展展 学校大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委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 7 持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工作,推进了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大 力弘扬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

15、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淮工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感动淮工”、 “感动港城”的先 进典型、全市十佳科技带头人;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 委标兵”、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 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获得“优秀”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学校党建工作分别在全国和全省党建工作 会议上交流经验。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并被中国共 产党新闻网和人民网评为第一批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 二、二、 “十一五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在“十一五”取得显著成绩的同

16、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 进一步提高。 2、发展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与省内同层次高校相比,发展 速度缺少比较优势。 3、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影响的 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还比较缺乏。 4、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尚待进一步增强。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学校学校“十二五十二五”发展发展环境分析环境分析 8 一、一、 “十二五十二五”发展的机遇发展的机遇 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 (1)国家和地区)国家和地区经济经济持持续续快速增快速增长给长给学校学校发发展展带带来来历历史性的史性的发发 展机遇展机遇 近十年来,在世界经济的格局上,我国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态 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等战略,积极推进创新 型国家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倚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江苏提出了由 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 “富民强省”、 “人才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