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4233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程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讲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 1.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2. 系统误差; 3. 随机误差; 4. 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 5. 随机误差的计算; 6. 传递误差。 定义: x 测量误差 x 测量结果 x0 真值 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的差异 真值: 被测量的客观真实值 理论真值:理论上存在、计算推导出来如:三角形内角和180 约定真值:国际上公认的最高基准值 如:基准米 (氪-86的能级跃迁在真空中的辐射波长) 相对真值:利用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或装置的测量结果作为近似真值 1m=1 650 763.73 定性概念,定量表示 误差的来源与误差概念 第一节.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1)

2、 原理误差:测量原理和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和偏差 近似:如:非线性 比较小时 可以近似为线性 假设:理论上成立、实际中不成立如:测量原理不满足实际条件 (2) 装置误差:测量仪器、设备、装置导致的测量误差 机械:零件材料性能变化、配合间隙变化、传动比变化、蠕变、空程 电路:电源波动、元件老化、漂移、电气噪声 (3) 环境误差: 测量环境、条件引起的测量误差 空气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振动,电磁场干扰,气流扰动, (4) 使用误差: 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差异 方法:测量方法存在错误或不足如:采样频率低、测量基准错误 读数误差、违规操作、 误差的来源与误差概念 第一节.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测量误差的分类

3、 第一节.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由特定原因引起、具有一定因果关系并按确定规律产生 有规律可循 装置、环境、动力源变化、人为因素 再现性 偏差(Deviation) 理论分析/实验验证 原因和规律 减少/消除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因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随机发生 偶然性(不明确、无规律) 概率和统计性处理(无法消除/修正) 粗大误差(Abnormal error) 检测系统各组成环节发生异常和故障等引起 异常误差 测量结果失去意义 多方注意、细心操作,过失误差可以避免 系统 误差的综合估计n个误差分量对测量系统的影响 (1)代数综合法 已知误差分

4、量 i 的大小和方向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2)算术综合法 已知误差分量 i 的大小,方向未知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第二节. 系统误差 测量误差的综合估计n个误差分量对测量系统的影响 第二节. 系统误差 (3)几何综合法 避免误差估计过大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误差分析例 压力表测量管道压力 测量误差特点: 单个误差无规律 多个误差,呈一定统计规律 正态分布 随机误差分布规律: (1)对称性 (2)单峰性 (3)抵偿性 (4)有限性 随机误差四个特性: 第三节. 随机误差 标准误差和概率积分 不同值的随机误差 正态分布 概率为68.27% 概率为95.45% 概率为99.73% 第三节. 随机误

5、差 测量结果的最佳值算术平均值 一系列观测值l1,l2, ln和最佳值L 观测值li和最佳值L的偏差v1,v2, ,vn vi的概率密度 进行n次观测 最佳估计条件: 第三节. 随机误差 最佳估计值: 有限测量次数中误差的计算 各种误差的表示法 (1)有限测量次数时的标准误差 (2)算数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3)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4)相对极限误差 第三节. 随机误差 (5)最后测量结果: 可疑数据(过失误差、疏忽或粗大误差) 一、莱依特准则适用条件: 重复测量次数 n10 二、格拉布斯准则适用条件:重复测量次数 n 较小 计算格拉布斯准则 选择显著度(危险率) , 根据测量次数 n ,查表

6、取值 判别 是否大于 , 若 则 为粗大误差,应予以剔除。 第四节. 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 三、t 检验准则适用条件: 重复测量次数 n 较小 特点:先剔除后检验 可疑数据(过失误差、疏忽或粗大误差) 对被测量做 n 次测量,得 剔除可疑数据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误差 若 则认为测量值 为粗大误差,予以剔除 选择显著度 , 根据测量次数 n , 查表取值 第四节. 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 四、狄克逊准则 特点:不必求 ,计算复杂度小 可疑数据(过失误差、疏忽或粗大误差) 第四节. 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 对被测量做 n 次测量由小到大排序,得 其中,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的统计量: 第四节. 可疑测量数

7、据的剔除 选择显著度 , 根据测量次数 n , 查表取值 当测量统计值 大于临界值 ,则认为 含有粗大误差 最小值 的统计量: n n7,使用r10;8n10时,使用r11; n 11n13时,使用r21;n 14时,使用r22 一、直接测量误差的计算 剔除过失(粗大)误差; 修正系统误差; 分析和计算随机误差。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步 骤 分析和计算n个测量值的随机误差 (1)计算平均值L (2)计算 的偏差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5)计算平均值的相对极限误差 (6)得出被测量的值为 (3)计算方差 和极限误差 (4)计算平均值方差 和极限误差 一、直接测量误差的计算 二、权的概

8、念非等精度测量 “权”表示测量结果可靠性,“权”与标准误差 成反比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有n次测量,每次测量标准误差分别为 则相 应的“权”分别为: 非等精度测量中被测量的最佳估计为 ;测量值的加权算 术平均值,相应的加权算术平均值均方根误差 三、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上式中,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被测量 n 只进行一次测量时的误差计算n 只进行一次测量时的误差计算 实测值可能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 仪器的精度级; 仪器满刻度读数; 实测时的读数。 n 多参数间接测量函数误差计算的一般形式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函数 对各变量进行一次测量,则 函数的绝对误差为 函数的相对误差为 四

9、、多参数多次测量时,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对直接观测值 做了n次测量,得到: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函数 则有 y 的标准误差 极限误差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四、多参数多次测量时,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间接测量最佳值 间接测量最佳值标准误差 间接测量最佳值极限误差 间接测量最佳值 极限相对误差 为 的算术平均值 为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 第六节. 传递误差 开 环 系 统; 闭 环 系 统。 传递误差 系统总误差由各环节的静态误差构成 传感器、测量电路、放大器、指示器、 辅助电源、各种补偿装置等。 第六节. 传递误差 一、开环系统各环节依次串联的系统 若以 和 分别代表各环节和仪器总的相对

10、误差,则有: n 仪器总的相对误差为各环节相对误差之和。 第六节. 传递误差 二、闭环系统 0、三个环节的特性如下: 整个系统的函数关系静态特性 等效 第六节. 传递误差 二、闭环系统 、环节的传递函数 系统的传递函数 第六节. 传递误差 二、闭环系统 负反馈对系统误差的影响 则有:反馈输出端的信号 环节0的输出误差 系统输出总误差 第六节. 传递误差 二、闭环系统 负反馈对系统误差的影响 设反馈是线性的,则有: 用相对误差表示: 系统相对误差 顺联环节相对误差 反馈环节相对误差 第六节. 传递误差 二、闭环系统 负反馈对系统误差的影响 系统相对误差: 结论: (1)在测试系统中引入负反馈,通过增大乘积 中的一个 AAA因子,减小、甚至消除顺联环节的测量误差。当 AAA时, (2)通过引入负反馈,开辟了补偿顺联环节误差的新途径。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END Thank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