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42583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自然-人文环境的演化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地势复杂、历史悠久、民 族众多、文化沉淀深厚的文明古国。如果从新石 器开始计起,中国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劳动、 生息了1万多年。在这1万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 族的生存和发展,时刻离不开自然环境,于是就 产生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特定的人地关系。这种 特定的人地关系经过千万年来的整合,形成了一 种绚丽多彩、繁复纷呈的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 观表现为强烈的历史继承性、地域的差异性和凝 固的内聚性。 一、古人类的出现 关于最古老的人类诞生于何处,学术界还没 有最终的答案。 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把目 光投放在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一些学者力 主人类起

2、源的亚洲说。比如贾兰坡明确表示 ,人类起源的中心在东亚南部,并且用一幅 人类较直接祖先的腊玛猿化石、早更新世人 化石及文化地点的分布图,证明了他的观点 。 人类起源的中心示意 关于人类起源,一般认为,冰川作用引起气候变冷,动植 物群大量灭绝,森林大量减少,变为苔原或草原,从而迫 使人类的树栖祖先下地直立行走。 原始人生活想像图 中国古人类文化与冰期活动对照表 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腊玛古猿是在云南开远 发现的,它是腊玛猿的早期类型,距今约1 200万年。 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中国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 异日益明显,南方相对暖湿,森林居多;北方则草原占 优势,气候呈干燥的趋势。因此当北方的智人已

3、基本从 事狩猎经济活动时,南方古人类的采集经济还占相当大 的比重。这极有可能影响了以后南北方经济文化类型的 差异,甚至可能造成了某一个历史时期内南北方文明程 度的差距。 新石器时代以后,由于环境的差异,决定了黄河流 域,特别是黄河中游地区抢先进入了文明的门槛。紧接 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在自身基础和中原文化的影 响下,迅速崛起,自公元前7世纪以后,共同形成了中 国文化或汉文化圈的核心区。至秦汉之际,又从这里把 文化向岭南、东北及西部地区辐射。 中国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和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据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 二、渔猎采集阶段 原始的渔猎采集经济阶段,人类的经 济活动,多限于适宜为生活提

4、供丰富 的天然动植物资源的地方 三、农业化进程与中国农业区的演变 进入农牧经济阶段,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地域 扩大,多在平坦、肥沃的土地和温暖湿润的 地方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农耕 和畜牧业生产,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最大的 农业生产中心,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经济文化 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至今最少已经有了8000年的农 耕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农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 统农业与近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 。 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农业 首先在亚洲西部肥沃的新月形地带(即今伊拉 克、叙利亚一带)、中国的黄河流域以及其他 一些被誉为古代文明起源地区

5、开始形成。这 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是极其微弱的 ,人们凭借的只是石刀、石铲、木棒等最简 单的工具,依靠集体力量砍倒植物,焚烧后 ,在草木灰中被土点种。土地地力耗尽了, 就易地而作,再开垦一片新的土地。在这种 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下起决定作用的 仍是各种自然因素。 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人们对自然条件,如 季节变化、土壤肥力等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有 了进一步认识,并随着铁制农具和奋力的使 用,提高和改善了动植物生存环境条件,首 先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耕、锄、选种、施肥 、浇水、轮作、复种等措施紧密配合的精耕 细作农业技术体系。近代农业阶段最突出的 特点,是以科技进步为背景而实现的农业生 产工具、

6、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对动植物生 存环境的改造。 在中国农业的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农业阶 段最为重要。这一阶段中不但形成了中国传 统农业的耕作形式、生产环节,而且奠定了 农业地理的基本格局。传统农业阶段既集中 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全部精华,也对社会与文 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各农业发展阶段时限的划分,只是指出这一 时限内农业生产具有的主流特点与发展趋势 ,并不排除时限以外的其他历史时期内,也 存在同样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作为一种农 业耕作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中国文 化的全部内涵、是与中国古代社会完全吻合 的一种生产方式。因此它一旦形成之后,就 具有巨大的惯性,虽然鸦片战争以后,随着 西方文化与

7、科技的大量涌人、农业生产中出 现了现代科技的萌芽,但传统农业的影响仍 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 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产的发展着重表现在单 产提高与耕地面积扩展两个方面。单产提高 主要决定于耕作方式与农业技术,在中国数 千年的农业发展进程中,农耕技艺虽然代有 更新,但这些新出现的技术多表现在精耕细 作的精细程度,仅靠这一点并不会引起农作 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总的来看,粮食亩产的变化相对于千年历史 ,相对于几干年之内人口数额的不断增长, 显得滞缓而微弱; 面对粮食产量的缓慢变化 ,人口却以大比率不断增加。 民以食为天, 人口不断增殖,要求农业生产有着与之同步 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农业与现代科技接轨之 前

8、,靠传统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单位土地面积 上的增产、增值,远不能满足人口与社会发 展的需求,为了生存,人们将眼光一次次投 向山林边荒,耕地的扩展成为中国农业发展 进程中的主流。 耕地的扩展是受社会经济与地理环境双方条 件控制而进行的,人口增殖是推动耕地扩展 的动力,而新开垦的土地选在什么地方,则 深受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中 国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但适宜发展农 耕生产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三大自然区 之中青藏高原与内蒙古新疆内陆区所表现的 高寒、干旱,是进行农业生产的极大障碍。 只有东部季风区水热适宜,十分利于发展农 耕业。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农耕区的扩 展只能在东部季风区为主的范

9、围内进行。 东部季风区内农耕区的扩展是以地域为中心,分 阶段进行的。这一开发利用特点与东部季风区内部 自然环境差异及人们的开发能力有很大关系。东部 季风区约占我国总而积的46,达400多万平方公 里,区内不但汇集了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 大江巨川,而且还有平原、盆地、丘陵、高原等多 种地貌形态分布其间,既增加了开发利用的困难, 也直接影响了地域间农业开发进程。从中国农耕区 扩展情况来看,黄河中下游的开垦历史最久,早在 数干年前这里就成为稳定的农耕区,并以此为中心 从北至南,从平原至山区,从中原腹地到周边地区 ,将农耕区扩展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乃至塞外草 原。 1、黄河流域农耕区的扩展及兴衰

10、 黄河流域的农耕业,最初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的 冲积沃土上,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加之疏 松易拼的黄土冲积层,自然条件适宜经营农业, 故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社会开始,这里 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但这时人口稀少,生产工具 原始落后,农业仅作为渔猎、采集的附属部分而 存在,被开垦出来的土地只是聚落周围狭小的一 块从黄河流域的景观面貌来看,这时的农田只是 散布在莽原中的小片点状区域。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 这时的农业虽然摆脱了原始阶段,但土地开 发能力仍很弱,农耕区主要分布在汾河、伊 、洛河、沁河下游一带。这里既是中国历史 上开发最早的农耕区,也是当时全国经济最 发达的地区。三河

11、的范围并不大,尽管这样 也没有完全为农耕民族占有。由于人口稀少 ,劳动力不足,农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带的 城邑附近,远离城邑的地方或为游牧民族活 动区域,或保持自然界的原始面貌。这一时 期地旷人稀,尤为人称著的三河地带,农耕 区都呈岛状分布。 岛状农耕区的消失与黄河中下游地区被成片 开发是在春秋未、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在以 大并小,以强凌弱的兼并战争中春秋时期 齐、鲁、宋、郑、秦、晋等国及战国七雄中 的魏、齐、秦相继强大起来,这些国家大多 在奖励军功的同时,积极鼓励入口增殖,发 展农业生产、这一切大大促进了黄河中下游 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人口的增殖,岛状农耕 区逐渐消失,许多末被人类活动扰动的地区

12、及游牧民族出没的区域,相继被开发成农田 。整个黄河流域经济发达区也不再限于三河一带 ,各诸侯国国都周围都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汉继秦, 在完成国内事业的同时,继续开疆拓土,奠 定了中国疆域的基本轮廓。幅员辽阔,疆域 广大的帝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黄河流域在昔日繁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不但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经济最 发达的地区。黄河两岸的沃土上,不但哺育 了华夏众生,也造就了人类文化的赫赫精英 。 利用便利的自然条件,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 农业生产又有了新的进步,首先随着冶铁业 的发展,铁制农具逐渐排斥木石农具和青铜 农具,在生产中居于主导

13、地位。其次,促进 汉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耕作技 术的提高。是水利事业的兴修。从传说中的 大禹治水,到战国诸雄通沟渠以兴水利以 水利佐农业虽然在我国有久远的历史,然而 秦汉时期的水利事业,无论工程数量,还是 收益面积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当时的农业 核心地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大型水利 工程多分布在这里。 人稠地富是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显著的特征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 元2年)全国有人口5700万,实际人口可能比这一记 载还要多依据当时的人口分布,以秦岭、淮河为 南北界线,北方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5,南方 占15。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人口数量往往决定 着农业生产规

14、模,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2年 全国垦田已达800多万顷,若人口数额与垦田成正 比的话,那么此时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垦田可达640多万顷,是全国生产水平最高,分布 最集中的农耕区。社会财富、人口、耕地所显示出 的优势,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经 济重心。 秦汉以来黄河中下游一带不仅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而且也是全国的政治与军事中心。国家政权力量 对政治中心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破坏。这是因为,国都既是政 治集团权利之争的核心地带,也是外族人侵的主要 攻击目标。当政治冲突发展到军事行动时,无论是 小的武力讨伐、还是全国性的战乱,这里都是受害 最重的

15、地方。在中国历史进程中,黄河流域的农业 生产在火炼与血居中经历了大起大落,大沉大浮。 从东汉未年黄巾军起义到公元四世纪北魏统一北方 为止,中国历史进入分裂、动荡时期,在长达三个 世纪内,政局动荡与人民流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空 前破坏,土地荒芜生产凋敝,黄河流域经济受到 致命打击。 经历了战争劫难,黄河流域的重新振兴 是在隋唐时期,隋文帝于公元589年重新 统一了全国。隋虽短、却为唐朝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虽然在过去几个世纪内, 黄河流域饱经战乱,但一经恢复、悠久 的农耕文明与雄厚的历史基础,便这里 再度兴盛起来,重新成为全国的政治与 军事中心。 必须指出的是,汉唐两代均定部长安,以关 中为全国的政

16、治中心。西汉时全国经济发达 区只限于黄河流域,支持以长安为中心的国 家机器运转,主要靠函谷关以东地区的漕粟 。隋唐时期经济发达区已不限于黄河流域, 经东汉末年以来,数百年内几次大规模移民 ,江南一带早己摆脱了落后面貌,成为又一 处重要经济区。唐代天下的经济形势已发生 了与西汉时期明显不同的变化,这一切都成 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全国经济中心南 移的基础。 公元75l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叛军以幽 州为中心,南下经洛阳入关中,战争的核心 地带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继东汉末至南北 朝时期之后,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又一次重大 打击,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南迁。对于这次 入口南迁,著名诗人李白是这样描述的:“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 于此”。大规模人口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 了劳动力,而且也推动了南力农业生产的发 展,这一切使本来已经具有相当实力的江南 地区更加发达,黄河流域渐渐失去住口的地 位,经济中心逐渐向江南移动。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 地区转移,在北宋末年最后完成。北宋 末年由于女真人的南下,使黄河流域出 现了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