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0574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神经系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神经系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神经系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神经系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课件.(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高级中枢 脊髓 低级中枢 脑神经 脊神经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树突 轴突 胞体 突起 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能感受体内、外各 种刺激而引起兴奋 或抑制(接受信息 ) 对不同来源的兴奋 或抑制进行分析综 合并传出(传递信 息) 某些神经元还能够 分泌激素 冲动的发生部位( 整合部位) 输入部位 轴突:全或无传导 (传输部位) 神经末梢:分泌神 经递质(传出部位 ) 3.神经纤维的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传导神经冲动 4.神经纤维主要功能: 完

2、整性 绝缘性 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5.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对所支配组织 功能性作用 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神经末梢还能经常性地 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 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 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 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 二 、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 或突起相接触,相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突触(synapse) 。 突触 化学突触(经典突触) 电突触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一)化学突触 定义: 以神经递质为信息传递媒介的突触,称化学突触。 1. 经典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 突触的分

3、类 (1)轴突树突式 (2)轴突胞体式 (3)轴突轴突式 (二)电突触 通道电阻低,局部电流可经过通道从一个细胞传 到另一个细胞。 传递特点:双向性、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 意义:促进不同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活动。 电突触特点与意义 (三) 非突触性化学结构 1. 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 的特化结构; 2. 不存在一对一的直接支 配关系; 3. 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 的距离较远; 4. 传递所需时间可大于1s ; 5. 释放的递质能否产生效 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 上有无相应受体。 三、神经递质 概念: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胞体内合成并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胞体内合成并 在末梢处释放,经

4、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 后的一些化学物质。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有递质的前体与酶系统; 递质贮存突触小泡内,冲动抵达时能释放递质; 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发挥生理作用; 失活方式: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 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递质的鉴定: 递质的共存: 过去:戴尔原则- 一个神经元的全部神 经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 现在: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 以上递质。 意义: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递质的代谢: 合成:多在胞体合成。 贮存:在囊泡内。也具有保

5、护作用。 释放: Ca2+ 依赖性释放。 失活、降解:重新吸收、酶的降解作用。 再摄取和再合成 (一)递质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根据递质存在和释放的部位不同 周围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递质 1.周围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所有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汗腺、骨骼肌血管)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胆碱能纤维 (2)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Adr) 分布: 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NA (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 除外) 末梢释放Adr或NA的神经纤维肾上腺素能纤 维 (3)嘌呤类及肽类递质 分布: 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 释

6、放三磷酸腺苷或肽类的的纤维-嘌呤 能或肽能神经纤维 2. 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胆碱能神经元分布极为广泛 (2)单胺类:多巴胺(黑质-纹状体)、 NE(低位脑干)、 5-羟色胺(低位脑干) (3)氨基酸类:谷氨酸、 甘氨酸、-氨基丁酸 (4)肽类:P物质、脑啡肽等 (二)、几种主要递质的代谢 1. 乙酰胆碱: 合成: 胆碱 + 乙酰辅酶A 灭活:胆碱酯酶 胆碱 + 乙酸 2. NE和多巴胺: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E 灭活:由突触前膜重摄取 3. 5-羟色胺: 色胺酸 5-羟色胺酸 5-羟色胺 灭活:同NE 羟化酶脱羧酶 羧化酶 脱羧酶 胆碱乙酰转移酶 四、递质的受体 突触后膜上能与

7、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 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乙酰胆碱受体 M受体/毒蕈碱受体 N受体/烟碱受体 分布: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 抑制剂:阿托品 N1受体 分布于神经节突触后膜 阻断剂:六羟季胺 N2受体 分布于运动终板膜 阻断剂:十羟季胺 (能与ACh特异性 结合的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 受体 1 分布于突触后膜 哌唑嗪为阻断剂 2 分布于突触前膜 育亨宾为阻断剂 1 分布于心肌细胞 2 分布于外周血管 普萘洛尔(心得安)为阻 断剂 五、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 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通过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8、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 化学门控式通道 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 某些离子进入突触后膜 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 (突触后电位)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突触后膜 的电位变化,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 突触后电位 去极化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超极化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 体后膜对Na的通透性局部膜的去极化(兴奋 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

9、于突触后膜 的受体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Cl-内流超极 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兴奋性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出胞)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 或化学门控式通道 突触后膜上Na通道开放 Na进入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去极化 (EPSP) 总和达阈电位 动作电位(兴奋) 兴奋传至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抑制性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出胞)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 或化学门控式通道 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 Cl进入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超极化(I

10、PSP) (抑制) 突触后膜的电位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 的代数和。 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 六、突触的可塑性 (1)定义: 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意义:在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中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 (2)习惯化和敏感化 习惯化(habituation) :当较为温和的刺激一遍 又一遍地重复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 至消失。 重复刺激 Ca2通道逐渐失活 Ca2内流 释放递质。 敏感化(sensitization) :重复性刺激(尤其是有 害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能增 强。 Ca2内流 释放递质。 (3)长时程增强long-term

11、 potentiation,LTP 突触前神经元在受到短时间内快速重复性刺 激后,突触后神经元所产生的一种快速形成的 和持续性增强的突触后电位。 持续时间最长可达数天。 与突触后神经元细胞内Ca2的增多有关。 七、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 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 形态结构:有突起,但无轴突和树突之分,普遍存 在缝隙连接,但不形成化学性突触。 功能:支持、修复、屏障、营养。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反射和反射弧 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予下,机体对内 、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12、 reflex)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Unconditioned reflex and conditioned reflex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来源先天(生来就有) 后天学习和训练 数量有限 无限 反射弧固定 可建立,也能消退 主要中枢较低级中枢 大脑皮层 意义初步适应环境 更好地适应环境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5个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 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 建立联系 传入通路多见。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 辐散式 2. 聚合式联系 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与树突接受许多轴突 末梢的突触联系。 传出神

13、经通路多见 3. 链锁状联系(chain circuit):扩大作用范围 4. 环状联系(recurrent circuit):回返的冲动有抑 制(负反馈),亦有兴奋(正反馈),后者可引起后发放 (after discharge)。 三、反射的基本过程 初级水平的整 合 高级水平的整 合 四、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负反馈 如压力感受性反射 血压 压力感受 器 传入神经 延 髓 迷走神经 心 率减慢,心输出量 正反馈 如排尿反射 五、中枢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 质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传入纤维兴奋某 一中枢神经元的同时 ,其侧支兴奋另一抑 制性中间神经

14、元,通 过抑制性递质转而抑 制另一中枢,后者常 为功能相反的中枢。 1. 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意义:协调不同中枢间的活动 又称交互抑制 2. 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 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 经元,后者兴奋冲动经轴突回 返来又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 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 意义: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 时终止,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 的活动步调一致。 (二)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 结构基础为轴-轴突触 末梢B兴奋时释放某种递质使末梢A去

15、极化传到末梢A的 动作电位幅度 进入末梢A的Ca2数量 末梢A释放的 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的EPSP 。 A B AB 六、兴奋在中枢传播的特征 1. 单向传播 (one-way conduction) :兴奋只能 由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布。 2. 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兴奋通过一个突触 需0.30.5 ms。反射活动中,往往通过多个突 触接替,因此延搁时间常达1020 ms,与大脑 皮层活动相联系的反射可达500 ms左右。 3. 兴奋的总和 EPSP总和达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 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4. 兴奋节律的改变 在一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 不同于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元的兴奋节律 除取决于传入冲动的节律外,还取决于其 本身和中间神经元的机能状态和联系方式 。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反射弧中突触部位是最易受内环境变化影 响,最易疲劳的环节。 反射活动进行较长时间,活动能力降低, 突触传递效率下降,其机制与突触递质的消耗 有关。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二、丘脑的感觉接替投射功能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四、内脏痛和牵涉痛 刺激感受器传入通路感觉中枢(感觉)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传入通路: 浅感觉 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深感觉 位置觉 运动觉 1. 浅感觉传导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