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银鹰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吆喝》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31739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吆喝》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吆喝》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吆喝》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密市银鹰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吆喝》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命题人:王亮 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读吆喝,理请文章思路,品味语言特点。2、赏吆喝,体会作者情感,传承民俗文化。【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招徕( ) 铁铉( ) 囿于( ) 隔阂( ) 秫秸( ) ( )小钹( ) 荸荠( ) ( ) 卤煮( ) 馄饨( ) ( )2、作者简介。萧乾,原名萧炳乾,蒙古族,作家、记者、翻译家。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1995 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碑” 。【自主学习】3、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吆喝声,圈点勾画。【合作探究】4、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向读者一一介绍的?除了吆喝的内容,还介绍了吆喝

2、的哪两个方面?(课文 1213 自然段)学法链接(一):在阅读长文章或难懂的文章时要抓住关键句,如过渡句、段落中心句,它有助于我们发现文章层次结构,熟悉课文。5、赏析品味语言。这么多的吆喝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用“我以为 最有趣,因为 。” 这一句式说一句话。学法连接(二):赏析吆喝时,可以从句子的修辞方法、声调的变化、音韵节奏入手,也可以展开联想,还可以对色香味加以分析,或者通过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加以品味。6、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课后拓展】7、北京京白(口语)的特点。萧乾自己在北京城杂忆京白中说:“京白最讲究分寸。京白最大的特点是委婉。名物词后边加“儿”字是京白最显

3、著的特征。京白里有些词儿用得妙。现在夸朋友的女儿貌美,大概都说:“长得多漂亮啊!”京白可比那花哨。先来一声“哟” ,表示惊讶,然后才说:“瞧您这闺女模样儿出落得多水灵啊!”相形之下, “长得”死板了点儿, “出落”就带有“发展中”的含义,以后还会更美;而“水灵”这个字除了静的形态(五官端正)之外,还包含着雅、娇、甜、嫩等等素质。 ”8、高密的民间艺术 扑灰年画山东高密扑灰年画是世界上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中国一绝”,不仅仅是全国独此一家,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工艺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扑灰年画的制作过程为:取一段柳枝烧成炭条,在宣纸上勾出所需年画轮廓,然后用另一张宣纸铺在上面扑抹,扑灰起稿后,

4、开始手绘,通过“黑笔勾边”、“平面涂色”、“粉脸”、“赋彩”、“描金”、“涂明油”等工序,将年画完成。据一位民间老艺人讲,画一幅仕女图需三至五天时间。由于整套工序都带有“抹”的味道,所以高密扑灰年画又俗称“抹画子”。扑灰年画挥洒豪放、稚拙粗犷、古朴典雅,兼工重写是它的精髓。在题材选择上,画师们注重掌握老百姓的普遍心理和审美情趣,围绕祈求美满幸福、长寿如意等共同之愿望,广开创作题材,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创作于年画中,寓意启迪世人。 泥塑聂家庄民间艺人刚开始制作“锅子花”、“泥垛子”,后来又向制作泥娃娃、泥老虎、泥猴等供摆设观赏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方面发展。使泥塑出现了多品种、高技艺、销

5、售火的可喜局面,并逐步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花样繁多,工艺先进,多数产品由哑笨呆板进化为能动会叫,妙趣横生。艺人们将泥玩具分为两部分,中间用柔韧的薄羊皮连接,在适当的位置安上哨子,用手按动、摇动或用嘴吹,泥老虎就会发出咕咕的吼声,泥猴和叫鸡也会发出吱吱的叫声。这些泥玩具,都先用白粉搭底,再用红、绿、黄、紫等颜色彩绘,达到了形、声、色俱佳俱茂。 高密剪纸高密剪纸的主要发源地在潍河东岸,即今之井沟镇、柴沟镇。自明初至今,潍河东岸近百个村庄,几乎村村有剪纸能手,多数妇女有剪纸手艺,甚至有些男人也剪艺不凡。今井沟镇河南村的范祚信,柴沟镇前曹戈庄的齐秀花已成为高密剪纸艺人的代表人物。高密

6、剪纸艺术兼有南北方剪纸艺术基调,但又独具一格,差异明显,它集江南剪纸的玲珑剔透,蓄北方剪纸的淳朴浑厚,使二者浑然一体,造型夸张豪放、古朴典雅,线条刚劲锋 利、简洁严整,颇具“金石味”。 茂腔根据调查和史料记载: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它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传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得名 “肘鼓子”之说。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它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了“本肘鼓”,即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因其上下句结尾处“噢嗬罕”三字耍腔,形成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高密茂腔,以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高密茂腔的经典剧目有盼儿记、寻儿记、杨八姐游春、逼婚记、墙头记、马前泼水、小姑贤、罗衫记、白蛇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