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9104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网考)2011.9--文法姚大川(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窗体顶端1、 一般把政体分为( )和共和制两类。 (B) A、君主专制制 B、君主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2、中国传统社会是以( )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B)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道家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 (D)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4、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时期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B) A、领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贵族民主制 D、等

2、级君主制6、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 )。 (B) A、中央集权制 B、等级君主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7、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 )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A) A、家庭 B、分封 C、法律 D、内阁8、司马迁写( )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C) A、春秋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左传窗体顶端9、 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 )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C) A、商朝 B、周朝 C、春秋 D、战国10、( )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 A、舜 B、尧

3、 C、启 D、禹11、分封制则是依据( )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B)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12、(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D)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1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 (C) A、兄终弟及制 B、父死子继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王子继承制14、 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 )。(D) A、司农 B、司士 C、司公 D、司空15、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 )。(C) A、夏朝 B、商朝

4、 C、西周 D、秦16、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 )为核心。 (C) A、皇帝 B、司马 C、宰相 D、太史17、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 )。(B)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18、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 )为主干。(D) A、三公 B、三司 C、九卿 D、三公九卿19、东汉时期,以( )、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B) A、司马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20、宋代( )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D) A、枢密院 B、三班院 C、三司使司 D、参知

5、政事21、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 )。(A) A、御史台 B、中书台 C、司隶台 D、尚书台22、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C) A、人治与法治的矛盾 B、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23、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A)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尚书台 D、门下省24、清军机处成立后( )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B) A、内阁大臣 B、内阁大学士 C、军机大臣 D、宰相窗体顶端25、 汉武帝时开始重用( )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D) A、丞相 B、御府

6、 C、侍郎 D、尚书26、隋唐时期,正式确立和发展了三省( )部制。 (B) A、三 B、六 C、八 D、九27、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 )。(C) A、中书令 B、尚书令 C、三司 D、少卿28、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 )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D) A、三省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六部29、清代官制中,( )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B) A、军机处 B、内阁 C、国子监 D、尚书30、( )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任。(A) A、内务府 B、宗人府 C、詹事府 D、宁国府31、

7、秦朝统一后,以( )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B) A、枢密院 B、三公九卿 C、三省六部 D、太阁院窗体顶端32、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 )制度。(B) A、乡镇 B、郡县 C、郡国 D、领地33、汉代( )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B)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献帝34、( )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A)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献帝35、( )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 A、州 B、道 C、路 D、府36、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 )。 (A) A、省 B、路 C、府 D、州37、明

8、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 (D) A、国 B、寺 C、司 D、省窗体顶端38、 选官制度的最初形态,始于( )制度下,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 (A) A、原始民主 B、军事民事 C、奴隶 D、封建39、西周的学校教育,按( )来考核学生 。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D) A、六技 B、六德 C、六能 D、六艺40、( )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A) A、春秋战国 B、汉代 C、两宋 D、明清41、秦始皇重( )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C)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佛家42、( )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 A、张仲景 B、苏

9、武 C、苏洵 D、董仲舒43、魏晋南北朝的主体选官制是( )。(B)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44、一般认为( )设置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高宗45、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 )。 (C)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窗体顶端46、 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 )时期。 (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47、商朝时( )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D) A、领主 B、将军 C、丞相 D、商王48、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 )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

10、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康乾盛世49、( )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B)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50、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 )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D) A、司马 B、将军 C、校尉 D、太尉51、( )府兵制最为完备。 (A)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52、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由朝廷直接统领的( )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D) A、蕃兵 B、乡兵 C、厢军 D、禁军53、清朝八旗兵采取( )兵

11、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B) A、征用 B、世袭 C、终身 D、府兵54、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 ) (D) A、黄巾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安史之乱55、 战国、秦、汉的法律总体上属于( )系统。 (C)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56、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 )的礼义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A)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57、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C) A、宰相 B

12、、御史 C、天子 D、内阁58、( )在秦变法时,改法为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D) A、董仲舒 B、李斯 C、王安石 D、商鞅59、下列属于唐代的法律形式的是( )。(D) A、律 B、令 C、格 D、以上四种都是60、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 )。 (C) A、司直 B、少卿 C、大理寺 D、律博士61、清朝司法制度中的民族不平等性比较明显,有专门受理( )案件的特殊司法机构。 (A) A、满人 B、汉人 C、蒙人 D、契丹人62、随着( )的统一,统一的封建司法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了。(A) 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窗体底端63、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 )性质的社会。(D)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封建与半殖民地社会64、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 )的机构(B) A、全国政务 B、外交 C、工商行政 D、地方事务65、湘军的创始人是( ) (C)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左宗棠66、 北洋大臣依例由( )兼任。(B) A、两江总督 B、直隶总督 C、两广总督 D、四川总督67、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 )“民意”机构。(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