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9018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综述(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含深义 吟诵有大美 -南安一中 史双田 一、依字行腔(单字辨认) (1)韵字 (2)入声 (3)平仄 (4)开口音与闭口音(行段分析) 二、依义行调(整篇体会) 对称模进 多调回环 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 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一、依字行腔(单字辨认) (1)韵字 (2)入声 (3)平仄 (4)开口音与闭口音(多行分析) 二、依义行调(整篇体会) 对称模进 多调回环 四时田

2、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单纯直白的a韵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不同的韵,有不同的“个性”或“性格”。 单独的a韵,即“麻”韵,是一个很简单的韵,很单纯 ,像直接的呼喊,“爸ba妈ma”都是a韵。 性格并非情绪。不管是快乐的,还是悲哀的,a韵 都比较直接地抒情,天真单纯而直白,说话不绕弯 。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空旷高昂:上 秋霜思家:下 愁肠百转:起伏 回归平静:

3、低平 请问,在静夜思里,李白是一个人还是有别人在身 边? 大家都会说:李白是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是“静夜”吗 ?“静夜思”是一个乐府旧题,并不是李白起的题目。再 者静夜也可以有别人在身边的,您怎么那么肯定李白就 是一个人呢?再仔细想一想,这种独自一人的感觉是从 哪里来的呢? 是空旷的感觉。空旷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是ang韵! 它是平水韵中的七“阳”韵。ang韵由开口度最大的a和鼻 音ng组成。 ang这个韵,是开阔而又抒情的。吟诵是拖长腔,而韵字 尤其拖的长。一个长长的ang意味着什么?您可以拖拖试 试。“月光”和“月光”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就是 月亮投下的光,后者是一大片月光。那么一大片

4、月光, 也就反衬出作者的渺小,所以李白就用这个ang韵表达他 的孤独。静夜思这首诗,说的不仅仅是思乡,更重 要的,是孤独。所以古代那么多人一辈子从未离开过家 乡,可仍然喜欢这首诗孤独。 这首诗一共用了多少个ang韵?连仄声算上,一共六个。 二十个字中六个是ang韵,这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李白 是故意的,他在强调ang韵,强调这种开阔的感觉。 开阔高昂的ang韵(1声)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缓慢悠长的iou韵(2声) “尤”韵由三个元音构成,发音绵长,口型逐渐合拢,自然 有悠长、悠远、思悠悠恨悠悠之义。 “尤”韵

5、,忧、愁、休、悠、羞、秋、留、流等等郁闷的字 都在这个韵里,“思悠悠、恨悠悠,弃我去者不可留,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也有快乐的 诗用这个韵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但是,“尤”韵并不表示悲伤,它只是悠长 。忧愁总是悠长的,像戴望舒的“雨巷”,所以忧愁两个字 都在“尤”韵里,但是快乐也可以是悠长的。王维面对秋山 的快乐,不是欢喜雀跃,不是喜笑颜开,而是从容和平静 ,仿佛终于得到了休息和放松。“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 留。”说的多清楚啊。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丑奴儿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

6、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楼与流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 销万古愁。 浪奔 浪流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 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 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

7、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委婉喜爱的ao韵(3声) ao这个韵,比如“萧”韵,是两个开口音,嗷嗷叫 ,长而强烈。 而上声的ao韵则是曲折音,先下后上的,只不过 下少上多,调值高,因此为“上”声。 郑张尚芳先生曾指出,人体器官多用上声,如首 、口、眼、耳、齿、嘴、脑、脸、手、脚

8、等,最 后自称也是“我”。由此知上声有亲密、细腻、喜 爱之意。押上声韵的诗,大部分细腻缠绵,如上 例,只有小部分,豪迈壮烈,如“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之类。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渔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第4声: 通达顺畅, 掷地有声, 铿锵有力, 明确肯定, 旷远明亮。 铿锵有力的i 、u韵(4声) 四声举例: 1 2 3 4 山 盟 海 誓 平、上、去、入 1、2 3

9、 4 1234 天、子、圣、哲 天、子、万、福 衫、短、裤、阔 人、矮、鼻、直 古代四声:平上去入 现代汉语四声 中古汉语四 声 一、依字行腔(单字辨认) (1)韵字 (2)入声 (3)平仄 (4)开口音与闭口音(整行分析) 二、依义行调(整篇体会) 对称模进 多调回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学习、节约、激烈、值日 私塾与学堂的区别 闽南语中的入声字 入聲收藏部位: p(雙唇緊閉) 入、合、急 t(舌尖頂上) 哲、剎、折 k(喉頭停格) 福、德、鶴 h(原嘴) 仄、册、雪 闽南语入声字注音法 入声不只是“短促”而已,也要“急收藏”,收藏在哪里呢?有四个部份:双 唇、舌尖、喉头及韵母为系统时,所

10、保持的原嘴型,拼音分别以“ (双唇)、(舌尖)、(喉头)、(原嘴)”来表示。 1、m-(双唇):譬如“回答”的“答”,不只声音短促,尾音又收藏在双唇,拼音以“ ”标记:tap,四声的呼法是“担胆赚答”,可见收“”的入声出于鼻音“”,到了成为入 声时,“消失,作之收势”,意思是原来的鼻音消失,以紧闭的双嘴唇作收藏部位 。再如:鸽 gap,阖 kap,耷 dap,榻 tap,匝 zap,飒 sap,压 ap,插 cap。 2、n-(舌尖):譬如“肉骨”的“骨”,尾音收藏在舌尖,拼音以“”标记:gut,四声 的呼法是“君滚棍骨”,可见收“”的入声出于鼻音“”,到了成为入声时,“消失,作 之收势”,意

11、思是原来的鼻音消失,以舌尖顶住上方作收藏部位。再如:不 but,窟 kut,咄dut,秃 tut,卒 zut,率 sut,郁 ut,魩 but,出 cut,佛 hut。 3、ng-(喉头):譬如“国家”的“国”,尾音收藏在喉头,罗马拼音以“”标记:gok, 四声的呼法是“公广贡国”,可见收“”的入声出于鼻音“n”,到了成为入声时,“n消失 ,作之收势”,意思是原来的鼻音n消失,以喉头作收藏部位。再如:卜 bok,谷 gok,哭 kok,啄 dok,扑 pok,托 tok,作 zok,束 sok,恶 ok,簇 cok,复 hok。 4、e-(原嘴型):譬如“体格”的“格”,由“家假嫁格”,韵母是

12、的字,属于 系统的字音发展而来,发入声的音时,犹保持的原嘴型,拼音以“”标记:geh 。再如:伯 beh,仄 zeh,雪 seh,册 ceh,百 bah,甲 gah,鸭 ah,插 cah;鳖 bih ,缺 kih,铁 tih,折 zih,阁 goh,卓doh。 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唐刘禹锡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诗经首位:【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遇求 平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情之由 平声)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思之痛 入声)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得之喜 上声)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发誓 意之坚 去声) 一、依字行腔

14、(单字辨认) (1)韵字 (2)入声 (3)平仄 (4)开口音与闭口音(多行分析) 二、依义行调(整篇体会) 对称模进 多调回环 平仄与四声、四季 什么是平、仄声呢? 汉语每一字都有高低抑扬的升降调,每一字的声调基本上是固定的。 声调有“高低”、“长短”和“强弱”之分。音高(高低)、音长(长裋)、音势(强弱)构成 音调三要素。 南朝诗人周颙、沈约等,提出了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的讲法。除了“平”声, 其它“上、去、入”三声,叫做“仄”声。仄有侧斜,倾斜,不平之意,平仄就是一静一动。 沈约说,汉语有四声,好比一年有四季。 平声,声调平又长,如春天“春在阳中,德泽不偏”,国语一声、二声的

15、字大部分属平声; 上声,往上爬,如夏天“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国语第三声的字大部分属上声; 去声,掉下去,如秋天“霜降叶落,去根离本”,国语第四声的字大部分属去声; 入声,紧收束,如冬天“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国语无入声,所有的入声字都分配到国语 的第一、二、三、四声去了。 至今,入声保存最完整的汉语是河洛语(闽南语)、客家话和广东话。 沈约“平、上、去、入”四个字是有关推断四声调值最早的记载。至于历史上第一次为四声 下定义者,则是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元和韵谱(阳宁公、处忠和尚合撰),这本书说:“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大约八百年以后,明朝释真空的 玉钥匙歌诀也提出了区别四声的方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堕。 入声短促急收藏。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四声八音 两类: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包括上、去、入声 四声:平上去入 八音(调):四声分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