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境润泽数学课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18192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25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情境润泽数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情境润泽数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情境润泽数学课堂(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 2014 11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 “ 数学不是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 为, 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主学 习的条件。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 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 理解数学。 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以 说,恰当的情境就是教学的母体。 事实证明:让数学教学焕 发生命的活力,创设情境行之有效。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 舞。”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何激励、唤 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 我经常根据教材中的插 图,把一节课

2、的教学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每个学生都能扮 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如教学 “ 的认识”时,先通过故事情境导入。 师 ( 利用多媒体逐一展示):同学们都喜欢看智慧树节 目,今天是小咕咚的生日,你们看有几位花仙子前来向他表 示祝贺? 客人来了,红果果和绿泡泡搬来了几把椅子? 倒了 几杯茶? 端来了几只盘子? 每只盘子里放一块点心,共有几 块点心? 师:你们看到的花仙子、椅子、杯子、盘子和点心虽然各 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是什么? 生:都是 个。 由于问题的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切合低年级儿童的认 知特点,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品尝探索奥妙的 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

3、引发了学习数学的极 大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的放矢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 创设问题的情境, 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一种时 尚与潮流。 好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引入参与问题解 决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如在教学 “ 圆的知识”时,教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插上 一根小钉子,手中拿着一根大约 厘米长的细绳。 师:假设这个插钉的点是我们学校,方方家在距离学校 米的地方,现用这根细绳表示 米的距离,大家猜猜 看,方方家可能在哪里?谁上来用细绳比划一下? ( 生比划描 点后得出这样的点能找到无数个)是啊!只要距这点的距离 是 米的地方

4、都有可能是方方的家, 那么怎样用一幅图 来表示出这无数个点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先讨论 讨论,再画一画。 生:我们是将细线的一端套在钉子上,另一端系着铅 笔,画了一个圆。 师:为什么这些点到学校的距离都是 米? ( 学生折纸找圆心,探索圆的半径) 师:若另一个同学明明家也距离学校 米,那么他们 两家的最长距离是多少米? 生: 米。 师:为什么? 生:相当于一条直径的两端。 提出问题,让问题引领操作,让问题拓展提升思维,再 让新问题引领操作。 学生始终带着问题,研究新知,层层深 入,步步推进,教学结构紧凑且环环相扣,这才是真正意义 上有效的数学教学和学习。 三、创设变化情境,让学生温故知新

5、 在教学中,针对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创设两个背景相同 而教学要求不尽相同的连续情境, 通过情境的变化凸现数 学问题,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温故知新。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 “ 统计”这一节课时,教学伊始,我创 设了 “ 统计纸盒子中三种图形的个数”这一静态情境。 师:同学们! 在这个盒子里装着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 三种图形,现在要想知道它们分别有多少个,你们有什么好 办法? (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可以用已经掌握的分一分、排 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对盒子中的三种图形进行统计) 师 ( 利用多媒体又出示了一个长方体盒子):这个盒子 也装着这三种图形,不过,这个盒子很神奇拿出一个图 形,它会立刻跑掉,你

6、们看!( 多媒体展示)要知道这个盒子 装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该怎么办呢? 生:三个人,一人记一种图形。 师: 这种方法很好! 现在如果让你们独立完成这个任 务,又该怎么办呢? 生:出来一个圆形,我就记一个。 师:好办法!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办法记一记,请做好准 备!( 教师重新播放多媒体,学生独自记录,然后集体交流) 在 “ 温故”形成的静态背景下,教师及时呈现电子盒子 中动态的统计对象 ( 出现后立即消失的三种图形),突如其 来的 “ 动态情境”直接与学生头脑中刚刚被唤醒的已有知识 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经过独立思 考和小组交流,学生获得了丰富而有个性的解决策略,呈现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 “ 静态情境”到 “ 动态情境”,学生不仅获得新知,更为 重要的是在变化的情境中, 学生真切感悟到统计方法与具 体情境的对应关系,统计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我相信,在情境润泽下的数学教学,就像树木遇到适宜 的土壤,枝干上长满了绿叶,显得生机勃勃,活力四射,让人 觉得沁人心扉,怡然自得。 徜徉于这样的数学教学,学生一 定会热情洋溢、上下求索、孜孜不倦、茁壮成长! ( 责编金铃) 让情境润泽数学课堂 安徽庐江县城关小学 ( 231500)徐娜 综合平台 教学一得 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