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8027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技术-2011解读(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主 要 内 容 一 常用系泊类型介绍 二 系泊方式与系泊材料 三 锚的选择与设计 四 锚泊系统设计过程 五 系泊分析规范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一 常用系泊类型 1 多点系泊 对于半潜平台和Spar,常用多点系泊。 半潜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Spar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张力腿平台(TLP)也属于多点系泊。只是用张力腱(Tendon) 代替了系泊线.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多点系泊也可以应用于船体,如FPSO。 系泊线固定于船头、船尾,呈发散型向外展开,能够阻止 FPSO的横向位移,固定FPSO的方向。 优点

2、:简单,经济,可以安装较多的立管及脐带系统,适合于 改造的旧油轮。 缺点:FPSO方向固定,横向受风浪流力巨大,系泊线的尺度 会相应增大。 FPSO多点系泊系统多适用于设计海况较低的区域,如西非, 或风浪流方向单一的区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单点系泊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大部分FPSO的系泊系统属于单点系泊。 特点:容许FPSO绕单点自由转动,有效地减少风浪流的 作用力,系泊线的尺度也相应地减小。 优点:操作方便、安全、可操作率高。 缺点:制造成本高,技术复杂。 功能:定位系泊功能;液体输送及电力、光控传输功能; 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实施现场解脱,

3、以保证FPSO及 人命财产的安全。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1 内转塔式系泊系统 常用于中等水深及深水海域的平台,如北海海域; 主要组成部分: 转塔及其套筒; 液体传输系统; 转盘; 海底锚; 内转塔系泊装置一般设在船艏; 优点:转塔直径可以设计得很大,为布置设备和管汇提供足够 的空间;内转塔嵌入船体之中后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缺点:转塔的存在对船体结构造成了影响,也减少了舱容;系 泊船的“风标效应”效果受转塔位置的制约。 一般可分为永久式和可解脱式内转塔系泊系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永久式内转塔系泊系统能够保证采油的连续性,使F(P)SO在作业年

4、限内的任 何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工况下具有最大的系泊和油气传输能力。 可解脱式内转塔系泊系统具有快速的解脱和回接功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可 以迅速解脱以规避各种危险海况,更适合于恶劣环境、季节性飓风区和冰区。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可解脱式内转塔系泊系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2 外转塔式系泊系统 转塔位于船体的外部,减少了对船体的必需的维修; 允许在码头沿岸安装转塔,而内转塔式系泊系统只能在干坞中安装; 外转塔式系泊系统限制了立管的数量; 多用于浅水海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3 塔架式单点系泊 油轮与塔之间通过一个永 久性的叉型结构或系船索 布置连接。 其

5、主要组成部分为: 塔:与海底相连的静态部 分,其上部是与船体相连的转盘; 系泊部分:叉型结构或系船索; 生产传输系统:液体通过海底终端系统传输于立管(连接于塔),然后通过转 台传给软管,最后到达FPSO。塔上有足够的甲板空间以提供管汇系统,辅助 设备等。 适用于中浅水域,可以布置较多的立管系统,施工安装容易,成本较低,适合 于改装的油轮。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4 悬链式浮筒系泊 (CALM) 通常应用于穿梭油轮或FSOs,是系泊和装卸油轮的最经济有 效的方法。主要部件: 短期系泊部分,用来与油轮之间输入输出液体; 永久系泊部分,用来生产和储存液体; 非永久性系泊部分,永久系泊部分在

6、恶劣环境下具有易于解 脱的能力,以疏散设施。 CALM可以适应于各种天气条件,适应于很大范围的水深, 可以安装少量的立管系统,施工与安装快捷而经济,而且适于 改装的油轮。实践证明CALM的可靠性较高。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5 单锚腿系泊系统(SALM) 是较早使用的一种系泊方式。 浮筒只由一根系泊线系于海底基础,浮筒与油轮之间通过钢性臂连接。 组成:浮筒,存储系统,系泊链(刚性链或管状柱体),柔性管,基础部分 (压载舱或堆积物)。 可以适应于各种天气条件和很大范围内的水深,施工与安装快捷而经济,适

7、于改装的油轮。 只能安装1根立管,实践证明SALM的可靠性也较高。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3 动力定位系统 动力定位系统是借助于推进器来保持船舶或浮式结构的位置的技术。 使用精密仪器来测定船舶因风、浪、流而发生的位移和方位变化;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位置反馈信息进行处理与计算; 控制若干个推进器发生推力和力矩,使船或浮式结构回复到初始位置和 最有利的方向。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动力定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动力操纵系统:提供定位所需要的所有动力; 推进器系统:通过控制浮体在水平、纵向及扭转的力,使浮体保持 在指定的位置。 位置测量系统:随时将浮体的具体位

8、置提供给控制系统; 动态定位控制系统:控制浮体在具体的位置和方向,以抵抗外界环 境荷载。 优点:适于恶劣海况的区域,浅水和深水系统都能适用,运行成本 不由水深决定,定位的相对精度随水深而提高,能够快速系 泊与解脱。可以安装较多的立管系统。 缺点:资金和燃料的耗费都很高,系统复杂,比锚链或钢缆系泊更 易于出现失败。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二 系泊方式与系泊材料 1. 悬链线式系泊方式 系泊线的外形是弯曲的悬链线,一般由锚链和钢缆多个部分组成, 锚链与海底水平相接, 系锚点只受水平方向的力。 系泊线的回复力由其自身的重力而产生。 常用于相对较浅的海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 张紧式

9、系泊方式 系泊线与海底以一定的角度相交,系锚点处要同时受水平和铅 直方向的力; 系泊线的回复力主要由其自身的弹性而产生; 张紧式系泊系统在海底占据范围比悬链线系泊系统的小很多; 为了降低系泊线的重量,系泊线通常采用较轻的合成材料; 适应于深水和超深水水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3 系泊链材料 常用的系泊链材料有链条,钢缆和合成纤维材料。 1)链条(Chain) 有横档链(stud):横档可能导致局部疲劳,如失去一个横档将会在链接处 产生较高的弯曲力矩。 无横档链(studless):使用较多。 链的等级很多,屈服强度不同,等级不同。链比其它材料的疲劳寿命要短。 链的破坏形式:塑性破断,

10、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脆性断裂是破 坏的主要形式。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钢缆(Wire Rope) 常见的钢缆结构形式:六股式(six strand),螺旋股式(spiral strand), 多股式(multi strand)。螺旋股式结构具有较强的纵向刚度和扭转平衡,旋 转损耗低,对于深水系泊系统,常采用此种结构。 钢缆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腐蚀,常采用镀锌和润滑并配合阳极保护的方法来 防止腐蚀的发生。对于螺旋股式钢缆,还通常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外壳来防 止海水腐蚀钢缆。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3)合成材料(Synthetic Wire Rope) 有较大的水平回复力,减

11、小了平台的水平位移; 具有较小的刚度,降低了缆绳的拉伸程度。 缆绳的轴向刚度随轴向张力及力的作用时间而变化,容易偏移,分析起来 比较复杂; 缆绳容易打滑而产生蠕变,因此每隔几年需要重新张紧。 缆绳不能接触海底,只能作为悬浮部分,也不能预放于海底,安装起来也 很复杂。 常用的合成材料有聚酯材料(polyester),聚酰胺材料(aramid),高模 数聚乙烯材料(high modulus polyethylene, HMPE)三种。缆绳可以是 螺旋状,平行股式和六股式。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Fiber rope construction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4 系泊链连接部件简介

12、 1)插孔(Socket)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 浮筒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3)其它连接件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4) 绞盘 WINDLASS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CHAIN JACK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DRUM-TYPE WINCH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LINEAR WINCH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FAIRLEAD AND STOPPER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三 锚 根据承受荷载的机理不同,锚的分类如下: 1.重力锚:主要靠材料本身重量来抵抗外力,部分靠锚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 来抵抗。材料为钢和混凝土。 2.拖曳嵌入式锚:目前

13、最受欢迎使用最多,部分或全部深入海底,主要靠锚 前部与土壤的摩擦力来抵抗外力。能承受较大的水平力, 但承受垂向力的能力 不强。 3.桩锚:中空的钢管通过打桩安于海底,靠管侧与土壤的摩擦力来抵抗外力。 通常需要将锚埋入较深的海底,以抵抗外力。能承受水平力和垂向力。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4.吸力锚:类似于桩锚,但中空的钢管直径要大的多。通过安于钢管顶部 的人工泵使馆内外出现压力差,当馆内压力小于管外,钢管即被吸入海 底,然后将泵撤走。吸力锚主要靠管侧与土壤的摩擦力来抵抗外力,能 承受水平力和垂向力。 5.垂向荷载锚:是最新发展的一种锚。与传统的嵌入式锚一样,而且深入 的更深。可以承受水平力

14、和垂向力。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锚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海底地形地质条件; 2.海底平面布置; 3.对锚的要求,包括承受垂向和水平 向荷载的能力,周期性和极限条件; 4.安装方法; 5.设计使用寿命; 6.锚的稳性极限载荷作用下的允许 极限位移,或拖曳作用下的旋转稳性; 7.系统检查,可继续应用或停用的要求; 8.资金成本限制。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四 锚泊系统设计过程 1 基本设计流程图 图1 设计流程总图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图2 基本资料输入图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图3 计算分析比较图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图4 分析与设计详图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 设计规范与标准 2.1 常用的设计规范 1. API RP 2SK浮式结构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规范; 2. API RP 2SM系泊链为合成纤维材料时的设计、制造、安装与 维修规范; 3. DNV Offshore Standard E301系泊定位规范; 4. ABS浮式生产与安装规范。 锚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王宏伟 2.2 环境标准 对于永久性的系泊系统,应考虑百年一遇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