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988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7.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综述(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防雷法律法规和管理 江苏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 汪 庆 森 *2 一、雷电灾害 二、法的概念 三、防雷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四、防雷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3 防雷减灾、规范雷电灾害 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 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财 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促进 经济和社会发展 *4 雷电主要对建筑物人身安全、设备等 造成危害。全球每年因雷电造成人员 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雷电导致 的火灾、爆炸、建筑物损害等事故频 繁发生;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 机网络直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遭 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 *5 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 着,平均每秒种有100次闪电; 雷电流强

2、度大。每个闪电的强度可达10亿伏。 一个中等尺度的雷暴的功率有10万千瓦,相当 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十年减灾委员会列为“最严重 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国防电工委员会 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6 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 接损失达几十亿美元,死亡人数在 3000人以上(这个统计不包括中 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 伤亡估计为3000-4000人,财产 损失估计在50-100亿元左右。 *7 据中国气象局不完全统计,在1997- 2008年12年间,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 人员伤亡上千人,因雷击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雷灾事故有391 多起。仅2

3、008年,因雷击造成火灾或 爆炸事故113起,雷击伤亡事故484起 ,造成446人死亡,经济损失近十亿元 。 *8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是雷灾多发区。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的雷电灾害数百 起 ,数十人死伤,雷灾直接经济损失在 6000万元以上。 雷电灾害已成为严重影响我省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经统计2007年共发生雷电伤亡事件53起, 死亡54人,受伤39人 *9 据美联社报道,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新山市东南约20多公里处的柔佛港 内储油区的油库2006年4月28日遭雷雨电击而起火,至少有5座储油罐着 火,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熊熊火焰和滚滚黑烟冲向空中。 *10 1989年

4、8月12日发生在青岛市的黄岛 油库特大火灾,大火烧了104小时,死 亡19人,伤78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 万元,600吨原油泄流入海,国务院总 理乘军用飞机亲临现场,可说是20世 纪雷击事故中极为罕见,震惊了我国 和世界。 *11 *12 *13 *14 据武汉晚报报道,2006年6月8日下午3时多,由大连经停青岛 飞往武汉的MU2518次波音737300型客机,在天河机场降落过程中, 突遭雷击,起落架舱周边被雷击中,出现4个雷击点,但飞机安全降落天 河机场,百余名乘客安然无恙。 *15 据新华社电 韩国“亚洲航空公司”一架客机2006年6月9日傍晚准备降落时 突遭雷击,机头严重受损,但在两名

5、飞行员的努力之下,客机最终成功 迫降,机上200多名乘客安然无恙。 *16 电路板及元器件损坏 *17 配电柜被损坏 *18 2001年7月江苏宿迁沭阳 (死亡6人,伤1人) *19 *20 *21 8% 8% 6% 7% 气象 灾害 71% 地震灾害 海洋灾害 农林牧生 物灾害 其他灾害 *22 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由于多年的检测、整改, 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感应雷、雷电波入侵及雷 电地电位反击等防护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无论在 设计、施工还是日常维护、管理等留下了防雷隐 患; 设计上的隐患多数表现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 筑工程、网络工程上。由于对防雷安全重视程度 不够,或因实践知识的缺乏,或因

6、新旧规范混用 ,尤其信息系统防雷设计应用上设计方案过于简 单。 *23 由于近几年防雷事业的快速发展,检测队伍素质参 差不齐,严重影响质量;施工中的隐患是施工人 员的素质及施工监督管理的疏忽,在检测验收时 有的与设计要求不符,有的施工质量较差。 维护上的隐患如锈蚀严重、倒伏、断带等不能及 时整改更换;遭到雷击后不及时分析原因和上报 ,整改不落实人为的设下防雷隐患。 防雷工程和产品市场还未完全步入有序状态,防 雷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滥用防雷器材、淘汰的 防雷器材、假冒伪劣或贴牌、无证生产的防雷器 材等情况依然存在,这样不仅不能起到防雷作用 ,反而造成严重的雷击事故。 *24 国家充分认识到防雷工

7、作的重要性 提高对防雷工作认识。气象部门责任重大,每个从事防雷 工作的人员要有责任意识 依法行政 履行防雷管理职责。做到依法从事防雷工作,不 做违法的事情,规范服务,为我省防雷减灾事业作出贡献 。 目前的防雷安全形势是严峻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 算机等微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弱电系统的防雷工作更加 艰巨,为切实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 全,应加强宣传和监测、预警和研究工作。建立一支高素 质的防雷专业队伍,将防雷减灾工作持续发展下去,保障 国家经济建设进行。 。 *25 有关防雷标准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

8、术规范;GB50089-2007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50177-2005 氢氧站设计规范; GB50031-19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15599-200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50156-2002(2006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26 有关防雷标准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设计规范; GB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YD5003-2005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GB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

9、B/T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27 法 法的概念: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以 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受国家强制 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 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 等。 *28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 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最高法律渊 源。 法律,是专指由全国人大和常委会制定颁 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法律是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 *29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 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

10、地位和效力仅次于 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重要的法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 法规 。 规章,是指有关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 法律解释 和国际条约 等。 *30 法律的适用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 自权限范围内实施;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特别规定,就是根据某种特殊情况和需要规定 的调整某种特殊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一般规定,就是为调整某类社会关系而制定的 法律规范。 (4)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5)不溯及既往原则 *31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

11、规和政府规章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际条约 规范性文件 *32 提要 考试目的 第一部分 相关法律知识 第二部分 防雷法律法规与规章 第三部分 防雷行政管理(节选) *3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相关法律知识相关法律知识 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定义、特征、基本原则 法律责任摘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处罚定义 相关法律责任辨析 *34 行政许可法 行政许可的定义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 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的四个特征 行政机关的管理性行政行为; 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 依申请产生的行为; 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基本原则 合法原则;公

12、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 保护原则;监督原则。 *35 关注重点 第七十八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 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 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 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 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第七十九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 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 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 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6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处罚的定义 行政主体对违反行

13、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 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适用行政处罚的前提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 适用主体 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行政机 关委托的组织; 处罚的适用对象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7 关注重点 辨析以下术语 罚金、罚款、违约金 罚 金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刑罚的一种,附加刑 罚 款行政责任承担方式,行政处罚的一种 违约金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没收财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赔偿损失 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 者全部。刑罚的一种,附加刑。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行政责任承担方式,行

14、政处罚 的一种。 赔偿损失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38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防雷法律法规与规章防雷法律法规与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主席令第23号)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国务院第412号令)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 22号令 )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第 21号令) 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人大公告第117号) 江苏省气象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4号令) *39 第第2 2部分部分 气象法律法规(气象法律法规(1 1)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 1999年10月31

15、日通过,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31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 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 作。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 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第37条 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 防护装置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 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40 第第2 2部分部分 气象法律法规(气象法律法规(2 2) 国务院第412号令 序号 项目名称实施机关 377 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 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 认定 中国气象局;省 、自治区、直辖 市气象主管机构 378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 验收 县以上地方气象 主管机构 20042004年年7 7月月1 1日起正式实施日起正式实施 *41 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 1、中国气象局20号令的制定依据及立法目的 2、20号令的调整对象、适用范围、义务主体 3、防雷减灾的概念及工作原则 4、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 5、涉外主体的防雷减灾活动管理 6、20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