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711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基础1.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中医学基础1.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中医学基础1.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中医学基础1.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中医学基础1.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1.(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是运用整体观念和辩证论 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 和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理论方法的一 门医学科学。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的整体联系 辨证论治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标示着机 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 症:症状、体征。 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 的过程。 病-疾病的全过程 症-疾病的个别现象 证-疾病的阶段性本质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 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魏晋隋唐:

2、脉经-王叔和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诸病源侯论-巢元方中医学第一部病理学专著 宋金元: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 明清:温补学派:张介宾、薛己、赵献可-命门学说 温病学派:吴又可-戾气学说,吴鞠通-温病条辩 近现代:中西医汇通:唐宗海、恽铁樵、张锡纯 中医科学化:陆渊雷、谭次仲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 藏象学说 气血津液 经络 病因发病 病机 治则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

3、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 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 本条件。 素问.天元纪大论:“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四)阴阳的消长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此长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此消彼长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补气生血,补

4、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五)阴阳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脏属阴,六腑为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正常的生命活动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三)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阴阳偏胜、阴阳偏衰 阴 阳 失 调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 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 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阴不制阳 阳不制阴 阳偏胜 阴偏胜 阳偏衰 阴偏衰 (四)用于疾病

5、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的原则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 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2)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调 整 阴 阳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证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伤阳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阳盛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伤阴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 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 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之源,以消阴翳。) 泻 其 有 余 补 其 不 足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

6、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五行学说 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 衡协调的关系。 木 火 土 生 生 克 相乘和相侮发生的条件: A.某一行太强;B.某一行太弱 五行相乘:相乘为过度的克制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

7、,金乘木 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心火、肺金、脾土、肝木、肾水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到子脏。 (2)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到母脏。 2.相克关系传变 (1)相乘 (2)相侮 母子相传 母病及子 肾病肝病 脾病 心病 子病及母 木乘土 土侮木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金乘木 木侮金 相乘 肝(旺)脾(虚) 我克 肝旺乘脾 克我 脾虚肝乘 相侮 肺(虚)肝(旺) 克我 肝旺侮肺 我克 肺虚肝侮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用于疾病

8、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药物的颜色、气味 2.控制疾病的传变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确定治则和治法 (1)治则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抑强扶弱 (2)治法 相生治法 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温肾阳以补脾阳 健脾气以补肺气 养肺阴以滋肾阴 相克治法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补脾利水 泻肝清肺 泻心火滋肾阴 事物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 味 五 色 五 气 五 化 五 季 五 方 五 脏 五 腑 五 官 五 体 五 志 五 液 五 脉 五 华 酸 苦 甘 辛 咸 青 赤 黄

9、白 黑 风 暑 湿 燥 热 生 长 化 收 藏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东 南 中 西 北 木 火 土 金 水 肝 心 脾 肺 肾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目 鼻 口 舌 耳 筋 脉 肉 皮 骨 怒 喜 思 悲 恐 泪 汗 涎 涕 唾 弦 洪 缓 浮 沉 爪 面 唇 毛 发 藏象学说 藏 象 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现象 藏象学说 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 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 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虽然名称相同,但其涵义并不 完全一致。中医某一脏腑的功能可以包含西医数个脏器的功 能;而西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又可分散在中医的数个脏腑之

10、 中。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 生理、病理学概念。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反复的实 践、观察、抽象而来;而西医对脏器的认识则主要以反复的 解剖、实验、总结为依据。 藏象之象 的演绎与 发挥 体表之象 体质之象 天人之象 体用之象 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解 剖学的 认识 长期生 活实践 的观察 医疗实 践经验 的积累 藏象学说的特点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 心的整体观 五脏与六腑、形 体、官窍、精神 情志 五脏与自然环境 古代哲 学思想 的渗透 五脏六腑 五脏 化生和贮藏精气 藏而不泄 满而不实 六腑 受盛和转化水谷 泄而不藏 实而不满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

11、,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 部位形态部位形态 心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 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全身全身 血脉 心气 1 1、主血脉、主血脉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脉管 通畅 心气 充沛 血液 充盈 A.B. C. 血脉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舌色脉象 胸部的感觉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1.面色红润 2.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 3.脉象和缓而有力 4.胸部感觉舒畅 2 2、藏神、藏神 神 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藏

12、神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 、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藏神的概念内涵 中医所谓的心 病理生理学 解剖学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哲学思辩 归类标记 心藏神 中医将现代医学中脑的 功能归属于心,而分属 于五脏。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调节 是以心脑为主的,多脏腑 相互协调的共同作用。 (二)心藏神理论的临床实践价值及意义 生理方面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 2.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心主宰人体的精 神意识思维活动 A.心接受

13、外界刺激,从而作出反应 “任物者谓之心” B.心是情志活动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 “五志唯心所使也” C.心神统驭魂魄意志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 ,兼该意志” 心藏神功 能正常 精神饱满、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病理方面病理方面 心本身阴阳气血 失调、火热、痰 饮、瘀血等病理 因素 心藏神功能失调 1.心主宰脏腑形窍功能失调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2.心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异常 痫病大发作 (癫痫) 肝风挟痰上蒙心窍 心藏神功 能失调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心) 四肢抽搐 (肝) 口吐涎沫 (脾) 口中如作 猪羊叫声 (肺) 二便失禁 (肾) “五脏相关”、“心为五脏六腑之

14、大主”、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主宰精神 意识思维活 动异常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治疗治疗方面方面 治 法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 化瘀、祛痰开窍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清心开窍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脉与心的联系见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 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面色青

15、紫或晦暗 (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在窍为舌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舌强语謇 3、在志为喜 生理: 心气血调和 喜乐有度 病理: 过喜 心气弛缓,心神涣散:注意力难集中,甚至神志 狂乱 暴喜 心气暴脱:胸痛,冷汗淋漓,神志模糊, 脉微欲绝。 4、在液为汗 汗- 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 排出的液体。 生理: 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病理: 心阴血不足心神不安:自汗、盗汗。 5、与夏气相通应 生理: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 病理: 阴虚阳盛的心脏

16、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往往加重。 治疗: “冬病夏治”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又称“华盖”。 部位形态部位形态 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 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气的生成(宗气) 1 1、主气司呼吸、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 浊吸清,吐谷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 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 2、主行水、主行水 水谷津液 脾胃 肾(膀胱) 外达皮毛,汗、呼气 肺 尿 脾 宣发 肃降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 排泄。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