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717268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实验诊断4、正常骨髓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髓细胞学检测及正常 骨髓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对各类白血病、再障、巨幼贫、恶组、多发性骨髓 瘤等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 2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缺铁贫、溶贫、脾亢、ITP 、淋巴瘤的骨髓浸润、MDS等。 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骨髓检查疟原虫、黑热病小体、LE细胞、细菌培养 、染色体检查、干细胞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皆可提高相应疾病诊断的阳性率。 适应症 凡末梢血有任何类型血细胞不明原因的过 多、过少或出现幼稚细胞; 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的发热、骨痛或恶病质 疑有血液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转移至骨髓 ,有异常蛋白

2、血症等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骨髓活检、造血干/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 析等。 禁忌证:因骨髓检查具有技术性强且对 病人有一定痛苦等特点,故应严格掌握适应 证。 1.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血友病患者禁 忌作骨髓穿刺)。 2.晚期孕妇作骨髓穿刺术应特别慎重。 3.小儿及不合作患者不宜作胸骨穿刺。 4.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 骨髓标本采集 1骨髓取材部位的选择 大都采用穿刺法采集,穿刺部位有胸骨、脊突、髂 骨等处。骨髓增生程度依次为:胸骨、刺突、髂骨 ,临床常选用髂前或髂后上棘穿刺。3岁以下患儿 可选择胫骨穿刺。 2骨髓穿刺器材 消毒骨髓穿刺包:穿刺针、5ml和10ml注射器, 纱布2块,孔

3、巾2条,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 、消毒橡皮手套、镊子、2%普鲁卡因注射液或利 多卡因注射液、推片、载玻片等。 3骨髓穿刺技术 主要包括髂后上棘穿刺术、 髂前上棘穿刺术、胸骨穿刺术 骨髓取材情况判断 一、取材满意 1.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短暂酸痛感。 2.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黄色小粒。 3.镜下可见较多的骨髓特有细胞。 4.有核细胞明显增多,且杆状核与分叶核的 比值较外周血高。 二、取材失败 1.与血片完全一样 2.骨髓小粒、油滴少或不见,特有细胞少。 制片与染色 一、 制片 制备方法同血膜片,但速度要快 ,以防凝固。 二、染色 同血膜,瑞氏法 三、镜检 涂片和染色: 骨髓液涂片较血液

4、难,因骨髓液中含较多细 胞、髓小粒、油滴等。所以在推制时需采取慢速 加小角度,才能使涂片既薄又匀。 染色通常为瑞氏染色。在染色时间上要比血片 长一点,并尽可能使淡染时间长些,以增加细胞 染色层次感及细微结构着色感。另冲洗时间要长 一些以使细胞表面沉淀的染料冲干净。 染 色 较 好 染 色 偏 碱 染 色 偏 酸 骨髓细胞学检查: 选择一张染色好、髓小粒多、头、体、尾 分明的骨髓涂片。在普通光镜下运用低、中 、高三种镜头,仔细观查,对涂片中的细胞 作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检查与评价。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的一般规律 细胞体积:大小与外形 核质比例: 细胞核:大小,核形,核位置,核染色质 ,核膜,

5、核仁 细胞质:胞质量,着色,颗粒,空泡 大小变化与外形变化 从原始细胞到成熟细胞,胞体由大变小, 但巨核细胞相反,早幼粒细胞可比原始细 胞稍大。 红细胞始终圆形,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保持 圆形或椭圆形,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由圆 形或椭圆形变不规则型。 核/质比例(N/C) 细胞成熟过程中,胞核逐渐缩小 (巨核细胞例外)胞质量逐渐增多,由 核大质少,变化为核小质多, 即由高N/C变为低N/C。 细胞核 大小: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 核型:红细胞核圆形,逐渐缩小消失,淋巴细 胞始终圆形,粒细胞由圆形变为分叶状,浆细 胞始终呈圆形,单核细胞核变为不规则型,巨 核细胞核增大并分叶不规则。 核位置:红细胞希

6、始终居中,粒、单核、浆细 胞、巨核细胞常偏位,淋巴细胞核一侧着边, 仅一边有胞质。 细胞核 核染色质:结构由疏松逐渐变为紧密 粗糙,颜色由浅到深。 核膜:由不明显变明显。 核仁:由清晰可见到消失。 细胞质 量:由少到多。 颗粒:有无到有。 空泡:有无到有(浆细胞)。 着色: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由嗜碱 性到嗜酸性,由蓝到红。淋巴细胞呈天蓝 色,单细胞呈灰蓝色。浆细胞由浅灰蓝色 变为深蓝色。 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1 1、红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 原红(原红(normoblastnormoblast) 早幼红(早幼红(basophilic basophilic normo

7、blastnormoblast) 中幼红(中幼红(polychromatic polychromatic normoblastnormoblast) 晚幼红(晚幼红(orthochromatic 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normoblast) 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2um1522um,细,细 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的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 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4/54/5。核染色。核染色 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

8、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 核仁核仁1515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晰,常很快消失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晰,常很快消失 。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 区,胞质内不含颗粒。区,胞质内不含颗粒。 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20um1120um。 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的2/32/3 。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胞。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胞 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色较原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

9、胞质着色较原 红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红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 颗粒。颗粒。 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 ,直径,直径818um818um。胞核圆形。胞核圆形 ,约占细胞的,约占细胞的1/21/2。染色质。染色质 凝集成团块状或粗索状,凝集成团块状或粗索状, 似车轮状排列,其间有明似车轮状排列,其间有明 显的淡染区域。胞质量较显的淡染区域。胞质量较 多,因内含血红蛋白逐渐多,因内含血红蛋白逐渐 增多,可呈着色不均匀的增多,可呈着色不均匀的 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 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 712um712u

10、m。胞核圆形,居。胞核圆形,居 中,占细胞的中,占细胞的1/21/2以下。以下。 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 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 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 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的淡红色或极淡的灰紫色 。 2 2、粒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 原粒(原粒(myeloblastmyeloblast) 早幼粒(早幼粒( pro pro myelocytemyelocyte) 中幼粒(中幼粒(myelocytemyelocyte):中性、嗜酸、嗜碱):中性、嗜酸、嗜碱 晚幼粒(晚幼粒(metamyelocytemetamyelocyte) 杆

11、状核粒(杆状核粒(stab stab granulocyte,bandgranulocyte,band granulocytegranulocyte) 分叶核(分叶核(SegmenteelSegmenteel granulocyte granulocyte) 原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原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118um1118um。胞核较大,占细胞的。胞核较大,占细胞的2/32/3以上,圆以上,圆 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淡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淡 紫红色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核仁紫红色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核仁 2525个,清楚易见

12、,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个,清楚易见,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 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不含颗粒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不含颗粒 或有少量颗粒。或有少量颗粒。 早幼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粒细早幼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粒细 胞大,直径胞大,直径1222um1222um。胞核大,圆形或椭圆。胞核大,圆形或椭圆 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 状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状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 ,呈淡蓝色或蓝色,核周的一侧可出现淡染,呈淡蓝色或蓝色,核周的一侧可出现淡染 区。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和数目不一、

13、分区。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和数目不一、分 布不均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布不均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 中性中幼粒细胞:圆形,直径中性中幼粒细胞:圆形,直径 1018um1018um。胞核内侧缘开始变扁平。胞核内侧缘开始变扁平 ,或稍呈凹陷,占细胞的,或稍呈凹陷,占细胞的2/31/22/31/2。 染色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核染色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核 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 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的特异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的特异 性中性颗粒。性中性颗粒。 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01

14、6um1016um。(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稍小)。胞。(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稍小)。胞 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核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假 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 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同的特异性颗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同的特异性颗 粒,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粒,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特异性颗粒的形态、染色及分布等特点同中幼粒特异性颗粒的形态、染色及分布等特点同中幼粒 细胞。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 直径直径101

15、5um1015um。胞核狭长,弯。胞核狭长,弯 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 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 胞质中含特异性颗粒,也可分胞质中含特异性颗粒,也可分 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杆状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杆状 核粒细胞三种,颗粒特点同中核粒细胞三种,颗粒特点同中 幼粒细胞。幼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 ,直径,直径1015um1015um。胞核分叶状,。胞核分叶状, 常分为常分为2525叶,以分叶,以分3 3叶者多见,叶者多见, 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 开,核染色质浓

16、集或呈小块状,开,核染色质浓集或呈小块状, 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淡红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淡红 色,布满细小紫红色的中性颗粒色,布满细小紫红色的中性颗粒 。 中幼粒 1/2 晚幼粒 -1/4 杆状核 1/4 最窄处1/3最宽处 分叶核 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 嗜碱粒细胞(早幼、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 )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um。胞 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充满粗 大、均匀、排列紧密、有折光感的桔红色 特异性嗜酸性颗粒。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 明显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 假设核直径的一半。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 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