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701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G104互通交通组织方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104京福线界首至满庄段改建 工程满庄互通立交 交通组织方案 1、编制原则和依据 LK0+577.6互通立交在第三联跨越G104国道,为 确保施工期间G104道路通行安全,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JTG F60-2015、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G104京福线界首至满庄段改建工程路桥工 程施工招标文件、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 规范JTG/T D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15等有关规定,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 况制定本方案。 2、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2.

2、1工程概况 104国道泰安绕城西线改建工程北起济南市长清区境内界首桥 北约400米处,在京台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之间展线南行 ,连接省道莱肥路、薛馆路、泰商路,在岱岳区满庄镇西河 北村东,设互通立交,立交形式为A型单喇叭式立交。上跨 G104部分为LK0+577.6匝道桥第三联,净高5.9米(按箱梁底 最低点与G104路向最高点计算),第三联跨径组合为 23.1+32+27.9米。桥面宽度左幅10.5米,右幅8.25米。匝道 桥与G104交叉点桩号为G104 K561+900,夹角为64。在 G104中央分隔带(宽度1.0米)处布设直径2.0米桩基两颗, 直径1.8米接柱两颗。现G104路基

3、宽22.5米,断面为 22.5m=223.75m(行车道)+20.5m(中间带)+22.5m (硬路肩)+20.75m(土路肩)。施工完成后G104中央分 隔带改为3.0米。由于第三联施工难度大、任务重,G104保通 压力大,本交通组织与安全管理专项方案针对第三联编制。 为不影响G104正常行车,跨越路面处双幅设置门洞,门洞支 架体系为多支点碗扣支架配合工字钢组成;路面以外部分支 架体系采用满堂落地式多支点碗扣支架。 被交路G104为一级公路,路面宽度21m,双向四车道。跨 G104段布置图见图2-1-1、图2-1-2。 图2-1-1 互通立交跨G104平面布置图 图2-1-2 互通立交跨G1

4、04平面布置图 2.2主要工程数量 桥梁第三联包括桩基础14棵、墩柱14棵,现浇梁 C50砼1100立方米。 3、交通组织设计思路 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等有关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交通安全布控 方案的要求,与G104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手续并按 要求进行交通安全布控,在施工期间接受公路执 法部门监督和指导。 施工时,设置专职安全员、交通协管员和各类标 志、标牌、警示灯等安全设施,保证公路交通车 道转换的安全及效率,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交通组织总体安排 4.1施工交通组织原则 施工交通组织原则:确保施工安全,运营道路畅通,保证 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 4.2交通组织

5、管理目标 交通组织管理目标: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把交通 疏导工作做细做好,贯彻始终,实现施工、交通双顺利。 在施工期间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 4.3交通管制时间安排 4.3.1跨G104施工交通管制时间安排 (1)2015年9月10日-2015年10月25日,8#、10#、11# 桩基墩柱施工。 (2)2015年9月10日-10月25日,9#桩基施工、墩柱施工 、门洞内侧基础施工。 (3)2015年10月15日-12月15日,门洞外侧基础施工、 支架搭设、现浇施工。 (4)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0日拆除支架、清理现 场,恢复原有设施。 4.4施工区的基本区划 4.4.1跨

6、G104施工区的基本划分 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2015规定,在施工时为了给通行车辆和施 工工人提供最大的安全保护,建设工程的 交通控制区,即施工作业控制区应设置警 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 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六个区段。 作业控制区示意图4-4-1如下: 图4-4-1作业控制区示意图 警示区 警示区设置长度为1600米。在该区段前,应设立施工预告标志,提示 前方道路施工,使行车者注意交通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上游过渡区 上游过渡区规划长度为50米,起导流作用,引导车辆改变行驶方向, 变换车道。 缓冲区 缓冲区的长度为50米,在缓冲区内设置施工标志牌、爆闪灯、锥形桶

7、、水马等交通标志进行隔离,引导车流有序通行。 作业区 根据施工作业的需要设置作业区长度。在该区域内全程用锥形交通标 志及水马引导车辆并道通行。非渐变的锥形标摆放间距为3m,渐变的 锥形标摆放间距为2m。并道行车时加强通行路段安全设施的设置, 水马在作业区内连续布设,用警示线连接。夜间施工设置照明灯和警 示灯。禁止在雨、雾等不良天气施工。 下游过渡区 该区域长度设置为50m,车辆驶过施工区后,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 下游过渡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 终止区 终止区的设置长度不小于30m。终止区的末端设置解除限速标志。 5、施工交通组织具体措施 5.1 施工交通组织准备 G104车流量大、车速快,

8、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杜绝事故 的发生。在施工前,对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交通安全设施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 作: (1)及时与公路管理部门联系,完成相关手续办理。 (2)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路段长度。 (3)施工前,通过公路管理部门利用公路可变情报板等手段发布道路施工消 息,提醒过路车辆注意施工情况。 (4)在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控作业现场施工及交通情况。 (5)为了减轻施工路段交通压力,在施工路段前后交叉路口安设提示牌,提 示过往车辆绕行S801。 5.2跨G104施工交通组织具体措施 本着确保G104安全畅通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项目部经

9、过认真研究, 把第三联施工按节点控制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8#、10#、11#桩基、墩柱施工。 第二阶段为9#桩基施工、墩柱施工、门洞内侧基础施工。施工采取“封闭内侧 超车道,外侧行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通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第三阶段为门洞外侧基础施工。施工采用 “封闭两侧超车道和土路肩,行车道 及非机动车道通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第四阶段为门洞搭设。施工时采用“限时的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并道行驶”的交 通组织方案。 第五阶段为砼现浇施工。 交通组织方案主要针对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阶段施工编制。 5.3第二阶段9#桩基、墩柱、门洞中间基础施工的交通组织措施 施工时采取“封闭内侧超车道,行车道

10、和硬路肩通行”的交通组织方案 。施工前,配合交警部门和路政部门将双向四车道车流导流为双向二 车道,通过工作区后,恢复双向四车道行车。 5.3.1封闭交通安全组织措施 按照公路的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标准进行布置,施工作业区的警告、 提醒、引导使用的临时交通标志均参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15规定设置。 为起到安全警示和缓冲作用,采用锥形标和水马封闭内侧超车道。同 时在门洞基础前方设置防撞墩,在下游过渡区设置安全出入口,并派 专人负责开关。交通组织措施如下: 施工开始前,在施工地点前后方放置8组交通标志: 16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警示牌 800米处:设置设置限速60; 600米

11、处:设置限速40; 400米处:设置禁止超车、车道减少标志、频闪灯; 上游过渡区前方:设置导向灯; 纵向缓冲区前方:设置附设警示灯的路栏、封闭路段距离提示牌; 横向缓冲区:设置夜间照明设施 终止区后方:设置解除禁止超车、解除限速40。见图5-3-1所示。 图5-3-1封闭内侧超车道,行车道和硬路肩通行设置图 5.3.2夜间施工 按照交警和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配置好 各项夜间施工的安全设施装备,设置安全 照明灯和LED安全指示灯及导向灯;安排夜 间巡视人员,对夜间的交通情况以及导行 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 进行汇报。以50米间距布置荧光警示标志 ,护栏前设置防撞桶,并用醒目标牌提示

12、 过往车辆减速,注意安全,做好文明施工 。 5.4第三阶段门洞外侧基础施工的交通组织措施 施工时采用“封闭两侧超车道和土路肩,行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通行” 的交通组织方案。在硬路肩和绿化带之间设置临时分隔带(由隔离 墩和锥形标标志组成),清除绿化带植物及其附属物。此阶段主要 为门洞外侧基础施工,施工时封闭两侧超车道和土路肩,行车道及 非机动车道保持畅通。 5.4.1封闭交通安全组织措施 按照公路的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标准进行布置,施工作业区的警告 、提醒、引导使用的临时交通标志均参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15的规定设置。交通组织措施如下: 施工开始前,在施工地点前后方放置8组交通

13、标志: 16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警示牌 800米处:设置设置限速60; 600米处:设置限速40; 400米处:设置禁止超车、车道减少标志、频闪灯; 上游过渡区前方:设置导向灯; 纵向缓冲区前方:设置附设警示灯的路栏、封闭路段距离提示牌 ; 横向缓冲区、绿化带与硬路肩之间:设置夜间照明设施、频闪灯 ; 终止区后方:设置解除禁止超车、解除限速40。见图5-4-1所示。 图5-4-1封闭超车道和两侧土路肩,行车道及硬路肩通行设置图 5.4.2夜间施工 按照交警和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配置好各项 夜间施工的安全设施装备,设置安全照明灯和 LED安全指示灯及导向灯;安排夜间巡视人员 ,对夜间的交通情况

14、以及导行设施进行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以50米 间距布置荧光警示标志,护栏前设置防撞桶, 并用醒目标牌提示过往车辆减速,注意安全, 做好文明施工。 5.5第四阶段门洞搭设的交通组织措施 本阶段主要为门洞搭设施工,施工时采用“限时的半幅封闭 施工,半幅并道行驶”方案,用于门洞的搭设与拆除施工, 按照“先搭设后拆除,后搭设先拆除”的顺序进行,拆除改道 方案与搭设改道方案相同。封闭时,选择在交通量较小的 时间段(9时-16时),分两次,每次4-6小时。 1、先封闭左半幅(曲阜-泰安方向)车道,右幅并道行驶, 搭设门洞。跨越G104路面处采取单幅设置8.5*5米大门洞, 门洞支架体系

15、为多支点碗扣支架配合工字钢组成;路面以 外部分支架体系采用满堂落地式多支点碗扣支架。支架搭 设时,支架在门洞上方伸出梁体宽度范围1.5m,并安装防 护网,防止物体掉落砸伤行人。 2、待左半幅具备通车条件后,封闭右半幅(泰安-曲阜方向 )车道,左半幅并道行驶,搭设门洞。门洞规格同左半幅 ,净宽8.5米,净高5米。 3、待砼现浇施工完成后,封闭右半幅车道拆除门洞支架; 右半幅恢复通行以后封闭左半幅车道,拆除门洞支架。 4、拟采取的门洞方案:拟搭设净宽7.5 米,净高5米的门洞。在长28m宽 150cm高80cmC25砼基础搭设碗扣排 架,碗扣排架纵横向间距3030cm,步 距60cm。在150cm宽的基础上搭设5排 。碗扣排架支撑9米长50a工字钢,间距 40cm。50a工字钢做为纵向分配梁,分 配梁上设竹胶板和方木,以跨越104国 道。见图5-5 5.5.1封闭交通安全组织措施 按照公路的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标准进行布置,施工作业区的 警告、提醒、引导使用的临时交通标志均参照公路养护安全 作业规程JTG H30-2015的规定设置。交通组织措施如下: 施工开始前,在施工地点前后方放置13组交通标志: 1、16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警示牌; 2、对向车道16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警示牌; 3、800米处、等距离处:设置设置限速60; 4、对向车道800米处:设置设置限速6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