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6611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书战模块6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解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块六 汽车碰撞事故损失评估 返回主目录 6.1 汽车碰撞事故损坏 6.2 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 6.3 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 6.4 汽车修理工时费用的确定 6.5 车辆损伤评估报告的撰写 汽车碰撞事故损坏 汽车碰撞事故分类及特征 汽车碰撞事故可分为单车事故和多车事故,其中单车事 故又可细分为翻车事故和与障碍物碰撞事故。 单车事故中汽车可受到前、后、左、右、上、下的冲击 载荷,且对汽车施加冲击载荷的障碍物可以是有生命的人体 或动物体,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 多车事故是指两辆以上的汽车在同一事故中发生碰 撞。 (1)在多车事故中一般没有来自上、下方向的冲击载荷; (2)给事故汽车施加冲击力的均

2、为其他车辆,尽管不同车辆的刚性不一 样,但没有单车事故中障碍物的刚性变化大。 a)正向坠崖翻车 b)侧向坠崖翻车 c)高速转弯翻车 图6-1 翻车情形 a)与刚性墙正碰 b)与刚性墙斜碰 c)与护栏正碰 d)与护栏斜碰 e)与刚性柱碰撞 f)与行人碰撞 图6-2 汽车与障碍物碰撞情形 图6-3 单车侧碰事故 图6-4 多车事故 a)正碰b)追尾 c)侧撞 图6-5 两车相撞情形 汽车碰撞事故机理分析 碰撞冲击力 在汽车碰撞事故过程中,碰撞 冲击力的方向总是同某点冲击力特 定角度相关。因此,冲击合力可以 分解成分力,通过汽车向不同方向 分散。 碰撞接触面积 a)碰撞接触面积大 b)碰撞接触面积小

3、 图6-11 典型侧面碰撞的损伤 冲击力的传递原理 图6-12 碰撞冲 击力传递原理 图6-13 追尾碰撞冲击力分布和碰撞能量吸收区域 汽车碰撞事故损伤类型 直接损伤 直接损伤是指车辆直接碰撞部位出现的损伤。直接碰撞 点为车辆左前方,推压前保险杠车辆左前翼子板、散热器护 栅、发动机罩、左车灯等导致其变形,称为直接损伤。 间接损伤 间接损伤是指二次损伤,并离碰撞点有一段距离的损 伤。是因碰撞力传递而导致的变形,如车架横梁、行李箱 底板、护板和车轮外壳等,因弯曲变形和各种钣金件的扭 曲变形而损伤。 a)侧弯 b)凹陷 c)折皱或压溃 d)菱形损坏 e)扭曲 侧弯 汽车前部、汽车中部或汽车后部在冲击

4、力的作用下, 偏离原来的行驶方向发生的碰撞损坏称为侧弯。 凹陷 凹陷就是出现汽车的前罩区域比正常的规定低的情况。 损坏的车身或车架背部呈现凹陷形状。凹陷一般是由于正面 碰撞或追尾碰撞引起的。有可能发生在汽车的一侧或两侧。 折皱或压溃 折皱就是在车架上(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或侧梁(承载式 车身汽车)微小的弯曲。压溃是一种简单、具有广泛性的折 皱损坏。 菱形损坏 菱形损坏就是一辆汽车的一侧向前或向后发生位移,使 车架或车身不再是方形。明显的迹象就是发动机罩和车尾行 李箱盖发生了位移。在后驾驶室后侧围板的后轮罩附近或在 后侧围板与车顶盖交接处可能会出现折皱。 扭曲 扭曲即汽车的一角比正常的要高,而另一

5、角要比正常的 低。只有非承载式车身汽车才能真正发生扭曲。车架的一端垂 直向上变形,而另一端垂直向下变形。从一侧观察,看到两侧 纵梁在中间处交叉。 碰撞损伤的检验与测量 碰撞损伤分区检验 a)区域1(一 次损伤区) b)区域2( 二次损伤区) c)区域3(机 械损伤区) d)区域4(乘员舱区) e)区域5(外饰和漆面区) 当使用检验区概念时,应遵从下列原则: (1)检查应从车前到车后(在追尾碰撞的情况下,从车后 到车前)。 (2)检查应从车外到车里。首先列出外板、装饰板,然后列 出车下结构嵌钣和附件的损坏。 (3)首先列出主要总成,然后列出比较小的部件以及未包含 在总成里的附件。 区域1(一次损

6、坏区)的检验与测量 图6-17 一次损坏 该区域系统性检验的第一步是检视,然后列出汽车碰撞 事故直接接触点的车身一次损坏。区域1检验应首先检查外板 和塑料镶板、玻璃、漆面和外板下的金属结构件。检查损坏区 域时,注意检查裂痕、边缘损坏、点焊崩开、金属变形等各 项。应特别注意结构件。 区域2(二次损伤区)的检验与测量 二次损伤机理 二次损坏是指发生在区域1之外,并离碰撞点有一段距 离的损坏。二次损坏是在碰撞力向汽车移动的过程形成的, 也就是碰撞力从冲击区域延伸到车身毗连区,并且碰撞能在 向毗邻钣金移动的过程中被吸收。碰撞力传递到较大范围的 区域,使汽车的任何零件均可能受到影响。 二次损伤的标志 二

7、次损伤常见标志有钣金板皱曲、漆面褶皱和伸展、钣 金件缝隙错位、接口撕裂和开焊等 。 图6-18 二次损伤的标志 1-漆面裂痕和皱曲迹象;2-碰撞力作用 方向角;3-撞力;4-吸能构件强度;5- 开焊;6-车门、车窗和盖板的校准;7- 密封件的破裂或裂缝 二次损伤的测量 1)测量工具 测量二次损伤部位可使用钢卷尺和滑规式测尺(图6-19 )进行。 图6-19 滑规式测尺 2)车身前部的测量 当车身前部因碰撞损坏时,应测量前部钣金件的尺寸以确 定损坏的程度。即使车身只有一侧受到碰撞,另一侧通常也会 损坏。因此,必须测量变形的程度。图6-20给出了车身前部的 主要控制点。各尺寸可从维修手册中查得。

8、图6-20 车身前部的测量 3)车身侧面的测量 车身侧面结构的任何毁坏和变形都能在打开和关闭车门时 发现。应注意因变形位置不同而可能造成的漏水问题。因此, 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追踪式滑规测尺来测量车 身侧板(如图621)。 图6-21 车身侧面测量 4)车身后部的测量 当打开和关闭行李箱盖时,车身后部的任何损坏都可以 通过外形和不对称粗略地加以评估(例如拍摄照片)。由于 变形位置可能漏水,因此必须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如图6 22)。 图6-22 车身后部的测量 区域3(机械损伤区)的检验与测量 完成车身一次损坏和二次损坏的检查后,应把注意力集 中到区域3:车辆机械零部件。 检查液体

9、是否泄漏,带轮和传动带是否不对正,软管和 线束是否错位以及是否存在凹痕和裂痕等损坏迹象。 打开空调并确定是否工作正常。检查仪表灯、充电指示 表、机油压力等。 机械损坏有时不是由直接碰撞造成的,而是二次损坏的 结果。 区域4(乘员舱区)的检验与测量 乘员舱损坏可能是碰撞造成的直接结果,例如侧面碰 撞。内饰和配件的损坏也可能是由车厢内的乘员或物体造成 的。 从碰撞接触点开始检查。 检查转向盘是否损坏。 检查把手、操纵杆、挡风玻璃和内饰是否损坏。 检查座椅是否损坏。 检查车门是否损 坏。 检查乘员约束系 统。 区域5(外饰和漆面区)的检验与测量 在彻底检查车身、机件、内饰和配件之后,再环绕汽 车转一

10、圈并列出饰件、模件、车顶盖维纶材料、漆面、 轮罩、示宽灯和车身其他配件的损坏。 接通车灯并检查前照灯、尾灯、转向信号指示灯和闪 光灯。由于碰撞造成的振动经常会导致灯丝损坏,尤其 当碰撞发生在车灯亮着时。 如果漏检了区域1或区域2的减振器,则现在应该检查 它们。检查装饰板和防尘罩是否开裂、碰撞吸能器是否 遭受碰撞或是否泄漏以及橡胶缓冲垫是否损坏。 仔细地检视漆面情况。 主要零部件损伤评估 车身板件损伤评估 保险杠 保险杠的功能是保护车辆避免因汽车低速碰撞造成车身 前部和后部损坏(图6-23)。保险杠评估工时主要分为拆卸 和安装工时、保险杠大修工时。 图6-23 保险杠 发动机罩 典型的发动机罩(

11、如图624)由一块外板和内板构成, 内外板外部边缘通过点焊连接,内外板的结合面用粘结剂粘 结到一起。 图6-24 发动机罩 发动机罩的拆卸 和安装工时。包 括拆卸和安装发 动机罩、拆卸和 安装发动机罩降 噪层以及将发动 机罩装到铰链上 加以调整。 翼子板 车辆翼子板用螺栓固定在临近的支撑结构板上。图6-25 所示为翼子板及其附件分解图。编制车损报告时,应考虑每 个零部件。 图6-25 翼子板 翼子板损坏属于担保责任更换时,可用原装件、修复件或 同类同品质件。翼子板拆卸和安装工时包括如下作业: (1)翼子板的拆卸和安装; (2)松开保险杠和装填板件(必要时); (3)与翼子板相连接的所有部件的拆

12、卸和安装; (4)标准配备车灯(辅助标志等)的拆卸和安 装。 风窗玻璃 层压玻璃由两层薄玻璃片和它们之间的透明塑料组成, 它用于风窗玻璃。回火玻璃是一单层热处理过的玻璃,破碎 时将散落成一些小片。 在车损报告中列出正确的玻璃类型是重要的。车损报告 必须包括粘接剂和其他安装材料的费用。风窗拆卸和安装工 时包括拆除露出的嵌条和装饰件,也包括去除玻璃上的粘接 剂。 车门 车门是最复杂和最昂贵的车身板件之一。典型车门是由 内板件和外板件(也叫外壳)组成的(如图6-26)。 图6-26 典型车门总成 林肯领航员-外交官 中控密码锁 车门外面板拆卸和安装的作业包含如下 : (1)车门的拆卸和安装; (2)

13、内装饰板的拆卸和安装; (3)敛逢的拆卸和安装; (4)车门外把手、锁芯、车门边缘风雨密封条的 拆卸和更换或拆卸和安装; (5)更换夹式嵌条。 机械零部件损伤评估 动力传动系统 1)发动机 2)变速器 碰撞会造成变速器壳开裂损坏,破坏液压系统,或者造 成操纵机构定位失准。自动变速器底部装有一个冲压的钢制 油盘用来储存润滑液。如果油封部位受损,则应将它拆卸下 来,进行矫形,加上新密封垫后,重新安装到变速器壳上。 碰撞可能对发动机内部零件造成破坏。曲轴带轮通过 传动带将能量传递给其他辅助设备。发动机支座可能在正 面或侧面碰撞中遭受严重的损坏。正面或侧面碰撞均很容 易损坏空气滤清器。 3)传动轴(半

14、轴 ) 作用在驱动轮上严重的撞击会将半轴从变速驱动桥中拉 出,严重时会损坏等速万向节。 冷却系统 对于碰撞修理来说,冷却系中最容易损坏的零件是散热 器,最常见的乃是散热器芯的损坏。 更换散热器的作业工时包括如下内容 : (1)排放冷却液,检查和重新加注冷却液; (2)拆卸和重新连接软管; (3)拆卸和重新装配电动风扇总成; (4)拆卸和重新连接传输管路; (5)拆卸和重新安装风扇罩。 空调系统 空调的大部分零部件在碰撞中都容易损坏。有些零件可 以修复,而有些则需要用新件更换。 当压缩机在碰撞中被损坏时,首先会造成离合器和带轮 总成的损坏。这些都可从压缩机上拆卸和修理或者更换。 当冷凝器损坏时,

15、也应该检查集液器(干燥器)是否已 损坏。 前悬架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认真地检查悬架系统,确保其 无任何损伤,如果发现有任何部件已损坏,应分别予以更 换。 在修理轿车前部时,应该没有任何部件被冷校或任何转 向系统的连接杆件或前悬架部件被热校。如果必须校正这些 部件时,应保证它们绝对可靠。 转向系 当汽车发生前部碰撞事故时,必须检查齿条和齿轮是否 损坏,以及固定支架是否变形。 汽车修理工时费用的确定 修理与更换的掌握 在做出进行修理或更换损坏钣金的决定时,必须考虑一 些因素,首先是损坏程度。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当然是成本。 最基本的原则是:如果修理的费用超过更换费用的75, 损坏的零件就应予以更换

16、。 图6-27 加工硬化中的晶 格分裂 换件的标准如下: (1)修复后不能恢复原有性能,例:转向节、钢卷。 (2)修复后不能达到技术标准,例:缸体、飞轮壳、元宝 梁。 (3)修复后不能恢复原外观,例:亮条、饰条。 (4)骨架、立柱、仑槽严重变形,修复后会漏水,漏气。 (5)气盖件损坏面积超过50%以上,恢复难度较大。 (6)恢复件,费用达到换件的50%以上。 (7)能修复但无厂家修复的,例:大梁、工字梁、后桥 等。 (8)无法修复,例:玻璃制品、橡胶件。 (9)影响安全的部件,例:横切托杆、平衡杆、球头方向 机等。 (10)商品车,三个月内的新车。 作业工时 作业工时是以汽车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和工时研究为基 础的。汽车制造商建议的作业工时,是指从新的、未损坏 的汽车上拆卸和安装新的、未损坏的原装零件所用的时 间。 因此,碰撞评估研究机构不断地从碰撞修理企业中收 集相关的作业数据,对制造厂提供的作业工时进行修正, 建立了一套实用的作业工时标准。这些作业工时标准受地 域性的限制,可能有一定的差异。 在计算作业工时时,要考虑附加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