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5500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与土方工程讲解(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形与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包含:凿水筑山 场地平整 开槽铺路 挖沟埋管 土方设计包含:平面设计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包含:地形设计 园路桥涵设计标高 建筑小品设计标高 种植设计 排水管道设计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山水是中国园林的骨架 大凡园筑,必先动土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地形的功能: 骨架作用: 园林中其它景观要素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基面,作为各种造园 要素的依托基础,地形坡面的朝向、坡度的大小对其它各种造园要素的 安排与设置有着较大的影响和限制。 -建筑选址及朝向; -配置树木; -水体的布置(瀑布、溪流、河湖); -园林道路(在坡度较大的地形上,道路应沿着等高线布置)

2、; 空间作用: 地块的平面形状如何 , 园林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状也 如何,地块在竖向上有什么变化,空间的立面形式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 -狭长地块 (形成狭长空间); -平坦地形 (形成开敞空间); -山谷地形 (闭合空间); -地形的高低变化可以有效地分隔限定空间 地形与土方工程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内容 地形的功能: 景观作用: 景观作用包括背景作用和造景作用两个方面,作为造园诸要 素的底界面,地形还承担了背景角色。 -草坪、树木、道路、建筑和小品形成地形上的一个个景点 。 -通过地形造型而创造出多样的 大地景观 艺术作品 工程作用: 地形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条件,使地形

3、具有较好的自 然排水条件。 -朝南坡向 -风的角度 -地表排水 凡园林建设必先通过土方工程对原地形进行改造,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 要。构成园林实体的四大要素为地形、水、植物、建筑及构筑物。地形 是四大要素之中的首要要素,也是其它诸要素的依托基础和底界面,是 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因此,地形的改造是园林工程中需要首先解 决的问题,也是决定整个园林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地形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地形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4、 地形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地形设计 地形与土方工程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内容 地形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建筑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建筑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建筑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景观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景观设计 地形的功能

5、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景观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景观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桥涵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桥涵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小品设计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绿化设计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绿化设计 地形的功能 骨架-空间-景观-工程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功能 工程设计 地形的表达方法有多种,常见见三种: 等高线

6、线法:等高线线是一组组垂直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象面, 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等高线线的性质质: 在同一条等高线线上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 每一条等高线线都是闭闭合的 等高线线的水平间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缓与陡(图图) 等高线线一般不相交和重叠,只在悬悬崖处处出现这现这 种情况 等高线线不能直穿横过过河谷、堤岸、道路等 不同地形地貌的表示方法: 沉床、盆地 谷地 山脊、山岭 坡地 平原 梯台、重丘及山丘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以某 个参照水平面 为依据,用一 组垂直间距相 等、平行于参 照

7、水平面的假 想面,与自然 地貌相切所得 到的交线在平 面上的投影。 给这组投影线 标注上数值, 便可用它在图 纸上表示地形 的高低陡缓、 峰峦位置、坡 谷走向及溪池 的深度等内容 。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等高距 是指在一个已知平面上任何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而 且等高距是一个常数。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的概念 两种等高线,一种是基本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常用细实线表示。另一种 是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一根,并标注高程,称为计曲线。 地形

8、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与陡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的性质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由于园界或图框 的限制,在图纸上不一定每根等高线都闭合, 但实际上它还是闭合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 假设园基地被沿园界或图框垂直下切,形成一 个地块,没有在图面上闭合的等高线,都沿着 被切割面闭合了。理解这一点对以后的土方计 算是有利的。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 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某些垂直于地平 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 合在一起。 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如疏则缓,

9、密则陡。 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横穿过河谷、堤岸和道路 等。由于以上地形单元或构筑物在高程上高出 或低陷于周围地面,所以等高线在接近低于地 面的河谷时转向上游延伸,而后穿越河床,再 向下游走出河谷;如遇高于地面的堤岸或路堤 时等高线则转向下方,横过堤顶再转向上方走 向另一侧。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 土方工程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方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和重叠,只在悬崖处出现这种情况 具体应用等高线法可以在设计中使陡坡变缓坡或缓坡改陡坡,也可以平垫沟谷、削平山 脊、平整场地等。因为在图纸上通过等高线间距的疏密来表示

10、地形的陡缓,在设计时, 如果高差不变,可用改变等高线间距L来减缓或增加地形的坡度。缩短等高线 间距使地形 坡度变陡;反之,坡度减缓。 1.土方工程 1.1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1.1.2 用设计等高线进行竖向设计 特点: 地面坡向变化情况的 表达比较直观,容易理 解; 设计工作量小,图纸 易于修改和变动,绘制 图纸的过程比较快。 X 对地形竖向变化的表 达比较粗略; X 在确定标高的时候要 有综合处理竖向关系的 工作经验。 适合于在园林地形设计 的初步方案阶段使用 重点高程坡向标注法 在平面地形图上,往往将图中某些特殊点(园路交叉 点、建筑物的转角基底地坪、园桥顶点、涵闸出口处等)用十字或圆点或

11、水 平三角标记符号v来标明高程,用细线小箭头来表示地形从高至低的排水方 向。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重点高程坡向标注法 土方工程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方法特点: 用设计等高线进行竖向设计 坡度: i = h / L i 坡度%, h 高差m, L 水平间距m 坡度标注法 对地形的描述还可以用坡度的方法表示。坡度即地形的 倾斜度,通过坡度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率说明坡度大小,坡向 采用指向下坡方向的箭头表示,坡度百分数应标注在箭头的短线上。 例如: 一斜坡在水平距离为4m内上升 1m,其坡度 i 应为: i=0.25l00=25 注意 坡度不应与角度的概念混淆 。这里

12、指的角度即坡面与水平面的 夹角。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坡度标注法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坡度标注法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坡度标注法 断面法 用许多断面表示原 有地形和设计地形 的状况的方法;便 于计算土方量。 断面法根据所取断 面的方向不同可分 为垂直断面法、等 高面法(水平断面法 )以及与水平面成一 定角度的成角断面 法。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断面法 模型法 用许多断面表 示原有地形和 设计地形的状 况的方法;便 于计算土方量 。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表达方法 模型法 地形的类型 地形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分类和评价

13、。对于园林造景来说,坡度乃是 涉及到地形的视觉和功能特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 以把地形分为平地、坡地、山地三大类。 平地 确切的描述是指园林地形中坡度小于4的较平坦用地。平地 对于任何种类的密集活动都是适用的。园林中,平地适于建造建筑,开 辟大面积水体,铺设广场、停车场、道路,建设游乐场,铺设草坪草地 ,建设苗圃等。因此,现代公共园林中必须设有一定比例的平地形以供 人流集散以及交通、游览需要。 一览无余的平地不加处理容易流于平淡。适当地对平地形挖低堆高 ,造成地形高低变化,可以创造出不同层次的园林空间。 平地径流速度慢,有利于保护地形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但也不利 于排水易积涝。

14、破坏土壤稳定,对植物的生长、建筑和道路的基础都不 利。因此,为排水需要,平地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类型 坡地 坡地指倾斜的地面,园林中可以结合坡地形进行改造,使地面产生明显 的起伏变化,增加园林艺术空间的生动性。 坡地地表径流速度快,不会产生积水,但是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 但同一坡度的坡面延伸过长,则容易产生滑坡现象,因此,地形起伏要 适度,坡长应适中。坡地按照其倾斜度的大小可以分为缓坡、中坡、陡 坡3种。 缓坡 坡度在410,适合于运动和非正规的活动,一般布置道路和建 筑基本不受地形限制。缓坡地可以修建为活动场地、草坪、疏林草地等 。缓坡地不宜开辟面积较大的水体

15、。 中坡 坡度在10 25,在这种地形中,建筑和道路的布置会受到限制 。垂直于等高线的道路要做成梯道,建筑一般要顺着等高线布置并结合 现状进行地形改造,且占地不宜过大。(图)水体布置,除溪流外不宜开 辟较大面积的水体。植物种植不受限制。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类型 坡地 陡坡 坡度在2550,陡坡的稳定性较差,易滑坡甚至塌方,因此,在 陡坡地段的地形改造一般要考虑加固措施,如建造护坡、挡墙等。 陡坡上布置较大规模建筑会受到很大限制,并且土方工程量很大。如 布置道路,一般要做成较陡的梯道;如要通车,则要顺应地形起伏做成 盘山道。陡坡地形更难设计较大面积水体,只能布置小型水池。陡坡地 上土层

16、较薄,水土流失严重,植物生根困难,因此陡坡地种植树木较困 难,如要对陡坡进行绿化可以先对地形进行改造,改造成小块平整土地 ,或在岩石缝隙中种植树木,必要时可以对岩石打眼处理,留出种植穴 并覆士种植。 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 地形的类型 地形的类型 山地 同坡地相比,山地的坡度在50以上。 山地根据坡度大小又可分为急 坡地和悬坡地两种。 急坡地 地面坡度为50l00, 悬坡地 是地面坡度在100以上的坡地。 由于山地尤其是石山地的坡度较大,因此在园林地形中往往能表现出奇 、险、雄等造景效果。 山地上不宜布置较大建筑,只能通过地形改造点缀亭、廊等小建筑。 山地上道路布置亦较困难,在急坡地上,车道只能曲折盘旋而上,浏 览道需做成高而陡的爬山磴道;而在悬坡地上,布置车道则极为困难, 爬山磴道边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