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2977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c-15 -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doc(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T/TPR/S/136 2004.6.23 貿易政策檢討 歐盟 秘書處報告 這份歐盟的貿易政策檢討報告由秘書處依其職則規定所撰寫的報告。依照貿易 政策檢討協定(Agreement establishing the Trade Policy Review Mechanism)規定, 秘書處設法釐清有關歐盟之貿易政策和措施。 若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 Messr. Richardo Barba(5088), Allen Dennis (6844), 或 Jacques Degbelo (5583)聯絡。 歐盟所提出之報告編號為 WT/TPR/G/136。 概要概要 1. 經濟環境經濟環境 歐元

2、區自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使用歐元為該區為一流通的貨幣,使得歐 盟內部經濟整合更進一步向前邁進。歐盟於 2004 年 5 月 1 日新加入 10 個成員 國(C-10):塞普勒斯、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 波蘭、斯洛伐克,以及斯洛維尼亞。由於這 10 個新成員的加入,歐盟的人口成 長了 20%,土地擴大 23%,且其 GDP 成長 5%。整體而言,此次歐盟的貿易政 策檢討報告包含了東擴前 15 個會員國(EC-15)的貿易政策和措施。 EC-15 的貨幣政策與歐元升值相結合,有助於通貨膨脹由 2001 年的 2.2%降 到 2003 的 2%。2002

3、年時,EC-15 的支票戶頭在 1998 年之後首次有盈餘的紀 錄(572 億歐元,相當於 GDP 的 0.7%),並且 2003 年有 497 億歐元的盈餘。這 部分是因為 EC-15 與其主要貿易夥伴之相相當不同的負成長(美國和亞洲則是需 求增加帶動進口成長),以及貿易差額上歐元升值的轉嫁效果(pass-through effects)的衰退。 歐盟的 GDP 成長率由 2000 年的 3.6%降到 2003 年的 0.8%,反映出生產力 成長持續減緩,組織死板,投資支出減少,以及私人消費減少的情況。經濟緩 慢成長歸因於失業率的增加(由 2001 年的 7.6%上升到 2003 年的 8.

4、1%。政府赤 字也因為一些會員國違反規範收支帳目(fiscal account)的穩定與成長協議 (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 SGP)使得盈餘減少而支出增加,因而由 2001 年的 1% 上升到 2003 年的 2.6%。由於老年人口增加,EC-15 長期公共財政的持續性與 因為某些會員國政府舉債高而顯得困難。 歐盟理事會在歐盟於 2003 年 6 月 25 日開始執行 2003-2005 的一般經濟政策 (Broad Economic Policy Guidelines, BEPG)中強調,最近的經濟情況顯示出,歐 盟應加速落實可以促使歐盟於 2010 年以前成為

5、最具競爭力且活躍的知識經濟體 之里斯本策略。由最近歐盟的貿易表現可以看出,歐盟的經濟將在未來幾個月 復甦。 2. 組織架構組織架構 自從歐盟上次於 2002 年 7 月的貿易政策檢討之後,歐盟依 2003 年 2 月 1 日 生效的尼斯條約,進行最重要的組織架構之變革。依據尼斯條約,歐盟進行了 服務貿易和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協商。 歐盟的貿易政策係透過多邊與優先的方法朝開放貿易制度的方向前進。在多 邊層面上,歐盟持續扮演著領導的角色,推動杜哈法展議程的進行,並且將最 新的最惠國待遇推及所有 WTO 會員國。整體而言,歐盟符合 WTO 通知的義務, 對其貿易制度之透明化有所貢獻。歐盟及其會員國亦是

6、WTO 技術合作之全球 信託基金之主要資助者。此外,歐盟也是一個經常透過爭端解決機制解決經貿 糾紛的經濟體,在檢討期間,歐盟提出 7 件爭端解決案子,也是 19 個案子(主 要對美國提出訴訟)的第三國。歐盟亦開始就東擴後歐盟關稅減讓的相關事項進 行協商工作。由於歐盟已與新加入之成員完成歐洲聯繫協定(Europe and Association Agreement)之協商,新會員也已採行歐規 (acquis communautaire), 強化了歐盟會員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歐盟目前已簽署 7 個優惠貿易協定(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PTAs),並且 尚有幾個

7、優惠貿易協定正在洽談中。在檢討期間,歐盟已與智利、埃及、約旦、 黎巴嫩簽署優惠貿易協定,並且與阿爾巴尼亞、敘利亞、南方共同市場、波斯 灣地區的國家、以及非洲、加勒比海及大洋洲國家集團在經濟關係協定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s)下進行優惠貿易協定的洽談。不過,歐盟的優 惠貿易協定已開放了工業產品的市場,並且有限度的開放農產品市場。而且, 一些優惠貿易協定也開放了一些次級服務業的市場。並且,歐盟的優惠貿易政 策也將貿易規則(即貿易防衛措施、標準和技術性法規),以及環境納入考量。 3. 貿易政策措施貿易政策措施 歐盟的最惠國關稅待遇自從上一次的貿易政策檢討之後一

8、直沒有改變,2004 年的平均適用稅率也穩定地維持在 6.5%。不過,其關稅制度,尤其是農產品, 仍相當複雜。適用於 46%農產品稅號的非從價稅構成了特定、混合以及入市價 (entry price)的關稅;就某些方面而言,這些關稅依據產品特性課徵,並且可能 隨季節而異。農產品課徵的稅額最高,乳漿和乳製品的從價稅可以高達 209.9%。由於歐盟對農產品的保護,歐盟的關稅的趨向由加工程序初期和半成 品的重稅,到最終成品的較低稅率的發展。此外,歐盟的出口補貼(大都是農業 的出口補貼)雖有減少,卻仍相當高。 歐盟目前正依其 2007 年關稅計畫,透過聯繫與資訊交換系統之實施,改善 其海關作業,以創造電

9、子化的海關環境。相同地,資訊科技系統被應用在改善 附加價值稅現行關稅的管理,使進口或歐盟境內生產的貨品是用相同的稅率。 在檢討期間,歐盟已採用行政法令,確保某些服務業的附加價值稅的徵收。 歐盟是使用貿易救濟措施的主要大國,在 2002-2003 年間,共發動了 27 件 反傾銷措施,4 件平衡稅措施,以及 3 件安全防衛調查。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技 術性法規已調和。符合性評估則由各會員國指定的機構負責進行,不過歐盟接 受某些產品的廠商自我聲明。此外,一些已開發國家藉由相互承認協議的簽定, 參與了歐盟的符合性評估活動。並且,歐盟亦參加了幾項技術性法規方面的技 術援助計畫。在食品安全方面,歐盟對於每一

10、層級的食品安全相當注重,因此 採取了歐盟整體性的防疫檢疫措施,部分措施也引起了爭議。 2004 年 5 月,歐盟通過政府採購程序合作改革的提議。此外,與競爭政策 相關之措施則包含了使歐盟競爭法管制系統(enforcement system)更為現代化的 立法改革、汽車業和航空運輸業的反競爭措施的發生率、阻止某些特定行業的 豁免,以及重新檢視合併方面的法規。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則著重於地理 標示以及農產品和食品的原產地要求,以及打擊仿冒品和隱私權上面。 4. 部門別的措施部門別的措施 歐盟持續朝市場取向的方向前進,並且降低對農業的支持,不斷地改革共同 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

11、ral Policy, CAP)。不過,農業的保護關稅平均仍在 10%,若是依照 WTO 農產品的定義計算,相當於 16.5%的關稅。再加上其境內 支持的採行,以及歐盟所簽定之優惠貿易協定對農產品貿易有限度開放等因素, 限制了外國的競爭部且使得部分產品有供給過剩的情況產生。 歐盟於 2003 年採取了一套新的共同漁業政策(Common Fisheries Policy, CFP), 該政策與原有的政策之不同處在於對漁業管理有長期的方法,社會經濟措施、 海域開放,以及資源取得等相關規定。和之前的共同漁業政策相較,新實施的 CFP 有幾項主要的變革:對漁業管理採取長遠的方法;新的船隊管理政策;社

12、會經濟措施;領海與資源的開放,以及股東可參與政策的決定。 歐盟是一個能源密集的經濟體,其能源自給率約 50%。新制定的法規架構下, 電能與天然氣市場更為自由化,且更有效率。 歐盟製造業的生產力成長情況持續的衰退,該產業也是一個主要獲得政府補 助的行業之一。歐盟正採取一套廣泛的計畫,期使該產業的生產力增加。加工 進口(division 3 of ISIC, revision 2)的關稅平均為 6.4%,但是有些加工食品的關 稅相對地高。 服務業對歐盟的實質 GDP 所得與就業貢獻最多。不過,該產業在創造單一 市場的進展卻落後於其他產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會員國的相關法規不同所 致。為此,歐盟就服

13、務業的幾個部門採取一些措施,藉以解決其結構性問題, 特別是金融服務業行動計畫(Financial Services Action Plan, FSAP)、通訊服務業 法規架構的改革,以及加強運輸動計畫(Action Plan for Transport)。歐盟將以服 務業進一步的開放作為中長期的改革目標。 5. 貿易政策與貿易伙伴貿易政策與貿易伙伴 歐盟對多邊貿易體制一直以來維持著承諾,並取積極的參與 PTAs。並且, 一直支持著杜哈發展議程的發展,也在幾項議題上提出提案。因此歐盟對於杜 哈發展議程的成功與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推手角色。 歐盟東擴使得歐洲內部的貿易關係更為緊密。東擴與歐盟的 PT

14、As 對其成為 一個更有競爭力的經濟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PTAs 的種類眾多,有著 不同的貿易自由化議程和貿易規則(包含原產地規則),使得歐盟的貿易體制更 為複雜。若是並未成為歐盟的優惠貿易伙伴或是結盟的進度有所延誤,則這些 國家的出口會因為待遇不同而有所損失。不過,歐盟理事會決定不從事優惠性 貿易談判則對其行政上的需求和談判資源有減輕壓力的作用。 歐盟雖然開放非農產品的市場,但是卻對農產品市場多有保護。歐盟是全球 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因此,進一步地簡化其貿易體制,即農業產品 的關稅架構;EC-25 的相關貿易法規的統合,以及持續地結構性改革對於促進 世界貿易,以及歐盟的資源分

15、配將有助益。 I.經濟環境經濟環境 (1)主要特徵主要特徵 歐盟原本的 15 個會員(EC-15)的領土總共為 320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為 3 億 8080 萬(表 I.1)。1法國是領土最大的國家,德國擁有最多的人口。相對地, 盧森堡則是領土最小,人口最少的會員國。2002 年 EC-15 的 GDP 為 9 兆 170 億歐元(占世界 GDP 的 26.7%)。其 2003 年每人平均所得為 24310 歐元(較世界 每人平均所得高 4 倍);在這當中,盧森堡的排名第一,丹麥和愛爾蘭則居於後。 表表 I.1 EC-15、歐元區和、歐元區和 C-10 之特定指標,之特定指標,2003 土

16、地土地人口人口 每人每人 GDP 佔總增值的比率佔總增值的比率 (百分比百分比) (000 km2) (百萬百萬)歐元歐元 PPSa 農獵漁木業農獵漁木業工業工業 b 服務業服務業 EC-15 3,154 380.8 24,310 24,3002.026.771.3 歐元區歐元區2,458 306.9 23,500 23,8002.326.970.8 奧地利84 8.1 27,670 26,9102.330.567.2 比利時31 10.4 25,620 25,8601.226.172.7 丹麥43 5.4 34,730 27,1902.125.172.8 芬蘭305 5.2 27,510 24,5003.429.966.7 法國544 59.9 25,170 25,1202.624.273.2 德國357 82.5 25,800 24,0501.128.670.3 希臘132 11.013,96017,9406.722.970.4 愛爾蘭70 4.033,71029,6003.240.556.3 義大利301 57.522,39023,9102.526.670.9 盧森堡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