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2890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消毒知识 讲座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邓金花 矿泉水消毒知识讲座 广东省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蔡建华 消毒工作的意义 医疗卫生 食品工业 日化行业 养殖与畜牧业 公众场所与家庭生活 咱们菌菌旅行社的特点就是:线 路多、速度快、不花钱。 消毒及其相关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 微生物,使其达到无传播感染水平上的处理过程。 消毒及其相关概念 灭菌(sterilization) 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 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处理过程。灭菌 是最彻底的消毒。 消毒及其相关概念 防腐(antisepsis)

2、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 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消毒及其相关概念 杀菌效果(germicidal effect,GE)和杀灭 率(killing rate,RT) GE用消毒后菌数比消毒前(或对照组)菌数减少的对 数值表示;RT用消毒过程中杀灭微生物的百分率表示 。 消毒的方法 物理方法: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及其它有 害微生物。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化学消毒剂。 消毒的方法 干热法(包括焚烧、灼烧、干烤):相对湿度在20% 以下的高热消毒; 湿热法(包括蒸煮、巴氏消毒、流动蒸汽消毒、压力蒸 汽灭菌):由空气

3、和水蒸气导热; 微波:波长11000mm的电磁波,频率为2450MHz 和915MHz两种; 红外线:波长0.771000um的电磁波;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275nm,最佳波长为253.7nm ; 物理方法 消毒的方法 电离辐射:辐射源包括60Co的射线、高能电子束射线 、X射线; 超声波:频率为20200kHz的声波; 纳米光催化:纳米半导体材料配合紫外线照射; 等离子体: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组成 的聚合体; 过滤吸附: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洁净消毒处理; 自然通风:利用风力稀释微生物浓度。 物理方法 化学消毒的主要特点 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 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

4、空气、水、人体和环境等均 可使用; 节约,一次性投资少; 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拭、喷雾、熏蒸以及与物 理因子协同等; 存在毒性、腐蚀性、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作用水平分) 高水平(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 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结核杆菌、亲水病毒、亲 脂病毒(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 ; 中水平(中效)消毒剂:除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外,可 杀灭其他各种微生物(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碘 消毒剂等) ; 低水平(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 亲脂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和亲水病毒( 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等) 。 化

5、学消毒剂的种类(按化学性质分) 醛类:甲醛、戊二醛等; 醇类:乙醇、异丙醇等; 酚类: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 ;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等;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氧化型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 酸等; 杂环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等; 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 ; 其他消毒剂:高锰酸钾、三氯生、乳酸、强氧化高电 位酸性水等。 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污染程度(种类、数量) 处理剂量(浓度、时间) 作用温度和相对湿度 pH值 有机物

6、 化学拮抗物质 理想消毒剂的标准 杀菌谱广,效果可靠,作用快速; 性能稳定,便于贮存和运输; 无毒无味,无刺激,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 易溶于水,不着色,易去除,不污染环境; 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 受有机物、酸碱和环境因素影响小; 使用浓度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消毒剂选择的原则 消毒剂的固有特性; 消毒对象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状态; 消毒对象的理化特性和使用价值 合格供方及供应商评价。 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 病毒等 ; 细菌繁殖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等 ;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

7、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 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 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 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常用消毒剂介绍 杀菌机理 消毒特性 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实际应用 使用安全 物化性质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依靠其氧化能力杀灭微生物, 大多可作为灭菌剂; 可分解为无毒成分,无残留毒性; 易分解,不稳定; 对物品有一定的漂白和腐蚀作用; 药液未分解前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或毒性; 臭氧、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 臭氧(Ozone,O3 ) 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 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 1840年德国科

8、学家舒贝因(Schonbein )在向幕尼黑科学院提出的报告里宣布发现 了臭氧。 1866年,臭氧开始用作消毒杀菌剂; 1870年,美国首次用臭氧去除城市下水道的 臭味和有害气体; 1906年,法国尼斯市建起世界上第一座臭氧 处理自来水厂; 1973年,国际臭氧协会(IOA)成立。 臭氧(Ozone,O3 )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常温高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很 容易分解成氧气; 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 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臭氧(Ozone,O3 ) 半衰期短,臭氧水溶液4 时半衰期为132min,10 时为128min,20 时为27min,3

9、0 时为6min;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3倍,比空气大20倍; 遵守亨利定律(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 ; 在空气中含量极低,分压也极低,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 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 态。 臭氧(Ozone,O3 ) 杀菌机理: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 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 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 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 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臭氧(Ozone,O3 ) 臭氧含量0.28ppm,30min可杀灭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 菌99.97%, 0.25ppm,15min可杀灭空

10、气中自然菌 91%; 臭氧气体对物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358mg/m3,作用5min,对物体表面的大肠杆菌可杀灭 99%,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98%; 臭氧的水溶液有良好杀菌作用,浓度为1.0mg/L的臭氧 水作用0.5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 100%。 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臭氧(Ozone,O3 ) 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真菌对臭氧的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强; 8.0mg/L的臭氧水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中的白色念 珠菌; 12.523mg/L的臭氧气体熏蒸,作用2030min,可 杀灭黑曲霉、桔青霉、桃色拟青霉、蜡叶枝孢霉等真菌。 臭氧(Ozone,O3

11、) 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 常温条件下,相对湿度70%,臭氧浓5.67mg/L, 作用60min,可杀灭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99.10%; 12mg/L的臭氧水作用20min,可杀灭水中枯草杆 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以上。 臭氧(Ozone,O3 ) 对病毒的杀灭作用 国内外近年研究证明,用56.7 mg/m3 的臭氧作用 20min可破坏HBsAg; 在血清中含臭氧4mg/L即可灭活其中的HIV; 0.250.38mg/L浓度的臭氧气体可完全灭活空气中 的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同时可灭活表面上的轮状病毒 和甲肝病毒。 臭氧(Ozone,O3 ) 对原虫的杀灭作用 臭氧对原虫及其卵囊有很

12、好的灭活作用; 研究表明,臭氧对病原性原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并且 其作用比氯强50100倍; 臭氧水能快速杀灭天然水中的兰氏贾第鞭毛虫、微小 隐孢子虫及其虫卵,用1 0mg/L臭氧作用5min,可以灭 活90%微小隐孢子虫卵。 臭氧(Ozone,O3 ) 应用 室内空气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水消毒(自来水、瓶装饮用水、医院 污水等) 果蔬、餐饮具消毒 臭氧(Ozone,O3 ) 影响臭氧消毒效果的因素 浓度 是决定臭氧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臭氧对微 生物的杀灭程度与其浓度有关,与接触时间关系不大, 对于病毒和细菌芽孢,当余臭氧浓度达不到灭活剂量时 ,延长时间也不能提高杀灭率; 湿度 当臭氧消毒空气时

13、,相对湿度较高,杀菌效 果较好,相对湿度小于35%时,即使臭氧浓度较高,对 空气中细菌的杀灭率也很低,臭氧对干燥表面的细菌较 难杀灭。 臭氧(Ozone,O3 ) 影响臭氧消毒效果的因素 温度 随着温度的增加,臭氧的杀菌作用增强, 但温度升高会使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反而会影 响消毒效果; 有机物 可显著减弱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臭氧消毒可因有机物对微生物的保护作用而达不到要 求的消毒效果。 臭氧(Ozone,O3 ) 臭氧的使用安全 臭氧的毒性主要来自对蛋白质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损伤 机体组织,吸入臭氧后,可引起呼吸加速、变浅、胸闷等症 状,进而脉搏加速、头痛,严重时可发生肺气肿,甚至

14、死亡 ,我国卫生部规定大气中臭氧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2 mg/m3 ; 人对空气中臭氧的可嗅知浓度为0.020.04mg/m3,动物试 验表明,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0.3mg/m3;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作用,可使橡胶和 塑料制品变脆变硬,加速老化,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使织 物漂白、褪色等。 臭氧(Ozone,O3 ) CJ/T 3028.1-1994 臭氧发生器 CJ/T 3028.2-1994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 产量、电耗的测量 GB/T 18202-2000 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 准 臭氧(Ozone,O3 ) 相关标准 早在1949年开始用于消毒,我国于20世纪60

15、年代合成 并投入生产,7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 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分子式C2H4O3 ,结构式 CH3-CO-O-OH ,分子量76.0518; 无色透明液体,呈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 发,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比重1.226,沸点110 ; 不稳定,可自然分解,稀释(加水分解)、遇热(热 分解、爆炸性分解)、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分解、催化分 解)、碱性物质和有机物可加速分解。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 杀菌机理 氧化作用 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进行氧化使细胞壁和细胞膜的 通透性发生改变,破坏细胞的内外物质交换,致微生物死亡; 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过氧乙酸分子进入细

16、菌体内,直接作用于酶系 统,干扰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酸性作用 过氧乙酸的强酸性可改变细胞内pH值,破坏细菌的正常 代谢作用配合和增加氧化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致细菌死亡。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 高效广谱、杀菌快速; 用途广泛(可用于浸泡、刷洗、擦拭、喷雾和熏蒸 等形式的消毒和灭菌,适宜对各种不怕腐蚀的物品的消 毒处理); 符合环保要求(不残留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 在低温下仍具有强大的杀菌效力。 消毒特性 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 过氧乙酸杀灭细菌繁殖体,需0.01%0.5% 溶液作用0.510min。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 对真菌的杀灭作用 从大多数实验结果来看,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的过氧 乙酸浓度,也能杀灭真菌; 1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min可杀灭白色念珠 菌,若用5000mg/L 浓度,在5min内可杀灭皮炎芽生菌 、粗球孢子菌、新生隐球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致病 性真菌。 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 ) 对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