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知识大全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12758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响知识大全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音响知识大全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音响知识大全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音响知识大全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音响知识大全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响知识大全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响知识大全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响知识大全范文 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今天小编整理了音响知识大全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

2、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 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

3、ONE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

4、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

5、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

6、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

7、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

8、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 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

9、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 解析力 这个名词最容最懂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的头发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解析力 其实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这就好像空间感也可合并入音场来讲一样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的解释因此我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读者们只要知道音响二十要之间彼此都有难以分割的关

10、系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如果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都能表现得很清楚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很好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那么有没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呢?当然有在极端爆棚时能将所有东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 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老外通常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不过台湾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对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容易了解基本上这二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释了 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也可以说是老外所说的动态对比也就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一般而言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对比强大的强弱对比与对比极小

11、的强弱对比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大声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们说它虽然大声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 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强弱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到底乐器的线条、形体要多大才算对?到底人声要一缕如链?还是要丰润有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理想主义者认为应该按实际乐团大小比例缩小放入家中聆听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

12、了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钢琴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钢琴掩没(现场音乐会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录音时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来说到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细小得不能再细小而不是我们在CD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强劲所以正确的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乐要作大小比例乐器如此人声亦然 其实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的问题而是因为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误解例如您的房间在100Hz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特别的大、特别有劲;

13、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所以在评写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时应该特别注意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 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我们常说这家俱的木头质感很好、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或这个大理石的质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了解所谓质感京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不过我们在此说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而是乐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因此当我们在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就意谓着它录得很像小提琴当我们说:钹的敲击质感很好也就是说它敲起来像真的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时说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谓质感也就是指传真度雷射唱盘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像 而形体感则更容易了解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那也是传真度的一种总之质感与形体感皆是传真与否的代名词至于空气感又呢?当我们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乐器时我们用的是某某乐器的质感很好可是当我们在形容管乐器时我们通常不用质感二字而用空气感也就是说吹气的感觉说得更清楚些空气感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而质感大部分是接触后刹那的感觉当然弦乐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它同时还有弦乐空气中产生的空气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