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0010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版1、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三、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

2、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二、本课时讲授内容: 1、了解作者: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2、【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明确】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

3、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课内探究:1

4、、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3)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

5、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2、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

6、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3、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4、感悟联想: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

7、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2000年第七期)) 四、课时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

8、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五、布置作业:1、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2、课后练习。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激情入境。( 略)二、课时复习、讲授内容: 1、走近作者李大钊 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

9、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2、课文背景: 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

10、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3、默写下列字词:逼狭崎岖阻抑险峻一泻万里奇趣横生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4、抓住关键词来看作者的行文思路: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 5、本文的各段段意: 一段内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二段内容: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三段内容: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四段内容: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

11、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五段内容:用扬子江、黄河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战斗风貌,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6、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理解内容,做好练习:1、 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明确】:包括两个方面: 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国运:处境艰难(帝国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怎样理解文中“雄健”的含义?【明确】:包括两个方面: 自然:浩

12、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明确】:雄健的精神: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 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4、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明确】“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

13、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 5、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二段语意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语意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 5、写作借鉴:1)文章的语言特点是:气势磅礴,铿铿有力。 2)语言运用的技巧:运用比喻说理。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14、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曲折回徊,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艰难的国运:“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4)比喻的作用:此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层层设喻,步步推理,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丰富了文字的含义和作品的意蕴。 5)作者的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 6、检测反馈 一、基础知识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逼狭()崎岖()()阻抑() 险(jn)_丛山(di)_岭浊流() 2指出下面文句中画线词语的比喻意。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1)长江大河比喻_ (2)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_ 3成语接龙。 回环曲折_ 4选词填空。 奇趣横生崎岖险路坦荡平原冒险的美趣 旅途上的征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