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00345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1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诗花相配喻人曹雪芹在红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红群芳开夜宴”中,用古诗诗与花相配,说说说说 它们们各比喻喻哪个女人:黛玉;宝钗钗;探春;李纨纨;湘云;袭袭人;麝月;香菱。A.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 B.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C.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 D.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E.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 F.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G.桃花桃红又是一年春 H.荼蘼花开到荼蘼花事了答案DFAEBGHC1.(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项是()(3分)A.人为为刀俎,我为鱼为鱼 肉 B.人皆可以为尧为尧 舜C.化干戈为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解析

2、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熟语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中的“借喻”的特点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借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题中,A项,“刀俎”和“鱼肉”同人所处的情境相似,所以是借喻。其余三项中的“尧舜”是用此词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干戈”和“玉帛”则分别以战争武器和友好物体指代战争与和平,“西施”以美女名指代心爱之女子。答案A2.(2015江苏卷)下列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拟手法的一项项是()(3分)A.东风东风 便试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处见 山影,小艇归时闻归时闻 草声。C.有情芍药药含春泪

3、,无力蔷蔷薇卧晓晓枝。D.唯有南风风旧相识识,偷偷开门户门户 又翻书书。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拟人。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运用比拟手法。答案B3.(2015天津卷)汉汉字是中华华文明的重要载载体,许许多汉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蕴。请请参照例句,任选选一

4、个字写一段话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示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仿写句式;二是仿写修辞;三是仿写内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答案(示例)“田”字形似方整的土地,“田”加“心”是“思念”的“思”。“田”在中华华文化中总总是与恬静、归隐归隐 、故土相联联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让让人怡然自乐乐,“耕种山田三四亩亩”则则引发发人们对们对 田园生活的向往。4.(2015山东卷)用排

5、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语意连贯连贯 ;不改变变原意。(4分)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改写后的各句在修辞、句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应注意语意的前后连贯通畅。答案(示例)如明镜镜,让让我映照容颜颜;似佳酿酿,助我激发诗发诗兴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龙蛇。5.(2014江苏卷)下列诗诗句与“墙头墙头 雨细细垂纤纤草”对对仗工整的一项项是()(3分)A.水面风风回聚落花

6、 B.数峰无语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过别 枝解析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偶。对偶,首先要注意词性相对。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答案A近两年,江苏苏卷没有单单独考查选查选 用、仿用、变换变换 句式,但是之前江苏苏卷曾多次进进行考查查,

7、20042007年考仿用句式,2008年考选选用句式,2012、2013年考语语言转换转换 ,2014、2015、2016年考了修辞。1.江苏苏卷在仿用、变换变换 句式、正确运用常见见的修辞手法题题上有何特点?主要题题型是什么?(1)江苏卷在句式题命题内容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往往选择当时的社会热点或与学生关联密切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祖国文化,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2)江苏卷仿用、变换句式题在命题形式上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而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则由主观题形式过渡到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2014年考查了对仗,2015年考查的是比拟,2016年考查的是借代。2.考查综查综 合性方面的特

8、点是什么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方面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经常综合考查,另一方面本考点也常常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其他考点综合考查。考点一选用句式句式的选选用,一般从陈陈述对对象一致、前后照应应、时时空连贯连贯的角度来考查查。除此之外,还还有句式一致、风风格情调调一致、语语意连贯连贯 、肯定否定的照应应等。高考对对句式选选用的考查查,通常是与句子衔衔接、连贯结连贯结 合在一起进进行的。我们们解题时题时 要根据语语意、情感和语语气连贯连贯 的需要来选择选择 相应应的句式。“选选用句式”即根据题题干的需要,恰当地选选用最能表情达意的句子。其能力要求指的是根据语语境需要来

9、选择选择 最恰当的句子的一种能力。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键是要符合语语境的需要。1.填入下面横线处线处 的语语句,衔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项是()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却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_。先做后讲A.情趣是基层层的生活经验经验 ,意象则则起于对对基层经验层经验 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则为对镜 自照B.情趣是起于对对基层经验层经验 的反省,意象则则是基层层的生活经验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则为对镜 自照C.情趣是基层层的生活经验经验 ,意象则则起于对对基层经验层经验 的反省。情趣如对镜对镜 自照,意象则为

10、则为 自我容貌D.情趣是起于对对基层经验层经验 的反省,意象则则是基层层的生活经验经验。情趣如对镜对镜 自照,意象则为则为 自我容貌解析 这一小段文字主要阐释情趣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情趣是先于意象的,是抽象的;意象是在情趣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的物化,是可以描绘的,是具象的。明确了这一点,再结合陈述对象的分承性来考虑,这样问题就解决了。答案A2.在文中横线线上填入下列语语句,衔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项是()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A.古城建在一块庞块庞 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远远远远 地就能

11、看出那拱形城门门的别别具一格B.一块庞块庞 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远远远远 地就能望见见那别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门C.一块庞块庞 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远远远远 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门的别别具一格D.古城建在一块庞块庞 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远远远远 地就能望见见那别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门解析 这是一道“选用句式”题,注重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横线处,从后句“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便知主语应是“古城”;横线处,从后句“上面镌刻着”便知分句的中心词应是“拱形城门”,据此选D项。答案D选用句式解题技巧1.解题要点2.解题方法思维建模依据语境和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

12、要求;依据中心和重点来选择句式;依据题干要求来选择句式。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依据题目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要依据语境,比较选项;主观题,要依据上下文,规范组织语言。3.选用句式的规则话题一致;风格情调一致;情理事理一致;句式结构一致;指代一致。1.从选选用句式的角度看,填入下面横线处线处 的句子,与上下文衔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走进这座商城,边走边看,_,真舍不得离去。即学即练A.各种各样样的春秋服装使我眼花缭缭乱B.使我眼花缭缭乱的是各种各样样的春秋服装C.各种各样样的春秋服装把我弄得眼花缭缭乱D.被各种各样样的春秋服装弄得眼花缭缭乱解析 这是一道“选用句式”题,注重考查“语言表

13、达的连贯”。整个语段的主语是“我”。如果选A项使动句式,主语中途变成了“服装”,语句结构混乱;如果选B项使动句式,句式成为“我使我”不合事理;如果选C项“把”字句子,主语中途变成了“服装”,结构混乱。只有选D项被动句式,前后主语一致,整个语段才连贯。答案D2.填入下面横线线上的句子,与前文衔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雨声渐渐地停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推开窗户一看,呀!乌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_。A.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这么一幅清美的图图画!B.真没想到有这这么一幅清美的图图画,竟出现现在苦雨孤灯之后呢!C.谁谁会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这么一幅清

14、美的图图画呢?D.谁谁会想到这这么一幅清美的图图画,会出现现在苦雨孤灯之后呢?解析从句式看,A、B两项是感叹句,用感叹句直接抒发了惊奇的情感;C、D两项是反问句,不妥,由原文应选A项。答案A3.填入下面横线线上的语语句,从连贯连贯 和句式的角度看,衔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项是()当人们摆脱了凡俗的喧嚣与诱惑,屏气凝神地阅读他的作品时,_,_,就会受到感动和启迪。A.便会感到心田得到了滋润润灵魂得到了净净化B.心田便得到了滋润润 灵魂得到了净净化C.便滋润润了心田 净净化了灵魂D.便会感到心田得到了滋润润 又净净化了灵魂解析B、C两项偷换主语,D项两个分句的句式不一致。答案A4.填入下面横线处线处 的

15、语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项是()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的友谊,_。意志之坚强、品格之纯洁、律己之严格、判断之公正,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身上。A.我对对她的人格的伟伟大愈来愈感到钦钦佩B.我对对她的人格愈来愈感到钦钦佩C.她的伟伟大的人格愈来愈使我感到钦钦佩D.她的人格的伟伟大愈来愈使我感到钦钦佩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式的选择和语言表达的连贯。答案B考点二仿用句式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规定的话题话题 (或情境),仿照给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写一个或一组组主旨统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话题 的新句子。这类试题这类试题 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应等内容,是近年来高考考查查的重点和难

16、难点。仿写句子的常见题见题 型一般分为为以下五种:命题题(话题话题 )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嵌入(填空)式仿写、续续写式仿写、对联对联 式仿写。由于命题题(话题话题 )式仿写,是其他仿写题题型的源头头和基础础,故在复习习安排时时,率先突破“命题题(话题话题 )式仿写”。命题题(话题话题 )式仿写,即给给出一个语语言材料作为为例句,以同一话题话题 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题内容(即话题话题 ),按例句格式进进行仿写。1.高中语语文教材中的许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发我们们的情思。请请从下列词语词语 中选择选择 一个作开头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话。要求:体现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

17、拟拟人和反问问的修辞手法。康桥边城雨巷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先做后讲解析 仿写时,除了看题目要求外,还要看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仿写不仅要追求“形似”,更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例句句式上运用了拟人、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突出了事物的特征,所以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点或意象来进行仿写,并使其在句式上、修辞上、风格上、语气上与例句保持一致。答案(示例)康桥桥,你的明净艳丽净艳丽 ,你的温婉灵动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唤醒了我生命的觉觉悟吗吗?2.(2017南京适应性考试)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为话题 ,写几个比喻

18、喻句,并形成排比。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解析 本题把修辞和仿写结合起来考查,注意四点:内容贴切,语言通顺,形成排比,三种身份程度依次递减。答案(示例)机遇对对于英才是一辆辆便乘车车,对对于智者是一条捷径,对对于愚者是一缕过缕过 眼烟云。命题(话题)式仿写2标准和5角度在明确“2标准5角度”之前,首要的还是先审题,因为有的题目要求已经把仿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等明确出来了。因此审题是仿句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在仔细审题之后,在仿写时要注意严格按照下面所讲到的“2标准5角度”。思维建模标准一:确保“形似”角度1:审句式定仿写框架审视例句(被仿句)的结构特

19、点,提炼出句式框架,确定仿写可“套用”的部分。特别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及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或对举关系,冒号有时表示分句间是总分(分总)关系等等。如第1题的基本结构:(话题),你的,你的,你的,不正好吗?如第2题的基本结构:机遇对于是,对于是,对于是。上面的结构是仿句时的框架套子,是仿句时无需改动的部分。角度2:审技巧定仿写手法审视例句(被仿句)所用的表达技巧,特别是修辞手法。在审视修辞手法时要注意题干中明确的要求,如第2题比喻、排比。有的修辞手法往往还有小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究竟是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如第2题仅是比喻修辞还不够,因为例句是运用了暗喻的

20、修辞手法,仿写时必须是暗喻。角度3:审用词定仿写语言审用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用词类型,是两字词语,还是四字词语;是动宾结构,还是偏正结构。二是审用词风格,是含蓄,还是直白;是典雅,还是朴实;等等。如第1题“雄奇伟岸”“大气磅礴”“壮丽多姿”均是四字词语,用词大气。标准二:确保“意谐”角度4:审话题定仿写中心由于命题(话题)式仿写已经确定了话题,故审话题,重在思考话题的内涵,发散思维,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寻找与话题有关的词语、句子等相关材料,并将其以话题为中心做初步的组合嫁接。角度5:审情感定仿写基调在审查例句时,要关注例句的感情基调,是忧伤沉重,还是喜悦明快等。仿句要尽

21、量与例句保持一致,这样比较保险。如第1题其基调就是激情四溢、意气风发。当然,也并非说命题(话题)式仿写仿句一定要与例句的感情基调一致,毕竟话题变换了,内容的变化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仍以第1题为例,若选择“康桥、边城、雨巷、蜀道”,只要表达的情思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两者相协调,就完全可以。最后,以第2题为例,完整地展示命题(话题)式仿写的“2标准5角度”:说明:1.方框表示“仿写框架”,是仿写时可套用不动的地方;括号表示“仿写内容”,是需要合理仿写填充的。2.对象甲乙丙以及喻体ABC是程度依次递减;注意对象甲与喻体A、对象乙与喻体B、对象丙与喻体C之间的比喻应合理。对象甲乙是正面的,对象丙是反

22、面的。喻体A是三字词语,喻体B是两字词语,喻体C是四字词语。3.“量词”不能重复。以下是某中学庆庆祝教师节师节 文艺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词。仿照画线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处补 写相应应的语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语意相关。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学生乙:_。即学即练解析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其主旨、情感、语意一致,都是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感谢。“形似”则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答案(示例一)用汗水浇浇灌希望,孜孜不倦诗词诗词 歌赋赋,颂颂不完您带带来的感

23、动动(示例二)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赤橙黄绿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自由(开放)式仿写是给给出一个语语言材料作为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发挥 ),句式依照例句而进进行的仿写。(2014重庆卷)仿照示例,自选话题选话题 ,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别词语 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仿句:_,_,_;_。先做后讲解析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等。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

24、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答案(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样 如果第一处处地基打不好后面的地基就不稳稳固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自由(开放)式仿写3原则1.审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话题2.要做到修辞与例句完全一致3.句式、字数等与例句保持一致思维建模考生解题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这样写起来才有话可说。考生应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工夫,力求使所写内容新颖独特,讲究文采,以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选话题 ,另写一句话话,要求使用比喻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

25、而不张扬。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句式仿写等能力。仿写时首先要注意与例句的“犹如,却无,而不”的格式保持一致;其次,例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句修辞要与之保持一致;最后,要注意意境保持一致。答案(示例)坚坚毅犹如青松,夏季迎灿烂灿烂 阳光却无轻轻浮,冬季遇皑皑皑皑 白雪而不屈服。即学即练续续写式仿写题题一般要求为为: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按照要求续续写句子。要求:运用比喻喻修辞手法;“回忆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对比;语语意连贯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希望_;回忆_,希望_。

26、先做后讲解析 题干明确要求使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要精心选择可以对比的意象,做到句式协调,语意连贯。答案(回忆忆)毕毕竟是秋日的缤纷缤纷 落叶(希望)才是枝头头的盎然春意(回忆忆)毕毕竟是扬尘远扬尘远 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续写式仿写4步骤步骤一:结合语境,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语法知识。如上题就明确了修辞运用的要求。步骤二:找出母句以及母句框架。如上题的母句框架是“回忆毕竟是,希望才是”。步骤三:揣摩句中所阐述的意义,即悟透所给例句的意义,使仿写的句子和原句话题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前后呼应,整体协调。如上题“回忆”和“希望”是正反对比。步骤四:联想、想象,组织成句。思维

27、建模仿照下面的诗诗歌,为这为这 首诗诗歌再续续写一节节。墨香即学即练你香醇如酒我沉醉不归屈原的傲文天祥的骨都在你的浓郁香味中气贯长虹答案(示例)你潇洒如诗我深情吟诵苏轼的豪辛弃疾的放都在你的激越韵律中穿越时空写对联对联 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变换 或句子排序等题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综合考查查考生的修辞知识识及简简明、连贯连贯 、得体的语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对联时贴 近生活,贴贴近时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说说,对联题对联题 是一类类以综综合知识识考查为查为 重点并侧侧重能力的典型试题试题。补补写下列有关节节日的两副对联对联 。注意:内

28、容与节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虑平仄。(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解析题干要求拟写特定节日的对联,即要求写出给定上(下)联的对偶句,考生要注意以下要求:有节日特点;与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句意相近或相对。答案(1)端午下联联:闻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中秋上联联:清风风一缕缕拂丹桂先做后讲对联式仿写要求1.字数相等思维建模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如果字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请看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老师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很明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11字。2.词性相同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不仅

29、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而且最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如此等等。如下面的对联:“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很显然“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3.结构相称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对称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下面对联的结构就非常对称:“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显然,“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花甲重逢”和“古稀

30、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4.内容相应这是指上下联不仅意义要相关联,而且所涉及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常见的是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此外,上下联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犯了对联的大忌。比如“科学能致富,诚信能纳财”就犯了对联的大忌,因为上下联都有“能”字。还有就是意思不能雷同,如下面对联的意思就有些重复:“春晖盈大地,朝霞满山川。”贴对联或有关对联的排序时,注意仄(三、四声)起平(一、二声)收。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

31、中,如行画中。请请根据这这些语语言材料,运用对对偶知识对识对 出下联联。上联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联:_解析上联表现了春天湖中行船的惬意,下联则可赞美秋天人在山中游玩的美好。答案秋山人似画中游即学即练考点三变换句式变换变换 句式就是能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准确改成适应语应语 境要求的句子。变换变换 句式有两个原则则:一是必须须服从表达效果的需要,二是不可改变变句子的原意。它考查查的类类型较较多,综观历综观历 年高考题题,经经常考的有长长短句互换换、句子重组组、整散句变换变换 、语语体的变换变换 等4大题题型。长长句是使用词语词语 多、形体长长、结结构复杂杂的单单句,它只有一套句子成分

32、。长句的特点:表意严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细致。短句是使用词语词语 少、形体短、结结构简单简单 的单单句。短句的特点:表意灵活,简洁简洁 明快,节节奏感强。(一)长句变短句把下面这这个长长句改写成几个较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变语 序、增删删词语词语 ,但不得改变变原意。先做后讲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答案 (示例)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

33、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长句变短句3步骤第一步:提取长句主干,让其作为一个短句要准确把握句子的原意,在变换前认真分析句子的构成元素,分清主次,提取主要信息,作为句子的主干句。如上题可先提取出主干句“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思维建模第二步:拆修饰成分,让其作为短句长句变短句要“拆分”,句子的结构特点不同,“拆分”方法不同:方法一:剥离法把中心语的并列修饰成分分开,分别与句中联系它们的共同成分组合,形成几个并列的分句。如上题可以运用“剥离法”,把中心语的并列修饰成分分开,形成几个并列的分句。即“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

34、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方法二:分述法把中心语的附加成分抽出来,采用列举的形式,使之单独成句。方法三:称代法如果主谓短语或者复句形式充当主语或宾语,就把它们独立成为分句,在另一个分句中用代词来复指它们。方法四:反复法对一些长句中的复杂短语,可以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出现,将复杂短语拆分成几个分句。方法五:解说法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语是解说或总分关系,可以把此句变成一个解说复句。第三步:润饰答案,验证语意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所谓润饰答案,是指对大致变换出来的句子从语意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检

35、查。句式的变换不同于句式仿写,它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义。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这是句式变换的原则。句式变换以后语意改变了,那么这种变换肯定是不对的。变换的目的是使表达更准确、更充分、更恰当。如果变换后的句子读起来不够通畅,就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地增添一些词语,使整个句子连贯流畅。(2017镇江模考)把下面这这个长长句改写成几个较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变语 序,增删词语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变原意。即学即练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

36、的了解。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是将长句变短句的能力。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是仅改变其形式,而绝不能改变句子的内容。答案(示例)巴黎之行让让我对对法国作家和诗诗人维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权保护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创作者的著作权权保护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护文学艺术艺术 作品著作权权的国际际公约约伯尔尼公约约的制定。(二)短句变长句(2017无锡调研)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为一个长单长单 句。可调调整语语序,适当增删词语删词语 ,不能改变变原意。隋唐是我国造墨业空前兴盛的时代。当时的墨工讲究造墨的技法、注重墨块的造型、镌刻墨的题识。

37、这都推动墨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先做后讲解析 本题要求将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长单句。解答这类题,通常我们需要先在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句子,作为主干句。此题中,我们可以将句子的主干确定为“隋唐时代的墨工推动着墨的发展”。然后将其他的句子变换成修饰成分,添加进这个主干句里面,从而使之成为一个长单句。答案我国造墨业业空前兴兴盛的隋唐时时代的墨工对对于造墨技法的讲讲究、墨块块造型的注重、墨的题识题识 的镌镌刻都推动动着墨向着艺术艺术化的方向发发展。短句变长句3步骤其方法与将长句变为短句的方法相反,一般遵循如下步骤:第一步: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把其共有的部分作为长句的主干;第二步:把几个短句中的其他

38、内容变为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或把短句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的修饰成分合并在一起与中心语搭配;第三步:删去不需要的成分。思维建模请请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组合成一个长单长单 句。教育技术是一种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它根据这个基础确定目标。解析在这几个短句中,我们发现有代词“它”和“这个”,其中“它”指代的是句中的“教育技术”,“这个基础”指的是句中的“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弄清楚代词指代的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用置换法将这几个短句变为一个长单句。答案 教育技术术是一种以对对人类类学习习和传传播进进行的研究为为基础础,并由此确定目标标的系统统方法。即学即

39、练句子重组组就是根据题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结构,改变陈变陈 述的对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这这种方式与单纯语单纯语 法方面的变换变换 相比,变变化要大一些,难难度也要大一些,但却是近年高考常见见的题题型。将下面一句话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议”为为开头头的单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词语 ,但不能改变变原意。先做后讲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解析 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重新确定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这些是该类题目考查的特点。考生在解答

40、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要相应地变换原句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答案 (示例)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之其英勇行为受到过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句子重组4步骤句子重组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如“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思维建模第二步: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句式特点、分句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特点等。如原句

41、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原句表结果的分句的宾语。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若搞不清原句的层次因果关系,很难重组得好。第三步:根据重组的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如把原来的句式改为“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第四步:检验重组后的句子,看是否改变了原意,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以“小说说”为为主语语,重组组下面这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删词语 。即学即练在彷徨和幻灭的书前,鲁迅和茅盾不约而同地录下了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这并非偶然,因为他们都力图通过自己的小说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答案 (示例)小说是鲁迅和茅盾对社会

42、、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的一种依托,所以,在彷徨和幻灭的书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录下了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并非偶然。结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组句子叫整句。整句节节奏鲜鲜明、音韵和谐谐、易于上口、语势语势 强烈;相反,结结构不整齐齐、各式各样样的句子交错错运用的一组组句子叫散句。散句富于变变化、错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面广。整句主要有排比句、对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有长长句短句交错错、非排比句、非对对偶句等。1.(2017南通四校联考)将下面语语段中画线线部分的句子改写为为句式整齐齐的排比句。要求:可以更换词语换词语 ,不得改变变原意。先做后讲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痕,无一例外,他首

43、先在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答案 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海,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解析 本题题干是一排比句,找出其中

44、重复使用的词语“为了”,提取“公因式”。答案 为为了充分发挥发挥 群众的积积极性和创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更好地支援农业农业 ,我们们必须坚须坚 决贯彻这贯彻这 一指示。整散句互换需要注意3点第一点: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用词散句改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修整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如第2题答题时要去掉重复使用的词语“为了”。第二点:注意句式特点,注意题干要求如要求变成排比句的,原句中一定要含有并列结构的成分。第三点:不要改变句子原意,要尽量避免增删词语。思维建模调调整下面语语段中画线线的句子,使整个语语段合乎逻辑逻辑

45、、表达和谐谐一致。即学即练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答案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语语体的变换变换 指口语语语语 体和书书面语语体的变换变换 。口语语和书书面语语因为为使用的范畴不同而呈现现出不同的特

46、点。书书面语语多用长长句,结结构较较复杂杂,关联词语联词语 用得较较多,有时时用一些文言句式,显显得严谨严谨 、周密。口语语句式较较短,结结构简单简单 ,少用关联词联词 ,显显得活泼泼、自然。1.(2013江苏卷)请请以平实实的语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过15个字。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先做后讲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2.假如你是广播电电台少儿栏栏目的主持人,请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线部分。不得改变变原意。不超过过80个字。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

47、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答案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语体变换的方法技巧1.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方法思维建模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关键在于准确而全面地甄选需要转换语体的词句,按照题目要求,结合语体特点,做出恰当而合理的转换。以第1题为例。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即“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中的“少儿听众”是关键点,适合“少儿听众”的内容必须具有口语色彩。第二步:找出画线句中书面语色彩

48、较浓、不适合少儿听众的词语。如“潺潺流过”“清晰可见”“长髯老者”“清瘦”“炯炯有神”等。第三步:把找出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语转化为口语色彩的适于少儿听众的语句。如“潺潺流过”改为“哗哗啦啦地流着”,“长髯老者”改为“老爷爷,胡子长长的”等。2.质朴平实与生动形象语言之间的转换方法质朴的语言变为生动的语言,关键在于词语、修辞和句式的运用,恰当运用了修饰词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或表达效果更佳的句式(如整散句、长短句和变式句等),语言就生动形象起来;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关键要把握语段中的手法,结合语境理解其实质含意。以第2题为例。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即“以平实的语言

49、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第二步:结合语境,把握所用手法,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联系“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理解长者所打比方的本意,“穿上一双鞋子”指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改变环境(世界)。第三步: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含意。1.(2017南通调研)少儿广播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动活泼泼。下面一段文字用作少儿广播稿时时,有些词语词语 需要修改,请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有头驴子披着狮子皮四处游荡,恐吓那些弱小无知的动物。他看见了狐狸,也想去恐吓一下。狐狸正巧以前就听到过他的叫声,便对驴子说:“倘若不是以前听过你的叫声,我也被你吓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看起来挺神气,然而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

50、即学即练解析 原材料语言较为书面化,要求改为用于少儿广播的广播稿,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体改写方法是把较书面化的词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短语或句子。答案(示例)“四处处游荡荡”改为为“到处处走来走去”;“恐吓”改为为“吓唬唬”;“倘若”改为为“如果”;“原形毕毕露”改为为“露出了本来样样子”。2.请请以平实实的语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过30个字。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答案用正确思想充实学生心灵,能避免错误思想的滋生。考点四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运用题题在许许多省市的高考命

51、题题中大多是和仿写,语语言表达连贯连贯 、得体、准确、鲜鲜明、生动动等综综合在一起进进行考查查的,一般采用主观观表达题题的形式进进行,前几年的江苏苏卷也采用这这种形式。因为为在前面考点中已有涉及,本考点不再赘赘述。2014年和2015年江苏苏卷改变变主观题观题 的形式而采用客观选择观选择题题的形式对对修辞单单独进进行考查查,命题题材料为诗为诗 歌。2016年继续继续采用这这种命题题形式,在复习时习时 考生既要重视诗视诗 歌,也要注意把握常见见的修辞在诗诗歌和其他语语句中的运用。本考点将重点讲讲解此类题类题 目。1.(2017江苏苏州市高三期中调研)下列语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喻手法的一项项是()

52、A.时间时间 它是一件衣服,换换换换 洗洗之中,不知不觉觉就穿小了。B.多只小虫都被淹没在老松树树下黄色的泪珠里。C.我们们的贫贫困地区,需要更多像姜仕坤这样这样 的“贴贴心人”。D.眼前的山水就像一幅工笔精细细、色彩柔和、清丽丽淡雅的长长卷。先做后讲解析 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应该注意,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有几种“像”字句就不是比喻句:表示同类比较的,表示举例的,表示猜测的,表示联想、想象的,表示说明的等。答案C2.(2017江苏江都中学高

53、三期中考前热身)对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释,不正确的一项项是()A.酒入豪肠肠,七分酿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啸成剑剑气,绣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用夸张张的修辞手法凸显显了诗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对盛唐诗诗歌的巨大影响。B.要论论中国人,必须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诓骗诓骗 ,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用比喻喻的修辞手法说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们的气节节、品质质。C.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爱幽怨、离愁别绪别绪 ,有的愤愤世嫉俗、忧忧国忧忧民。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举出来,读读起来酣畅畅淋漓。D.那一望无边挤边挤 得密密

54、层层层层 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铜墙铁墙铁 壁一样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监视 白洋淀的哨兵吧。用比喻喻、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对家乡乡的热爱热爱。解析 A项,这是余秋雨对李白的评价,李白嗜酒成性,有一腔侠气豪情,所以说酒入豪肠,李白一生诗作无数,但几首描写月光的诗句尤其有名,月亮自古就是寂寞的象征,“七分酿成了月光”可谓形象。李白有豪情,喜欢饮酒舞剑,自然酒入豪肠又有几分剑气,最后一句话“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对李白一生成就的评价,表现出李白的卓越的历史地位。故本项正确。B项,用“脂粉”比喻假象,用“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品质”,深入浅出说

55、明道理。故本项正确。C项,“有的,有的,有的”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是排比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此项正确。D项,“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句中没有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答案D一、明确高考考查的修辞方法思维建模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手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七种。1.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

56、似点。(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拟人,拟物。(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3.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

57、的事物的修辞手法。(2)种类。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具体代抽象,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部分代整体,材料代本体。(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2)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5.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58、2)种类。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3)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6.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2)种类。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反复(1)概念。反复就是

59、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段落。(2)种类。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二、区分几种易混的修辞方法1.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是: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即

60、时小练1.说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龙井”。( )有缺点的战战士终终究是战战士,完美的苍蝇苍蝇 也终终究不过过是苍蝇苍蝇。( )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我们们的时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锋。( )借代比喻喻借代、比喻喻借代2.对偶与对比(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即时小练2.说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的人骑骑在人民头头上:“呵,我

61、多伟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给人民当牛马马。( )华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现,鸿鸿篇巨制是情感铸铸就。( )横眉冷对对千夫指,俯首甘为为孺子牛。( )朱门门酒肉臭,路有冻冻死骨。( )对对比对对偶对对偶、对对比对对比3.比喻与比拟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

62、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即时小练3.说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设者。( )海啸发啸发 出狂野的怒吼,掀起滔天巨浪,将这这个太平洋岛岛国淹没在汪洋之中。( )独有英雄驱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罴。( )指导员讲导员讲 得真来劲劲儿,嘎子竖竖起耳朵朵听。( )比喻喻拟拟人比喻喻拟拟物4.对偶与对仗对偶与对仗有同有异。同的是都要求词性、结构的一致性。不同的是: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只在字数、结构上要求相同;对仗是律诗和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它不仅包含着对偶,更在声律上严格要求,如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在平仄上要求很严格,一句中平仄要相间,上

63、下句平仄要相对。因此,不能把对偶与对仗完全画等号。即时小练4.下列诗诗句中,对对仗最为为工整的一项项是()A.青鸟鸟不传传云外信,丁香空结结雨中愁。B.紫艳艳半开篱篱菊静,红红衣落尽渚莲莲愁。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归鹿门门。D.呼童烹鸡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牵人衣。答案A1.(2017江苏海门中学高三五月调研)下列诗诗句与“鱼鱼吹细细浪摇摇歌扇”对对仗工整的一项项是()A.水带带离声梦江南B.燕蹴飞飞花落舞筵 C.石鲸鳞鲸鳞 甲动动秋风风D.萤萤焰高低照暮空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与鱼吹细浪摇歌扇对仗工整的一项”,主要是针对对仗设题。A项,“水”是自然景物,而“鱼”是动物,对得不工

64、整。C项,“石鲸鳞甲”是偏正的结构,意思是“石鲸的鳞片”;而“鱼吹细浪”是主谓结构,结构上不对仗;D项,“萤焰高低”与“鱼吹细浪”的结构不一致。即学即练B2.(2017江苏苏州中学高三期中考试)下列歌词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项不同的一项项是()A.屋檐如悬悬崖/风铃风铃 如沧沧海/我等燕归归来(千里之外)B.幽幽岁岁月浮生来回/屏风风惹夕阳斜(花恋蝶)C.沧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记今朝(笑傲江湖)D.春风风修剪着长发长发 /彩蝶送来了发发卡(春姑娘的相思)解析A项,比喻;其他为比拟。 答案A如何区分对联和律诗中的对偶句对联对联 是由对对偶句发发展来的,严严格地说应说应 当是从

65、律诗诗中的联联句脱胎出来的,因此,它应应当具备备律诗诗的特点。那么如何区分对联对联 和律诗诗中的对对偶句呢?1.在内容方面,对联对联 要独立表意,就是所谓谓的“示意完美”;而律诗诗的对对偶句契合全诗诗表意即可。2.在格律方面,对联对联 除了不用考虑虑律诗诗的押韵问题问题 ,其他基本上与律诗诗中的对对偶句要求无异。当然,对联对联 的格律比律诗诗的要复杂杂,因为对联为对联 每句中可以有多个分句,因此涉及马马蹄韵等对联专对联专 有规则规则 。这这里说说的格律主要指字数、结结构、词词性和平仄相拗等基本规规律。3.在形式方面,对联对联 要比律诗对诗对 偶句灵活得多。常见见的律诗诗多为为五言或者七言,而对

66、联对联 每联联少到一个字,多到数百字均可。1.(2017江苏苏州市高三期中调研)请请从春节联欢节联欢 晚会的“世间间同春”对联对联 集锦锦中,挑出适合山东东与山西以及广东东与广西的语语句,并依次分别组别组 成上下联联,恰当的一项项是()水泽源流江河湖海金银铜铁铬镍铅锌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训练提升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也适当结合地域文化知识,期待同学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

67、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欢歌迎春:水泽源流江河湖海(青海)金银铜铁铬镍铅锌(甘肃);欢歌迎春: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海南)。答案B2.有一副春联联,上联联是“春满满神州苏苏万物”,请选请选 出最适合作为为下联联的一句()A.东风东风 彩笔绘绘三春 B.文昌艺艺苑谱谱千篇C.香随梅蕊送春来 D.福到门门庭喜气迎答案B3.下面是一副缅怀鲁缅怀鲁 迅的对联对联 ,依次填入空格处处的短语语,最恰当的一组组是()上联联:以赤热热心,_,_下联联:_ ,写沉痛书书,_作冷静语含慈母泪共知长翰有深期莫谓遗言犹讽刺A. B.C. D.答案B4.下列诗诗句与“蕊出穷穷谷春长长早”对对仗工整的一项项是()A.花开枝头头春已多 B.风风入寒寺花落迟迟C.鸟衔鸟衔 花落碧岩泉 D.晚凉净净天月也华华解析 可先分析能与“蕊出”相对的词,从“词性一致”的角度分析,只有“晚凉”不相对,故排除D项;再看“穷谷春长早”,“花落碧岩泉”与之不相对,故可排除C项;再看A项,“春”跟题目所给诗句中“春”的位置相同,故排除A项。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