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688428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阳五中2017级高二下春5月月考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据此可知,孔子A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 B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 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2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这段

2、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B封建宗法制被破坏C儒学影响史书撰写 D天文观测水平较高3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A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 B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C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 D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4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

3、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人地矛盾突出C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运税制度改革5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 等。这一情况的出现A拓宽了当时士人的视野 B实现了传统科技的转型C开启了中西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6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早

4、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7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8.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

5、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9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10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这说明A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 D俄

6、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11.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12.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

7、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1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14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

8、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15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161927年8月,毛泽东曾对瞿秋白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这表明A第一次国共合作处在破裂的边缘 B革命重心转移促进了红色政权巩固C毛泽东开创了中国革命

9、的新道路 D毛泽东倾向于在农村开展革命运动17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18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积

10、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19.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20.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推动

11、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2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2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

12、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23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了 A苏轼关心百姓疾苦 B三国演义盛行当时 C宋代市井生活丰富 D尊刘贬曹观念深人民心24.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

13、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第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2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漸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材料二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