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88289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张广中 2012年12月10日 新疆&amp;amp;#183;和田 正确掌握外用治疗原则 ?皮肤病变位于体表,外用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 手段。 ?皮肤科医生应该熟悉各种外用药物的基本成分、 外用药的种类、外用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以及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从而正确使用 外用药物,取得理想的疗效。 ?根据皮肤病的病因、皮损特点选择外用药物及其 剂型是达到成功治疗的关键。 外用药物的类别和性能 ?外用基质主要按粉、液体和油质的构

2、成分为单相 、双相和三相。 ?单相基质有其优点,但二相结合形成双相基质常 可获二种成分的性质,而三相比单相具备更多的 功能。 ?外用药剂型:粉剂、溶液、酊剂及醑剂、洗剂、 油剂、乳剂、软膏、糊膏、硬膏和凝胶等。 常用外用药物的性能分类 ?外用皮质激素制剂和非皮质激素制剂 ?糖皮质激素按抗炎作用的强弱分为弱、中、强、 超强效几类。 ?糖皮质激素大多为软膏和霜膏剂型,少数为溶液 或硬膏剂型。 ?外用药物还要考虑基质和药物浓度。 其它外用非皮质激素制剂 ?多具特殊结构和用途,仅用于治疗某类皮肤病。 ?主要包括:皮肤抗感染药、皮肤清洁剂和消毒防 腐剂、皮炎湿疹用药、银屑病用药、痤疮与酒渣 鼻用药、白癜

3、风与黄褐斑用药以及止汗剂、避光 剂和防晒剂等。 ?某些药物是新开发或发现新功能的药物,还在不 断开发皮肤病的辅助治疗用药。 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疾病种类选择 首先根据病因选择药物 病因不明者则根据病变 性质选择药物。 如感染性皮肤病选择 抗菌素或抗真菌药物;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选 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糖皮 质激素的抗炎性药物。 ?根据疾病的病期选择 对急性炎症性皮损,应 以缓和治疗开始,待皮 损缓解或亚急性或慢性 期皮损,则使用相对较 强力的药物和剂型。 根据病期及皮损性质选择外用药物的剂型 病期 皮损特点剂型 急性1、红斑、丘疹、丘疱疹而无糜 烂、渗出 2、水疱、糜烂、渗出 粉剂、洗剂、溶液湿

4、敷 溶液湿敷,油剂 亚急 性 1、有少许渗出 2、无渗出 糊膏,油剂 乳膏,软膏, 凝胶剂 慢性1、泛发慢性皮损 2、限局性肥厚皮损 3、单纯瘙痒而无原发皮损 乳膏,软膏,醑剂 硬膏,软膏,乳膏, 凝胶剂, 涂 膜剂 醑剂,洗剂,乳膏,搽剂 外用药物注意事项(1) ?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 如湿敷的方法;软膏、乳膏外用后应多加揉擦;对 限局的苔藓化肥厚皮损可采用封包疗法,以促进药 物吸收,提高疗效。 ?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有刺激性的药物应从低浓度 开始逐渐递增,如维A酸类制剂,应从低浓度、小 面积开始,逐步递增至高浓度、大范围。 外用药物注意事项(2) ?注意患者年龄、性

5、别、皮损部位:儿童不宜 使用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皮肤皱折及黏 膜部位不应使用高浓度、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外用药部位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药就诊。 ?适当的用量:乳膏及软膏在身体各部位一周 (每天用药二次)的最大用药量:面部:15 30g;双手:2550g;头皮:50100g ;四肢:100200g;躯干:400g;腹股沟 和外阴部:1525g。(糖皮质激素用量见后) 皮肤病的病因分类 ?感染性皮肤病: 病毒性、细菌性、真菌病、性传播疾病等; ?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皮炎、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天疱疮、类天疱疮、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皮

6、肤肿瘤 ?代谢性皮肤病 ?遗传性皮肤病 ?物理性皮肤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表-外用制剂的类别和性能 类别主要作用药名举例 清洁剂 清除皮损上的渗出物、鳞屑、结痂及残留药物等2%-4%硼酸液、0.9%生理盐水 消毒防腐剂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70%乙醇、碘伏、龙胆紫、过氧化氢 保护剂 具有润滑、收敛等作用,以保护皮肤,减少外来刺激滑石粉、氧化锌、植物油、炉甘石 止痒剂通过对皮肤表面的麻醉作用和清凉作用而减轻痒感、止痒3%-5%苯唑卡因、1.0%-2.0%樟脑、0.5%-2.0%薄 荷脑 抗菌剂 抑制或杀灭细菌。应选择不常内用、不易致敏的抗菌药物2%氯霉素、2%莫匹罗星、1%诺氟沙星、杆菌肽

7、和多粘菌素B 抗真菌剂 抑制或杀死真菌1%特比萘芬、3%-10%水杨酸、2%咪康唑、2%联 苯苄唑、1%环吡酮胺 抗病毒剂 抑制或中止病毒复制1%-2%阿昔洛韦、0.05%-0.1%碘苷、0.5%鬼臼毒 素、0.5%酞丁安 抗寄生虫剂 杀灭寄生虫如疥螨、虱子、蠕形螨等5%-10%硫磺、1%丙体六六六、50%百部酊、10% 优力肤 抗变态反应 有皮质激素及非皮质激素类性炎症剂1%-2%氢化可的松、0.05%-0.1%曲安奈德(去炎 松)、5%乙氧苯柳胺、5%多塞平 角质松解剂促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10%水杨酸、20%-40%尿素、0.025%-0.1%维甲酸 角质促成剂促进表皮正常角

8、化,使角质层恢复正常3%水杨酸、5%-10%黑豆馏油 收敛剂及止汗剂 能凝固蛋白质、减少创面渗出、收敛、消炎、抑制汗腺分泌5%醋酸铝、0.5%硫酸铜、0.3%硝酸银 腐蚀剂 有腐蚀作用,以去除肉芽组织及赘生物30%-50%三氯乙酸、纯硝酸银、纯石炭酸、5- 10%氢氧化钾 遮光剂 能减少紫外线进入表皮而具有防晒作用5%二氧化钛、10%氧化锌、5%-10%对氨基苯甲酸 脱色剂 能减轻色素沉着3%氢醌、20%壬二酸 外用药物的类别和性能 皮肤病的局部用药 ?抗感染药物 ?糖皮质激素制剂 ?辅助治疗润肤药、保湿药 外用抗细菌制剂(1) ?红霉素软膏(1%) ?莫匹罗星软膏(2%) ?夫西地酸乳膏、软

9、膏(2%) ?金霉素软膏(0.5%、1%) ?克林霉素溶液、凝胶、搽剂(1%) ?新霉素软膏(1%) ?杆菌肽软膏(8g含4000单位) 外用抗细菌制剂(2) ?复方新霉素软膏:新霉素/杆菌肽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硫酸多粘菌素B/硫酸新霉素/ 杆菌肽 ?磺胺嘧啶银乳膏、软膏、散剂、混悬液 ?磺胺嘧啶锌软膏、散剂 ?甲硝唑乳膏(1%)、凝胶(0.75%) ?鱼石脂油膏(10%) 外用抗细菌制剂(3) ?诺氟沙星软膏、乳膏(1%) ?环丙沙星乳膏、软膏(0.3%) ?氧氟沙星软膏(0.3%,0.5%凝胶) ?洛美沙星软膏、乳膏(0.5%) ?左氧氟沙星软膏或凝胶(0.3%) 注:抗菌强度由低至高

10、 局部抗菌治疗(1) ?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为减少耐药的发生,原则上外用 抗菌药物应不作系统用药; ?消毒防腐剂也可外用,如酒精、 双氧水、高锰酸钾、氯己定、聚 维酮碘等 ?一般连续使用不应超过10天。 局部抗菌治疗(2) ?注意不良反应 ?新霉素可能引起过敏,而且与其他氨基糖甙类 药物如庆大霉素有交叉敏感性 ?大面积使用应注意吸收后可能的系统毒性,如 庆大霉素、粘菌素类药物,多粘菌素吸收可引 起耳毒性或/和肾毒性,特别是在儿童、老人 以及有肾功能受损者 ?对于感染比较深在时,应选择系统用药 局部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选择进入皮肤内渗透率高的药物 ?选择在脓液中保持活性时间长的药物 ?选择过

11、敏反应发生率低的药物 ?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429.9mg/L 286.1 mg/L 145.4 mg/L 夫西地酸在皮肤内的浓度 108.9 mg/L epidermis dermis subcutaneous 外用抗真菌制剂(1) 咪唑类 ?克霉唑软膏、乳膏(13%)、溶液(1.5%) ?咪康唑乳膏、散剂、洗剂(2%) ?酮康唑乳膏、软膏、洗剂(2%) ?益康唑软膏、喷剂、溶液、霜剂(1%) ?噻康唑软膏(2%)、乳膏(1%)、甲溶液(28%) ?联苯苄唑乳膏、溶液、凝胶(1%) ?舍他康唑乳膏(2%) 外用抗真菌制剂(2) 吗啉类 ?阿莫罗芬乳膏(0.25%)、甲搽剂(5%) 硫脲类 ?

12、利拉萘酯乳膏(2%) 丙烯胺类丙烯胺类 ?萘替芬软膏、乳膏、凝胶、溶液、散剂(1%) ?特比萘芬乳膏、凝胶、溶液、散剂(1%) ?布替萘芬乳膏、溶液(1%) 外用抗真菌制剂(3) 多烯类 ?制霉菌素软膏、乳膏 ?两性霉素B软膏、乳膏、溶液(3%) 其它 ?环吡酮胺软膏(1%);甲擦剂(8%) ?二硫化硒洗剂(2.5%) ?氯碘羟喹乳膏(3%) 外用抗真菌制剂(4) 酸类 ?水杨酸软膏(5%、10%) ?复方水杨酸 :含水杨酸、苯甲酸、硼酸、 乳酸 ,以粉剂(15g/包)与溶液剂(6g/瓶 )分别包装 局部抗真菌治疗(1) ?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时,应避免封包 ?婴幼儿、体股癣患者宜选用温和药物 ?

13、角化过度型可联合应用角质剥脱剂 ?合并细菌感染,先控制细菌感染 ?合并湿疹化,抗过敏同时,抗真菌治疗 ?疗程:体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24周, 手足癣46周。 局部抗真菌治疗(2) ?炎症性皮肤真菌病,早期可选用复方制剂,由于 制剂中常含有中至强效糖皮质激素,因此不能用 于皮肤薄嫩处,更不能长期使用 ?对顽固、泛发、皮损波及毛囊、甲沟、甲板、新 生儿或并发系统感染者,可选用系统药物或联合 用药 局部抗真菌治疗(3) ?避免接触眼睛 ?如出现局部刺激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股癣患者勿穿紧身内裤或化纤内裤,宜穿棉织宽 松内裤 ?足癣患者洗浴后应将皮肤擦干,尤其是趾间;宜 穿棉纱袜,每日更换;鞋应

14、透气 ?可喷洒抗真菌粉剂于趾间、足、袜和鞋中,一日1 2次 外用抗病毒制剂 (1) ?阿昔洛韦乳膏(5%);软膏、凝胶(3%) ?喷昔洛韦乳膏(1%) ?膦甲酸钠乳膏(3%) ?酞丁安软膏(3%);搽剂(0.25%、0.5%、0.75%) 外用抗病毒制剂(2) ?咪喹莫特乳膏(5%) ?重组人干扰素-2b凝胶、喷雾剂(每10ml含100万 国际单位) ?氟尿嘧啶凝胶(2.5%、5%) ?鬼臼毒素溶液(0.5%) ?斑蝥素乳膏(25%) 疱疹病毒感染局部治疗 ?皮损无继发细菌感染时,早期外用抗病毒药物如 阿昔洛韦、喷昔洛韦制剂,24小时内使用可明显 缩短病程 ?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抗细菌药物

15、?皮损若有糜烂渗出时,应湿敷皮损 ?咪喹莫特、干扰素有一定预防复发作用 疣的局部治疗 ?多数疣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能自行消退,应避 免使用造成永久性瘢痕的疗法 ?局部可外用维A酸软膏、5-FU软膏、干扰素、咪 喹莫特乳膏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3个月 尖锐湿疣的治疗 ?外生殖器部位单个疣体直径5mm、疣体团块直 径10mm、疣体数目15个,可选择外用药治疗 ?男性尿道内和肛周,女性的前庭、尿道口、阴道 壁和子宫颈口的疣体,或男女两性的疣体大小和 数量均超过上述标准者,建议用物理方法治疗 ?物理疗法治疗后,体表尚有少量疣体残存时,可 再结合外用药物治疗 尖锐湿疣常用外用药物 ?0.5%鬼臼毒素溶液

16、:将药液涂于疣体上,2次/d ,连续3d为一个疗程。如果疣体未消退,在间隔 4d后再进行治疗,可连续用药三个疗程 ?2.5%5%5-FU凝胶:12次/d外用至疣体消退 ?5%咪喹莫特乳膏:入睡前使用,隔日1次,疗程可 达16周 ?干扰素:以较为快捷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后,可 外涂干扰素软膏,对亚临床感染的损害起治疗作 用,亦可起预防复发的作用 外用抗寄生虫制剂 ?升华硫软膏(5%, 10%) ?-六氯化苯(林旦)乳膏(1%) ?克罗米通乳膏、霜剂、洗剂(10%) ?丁香罗勒油乳膏 ?百部酊:百部40g, 75酒精160,酒浸百部,3天 后擦涂患处(510%的水煎液可浸泡衣服灭虱; 百部、紫草各20g,加凡士林100g配成软膏,每晚 涂肛周1次,治疗蛲虫病) 疥疮的治疗 ?10%(儿童5%)硫磺软膏外搽自颈部以下皮肤,每日1次, 连续3日,第4日洗澡更衣 ?1% -六氯化苯外搽自颈部以下皮肤,维持1224小时后 洗澡更衣,儿童及孕妇禁用 ?药物需涂抹自颈部以下皮肤,特别是皮肤皱褶部位,如手指 间和足趾间,腋、腹股沟、阴肛部,女性乳下、男性阴囊及 阴茎,还有远端甲下均需涂药 ?治疗后,虽然已无疥疮皮疹,亦不能查到疥螨,但仍感瘙痒 ,可外用克罗米通软&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