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5449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导案新版济南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新版)济南版 作者: 日期:2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重、难点) 2.举例说出动物在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中所起的作用。(重点)3.概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4.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捕获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初步确立生态学观点,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6.能够从自己的言行和身边的小事出发,形成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教法及学法指导:由于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微生物、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要让学生彻底理解动物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

2、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分析动物促进生物圈物质循环这一内容时,首先出示相关问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出示物质循环图片,以二氧化碳为例,进行分析交流、归纳总结。在学习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时,教师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展示多个资料,指导学生学会从资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和果实、美丽的大森林,音频资源:一个真实的故事,学生搜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森林 请大家谈谈这个大森林“美”在哪里?学生欣赏、体会动物与植物和谐之美。师: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美景可能将

3、不复存在,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生:会吗?(很惊奇的样子)师: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美国科普作家雷切尔.卡逊在作了大量有关杀虫剂破坏生态的调查后,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所描述的现象:(课件展示)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清晨早起,原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榆树正在死去,鸟儿也在死去。师:正是这本不同寻常的书,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醒了人们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那么动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聆听鸟儿的优美的歌声,观察动物运

4、动和捕食。用具体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随后提出,我们可能会在今后的某一天将不会看到这些动物,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从而顺利的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2、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 自主学习:动物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阅读教材100页,思考:(1) 动物是如何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动物获取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哪种生物?动物和植物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方式一样吗?(2) 动物是通过哪一种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物和植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方式一样吗?(3) 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动物的遗体及粪便被食腐生物分解,释放

5、出来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又被哪种生物利用了?(4) 以二氧化碳为例,谈谈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被释放到大气中,再次被植物利用的?假如有一天,动物消失了,对二氧化碳的循环有影响吗?(5)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动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2、 观察下图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解决 (1)动物通过取食绿色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有机物和能量。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2)动物和植物都可以在细胞内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释放出能量。 (3)二氧化碳和水被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无机盐被植物的根吸收。 (4)二氧化碳被释放的途径有: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

6、动物的呼吸作用释放,腐生生物分解植物的遗体释放,腐生生物分解动物遗体和粪便释放。假如动物消失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将不能顺利进行。植物将自生自灭,只有等到植物死亡才能被腐生生物分解,有机物才可以被分解产生无机物,物质循环缓慢;而且植物由于缺少了动物为它提供的光合作用的原料,特别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会减弱,进而影响物质的循环;甚至有些植物因为没有动物的帮助,无法繁衍而灭绝。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动物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件展示生物圈号。 “生物圈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I号而得此名。1991年9月26日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

7、生物圈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最终宣告失败。科学家分析失败的原因:第一,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水循环失调。第二、生物种内关系的失调。引进的主要是植物,而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导致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师:生物圈号实验的失败,进一步的证实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学生尝试进行总结归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得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和遗体及粪便的分解,又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加快和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教师板书:动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师过渡:没有植物,动物无法生存;那没有动物,植物是不是可以

8、很好的生活呢?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内容的处理上,教师首先设计一些层次性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剖析,层层深入;然后,教师进一步展示物质循环图,让学生有所抓手,能够更好地进行分析总结,更深入的理解。3、 分析资料,合作探究:动物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资料一】观察下图,并观看视频资料: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思考:动物与植物有什么关系?学生小组交流,激烈讨论后回答:生1:有些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生2:有些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生3:动物的运动,使动物的活动范围广,能将种子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生4:以上都能说明:动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繁衍生息。【资料二】渡渡鸟和大栌榄树 渡

9、渡鸟曾是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一种不会飞的大型鸟类,体重可达 23千克。由于荷兰人登陆毛里求斯岛后随意捕杀,渡渡鸟于1681年就灭绝了。随后,人们发现岛上的大栌榄树也渐渐稀少。到了20世纪 80年代,这种树只剩下13株了。 渡渡鸟灭绝 300年后的1981年,生态学家坦普尔测定这13株大颅榄树的年轮后发现,它们的树龄正好是300年。这个巧合引起了坦普尔很大的兴趣。一天,他找到了一只渡渡鸟的骨骸,伴有几颗栌榄树的果实。 他想,也许渡渡鸟与栌榄树种子的发芽能力有关。现在渡渡鸟是没有了,但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存在着的如吐绶鸡。于是,他让吐绶鸡吃下栌榄树的果实。几天后,从吐绶鸡的粪便中找到了栌榄树的

10、种子。这些种子外壳由于吐绶鸡嗉囊的研磨已不像原先那么坚厚了。坦普尔把这些经过吐绶鸡“处理”过的栌榄树种子种在苗圃里。 不久,居然绽出了绿油油的嫩芽。这,不就是在地球上停止萌发了300年的栌榄树的树苗吗。栌榄树的不育症被治好了,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处逢生。请你说说从渡渡鸟与大栌榄树的故事,你有哪些启示?生1:渡渡鸟与大栌榄树相依为命,相互依赖,构成了巧妙的生态关系。生2:鸟以果实为生,鸟又为树催生。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杀灭了渡渡鸟,实际上也就扼杀了大栌榄树的生机。生3:有些动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繁衍生息。师:通过以上两个资料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动物促进植物繁衍。生2:动物与植物之间存

11、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师过渡:动物与动物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出示资料三。【资料三】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20世纪 50年代,它一度被人们列为“四害”之一,遭受到严重捕杀。具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市在5天内就消灭麻雀68万6千172只,获雀卵26万5千968只。据各地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共捕杀麻雀2.1亿余只,可怜的麻雀所剩无几。 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有些地方人行道两侧的树木叶子几乎全部被害虫吃光。196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为麻雀平反。 后来随着捕杀行为的终止,麻雀的数量得以恢复,虫灾得到了有效

12、控制。现在,麻雀已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为什么上海等地树木发生严重虫灾?2、害虫、麻雀与树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3、你怎么看待麻雀,它是益鸟还是害鸟? 4、你认为能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为什么?举出其他实例来说明。5、从捕杀麻雀到保护麻雀,从麻雀与害虫数量的变化关系,可以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生1:害虫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大量繁殖,危害树木。生2:麻雀捕食害虫,害虫危害树木。麻雀减少,害虫就会增多,树木就会被危害,树木也会减少。麻雀与害虫、树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麻雀对维持害虫和树木的数量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3:麻雀虽然有时危害农作物,但也是许多害虫的

13、天敌,能大量捕食农业害虫,功还是大于过的。我们应辨证的看待动物,而且不要过多的干预他们,要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同时教师准备一个实例:人们为了保护北美驯鹿,大规模的捕杀草原上的狼,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草原被驯鹿破坏得很严重,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狼“请”了回来。生4:通过以上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如果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造成自然灾害。生5:说明了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动物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小结:通过以上三个资料可以看出:在自然界中,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

14、制约的关系,它们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在生物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板书:动物维持生物的生存与稳定。设计意图:将教材上的资料一,转换成图片和视频,知识变的更直观更形象,更易掌握。将资料二和资料三的内容进行进一步补充,让这个资料更加充实,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设计相关的问题,层层深入,逐步剖析,让学会更有深刻的理解。3、 课堂总结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些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有些动物还能够传播种子等,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维持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稳定作用。 每种生物都不仅仅是为人类而存在的,每种生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同样完美,都是这个星球上独具价值和天贼的,都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失去了动物,人类将面临像中生代的恐龙一样的命运。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永远都不要出现!让春天因为动物吵闹起来吧!板书设计: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资源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