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84789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五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8 / 8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北京五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第卷(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寥落悖谬屠戮蓼蓝未雨绸缪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诽谤行为必需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B.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十佳五十优保安员”颁奖典礼,该公司的60名保安员分别获得“十

2、佳”和“五十优”的佳奖。C.为了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学生们纷纷以考取各种形式的资格证书来增加就业法码,这样就在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考证热。D.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_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等因素有关。人们_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A奏效尚不但B奏效尚且不单C生效尚且不单D生效尚不但( )4下列各

3、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种种迹象表明仓库的火灾隐患已是不容忽视,但厂长偏偏不听劝告,以为区区小事不足为训,最终一场大火烧掉了百万元的财产。B.普通专科毕业生论学历不如本科毕业生,论技能不如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身份是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C.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得是“一锤子买卖”;而且法制观念也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D.学校规定,未经请假不能出校门,因擅自外出,放假后不按时归来或久假不归等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

4、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B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C. 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十一”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D“中国印”“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人耳目一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每小题3分)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5、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

6、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注:陂陁(p tu):不平的样子。褰(qin):卷起裤脚。(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委:归,付C子瞻杖策载酒杖:手杖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姑:暂且(

7、)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C往往留宿于山上D一旦大风雷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C以此居齐安三年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A陂陁蔓延,涧谷深密 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B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C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扫叶席草,酌酒相劳D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穷山之深,力

8、极而息( )10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C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趟过的水,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第卷(共120分)三、(20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穷

9、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_(2)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_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zhn)风:在水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1)简析王昌龄采莲曲中前两句的妙处。(4分) 答: (2)如果把这两首诗看作两幅“采莲图”,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姑娘,对其描写虽不尽相同,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4分

10、)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7分)(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 _,_。(旅夜书怀 杜甫)(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_,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推此志也,_。(司马迁屈原 列传)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每小题3分)(9分)在我们看来,小说总得有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话、寓言不用说了,即便是历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刹那的闪光,只有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学意味,因而只能说是孕育着小说的因素,不能把它们

11、径直地称为小说。同样,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少数有稍许细致的艺术描写之外,大都是简单粗略的“残丛小语”。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即便其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艺性,也只能算小说的雏形或嚆矢,也很难径直地称为小说。我们顶多可以把其中极少数故事称为“小说”,顶多只能说魏晋南北朝出现有极少数“粗陈梗概”的小说,不能把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说”。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称为“故事”是可以的,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 严格说来,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

12、能算小说的萌芽阶段。唐代的传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它由过去那样的随笔、杂记式的记录或简短零星的“残丛小语”,变成了篇幅较长的细致描绘、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相当完整的艺术结构。在人物刻画上,它由过去那样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刹那闪光,变成了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灵的描写。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以怪异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句话,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明代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谓“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造,不拘泥于事实的记录。鲁迅说:“小

13、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底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由萌芽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说因素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 注嚆(ho)矢:带响声的箭,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14作者说“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因为这些志怪、志人故事只能称作小说的雏形或嚆矢。 B因为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 C因为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还缺乏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写的人物也缺乏鲜明的性格。 D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