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3852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二生物遗传和变异(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 亲子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鸭生鸭” 变异: 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 思考: (1)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特点 (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假根 内。) 伞帽形状:圆形 扫帚形 伞藻颜色:绿色 黄色 遗传物质存在于哪儿呢? 观察: 细胞核 细 胞 核 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 2、通过对伞藻嫁接试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讨论: 结论: 控制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生物是由细 胞组

2、成的。在细 胞的细胞核中, 可以找到一种叫 染色体的结构 。 染色体是遗传 物质的主要载体 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 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是怎样存在的? 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 二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果蝇体细胞内 有对染色体 雌蝗虫体细胞内 有12对染色体 豌豆体细胞内 有7对染色体 玉米体细胞内 有10对染色体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不同. 分析: 结论: 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分析: 果蝇的4对染色体 人的23对染色体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形

3、态、数目、结构不同 结论: 通常情况下,染色体在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果蝇的4对染色体 人的23对染色体 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数目相同和 形态相似,结构不同。 雌果蝇雄果蝇 女人男人 分析: 结论: (1)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数目、形态和结构不同 。 (2)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数目相同,形态相似 ,结构不同。 结论: 组蛋白 染色质链 染色体 DNA分子 染色体上有控制性状的物质, 那么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蛋白质 DNA 染色体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 和 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控制性状的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 染色

4、体 DNA 蛋白质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含量稳定 变化较大 在细胞核里的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 和 DNA组成的。 但蛋白质的含量和 结构都不够稳定, 而且本身不能够进 行复制,因此不能 够充当遗传物质 。 单击画面继续 再想一想,蛋白 质能否作为遗传 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特点) 1.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2. 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4. 能够引起遗传的变异 3.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总结 DNA RNA 头部 尾部 DNA 蛋白质 T2噬菌体的模式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5、T2噬菌体是一种专 门寄生在大肠杆菌 体内的病毒; T2噬菌体侵染细 菌后,在自身遗传 物质的作用下,利 用细菌体内的物质 合成自身的组成成 分,大量增殖 DNA结构发现者: 沃森和克里克 DNA的结构在1953年由沃森和克里克确定 1、DNA的结构 DNA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DNA分子模型 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三、DNA分子 讨论: DNA分子 是一种 双螺旋 结构。 DNA分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染色体、DNA、基因 、 性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 双螺旋结构 DNA上有许多与遗传有关的片断,这些片断叫基因, 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即生物的不同

6、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 结论: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 细胞核内染色体 蛋白质 DNA DNA片段 基因 染色体 DNA基因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基因 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女男 22+XX22+XY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父亲母亲 精子卵细胞 受精卵 子女 (23 染色体)(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对 对 条条 对 对 产生 精子 产生 卵细胞 22+X 22+Y 22+X 22+X 22对+XY 22对+XY 22对+XX 22对+XX 22对

7、+XY 22对+XX 1、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2、人类的性别决定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 , 后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 ,一半来 自 , 染色体的传递是通过 的 传递来实现的。 少一半 父方 母方生殖细胞 1.性染色体:男性是 ,女性是 。 2.受精时,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 ,生男生 女的机会也是 。 均等的 均等的 XYXX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 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 一半 、基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 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 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性状: 生物体表现的形态、结构、 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 相对性状:

8、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单眼皮和双眼皮 舌能巻和不能巻 有耳垂和无耳垂 鸡的玫瑰与单冠 a A A和a代表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 等位基因有显性A和隐性a之分 性状 基因 AAAaaa 双眼皮双眼皮 单眼皮 a a A A aaAA a A a A a A a A 双眼皮 双眼皮 父母的 基因 生殖细胞 的 基因 子女可 能有的 基因 AaAa AA AAAaAaaa 双眼皮 aa 双眼皮双眼皮 单眼皮 父母的 基因 生殖细胞 的 基因 子女可能 有的 基因 性状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是成对的,控制 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 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性状: 由显性基因控制 隐性性状: 由隐

9、性基因控制 例如:一对决定单、双眼皮 的基因 a aa 双 眼 皮 双 眼 皮 单 眼 皮 当一对基因中有一个显 性基因时一般表现为: 显性性状 当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 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子女的基因 生殖细胞 可能基因 AaaA A aAa 父母的基因 AaAa aa AA 子女的性状 双 眼 皮 双 眼 皮 双 眼 皮 单 眼 皮 XYXX XYXYXXXX 性别遗传 50%50%50%50% 25%25%25%25% 结论: 生男生女的机率(或机会)是相 等的。但新生儿到底是男是女,主 要取决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母亲 的卵细胞相融合。 因此,那种认为孩子的性别 完全是由母亲决定的想法是不

10、 正确的。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变异的类型有哪两种?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分清两类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由基因组成改变引 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仅由环境引起 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 基因的不同使生物之间千差万别 同种(遗传物质相同)生物间容易 受环境影响而表现不同 生物表现出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 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 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就叫做基因突变。 思考: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呢? 一. 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如:棉花的短果枝,水稻的矮杆、糯性,果蝇 的白眼、残翅,家鸽羽毛的灰白色,人的色盲 、糖尿病、白化病、血友病等遗传病。 类型: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二. 随机发生。 生物体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生物体的各种细胞。 注意: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 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 三. 自然状态下, 突变率低 利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 四. 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 五. 突变是不定向的 注意:“不定向”仍然限定在某一种 性状范围内。如:颜色、性状等。 是什么因素导致基因突变?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遗传病 遗传病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 病,大多数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 白化病、红绿色盲等 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结婚大大提 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 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