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设计教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58867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观潮》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观潮》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观潮》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观潮》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潮》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设计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潮设计教案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观潮设计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观潮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

2、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 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按照初读研读赏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课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观潮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

3、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了解学生查阅资料情况并对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布置生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生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动手作记号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 2、交流展示自学情况:读文、识字、释词、质疑 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鼎沸:用来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可结合识字、释词环节随机指导部分生字的写法如:“罩、昂、贯、蒙”等字 多音字:风号

4、浪吼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顺序: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何处? (二)、文中关键的词(句、段) 关键段落:第二、三段 关键词语:“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 (三)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让学生读书思考: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何处?(读思之前先让生理解“奇”的意思) 2、生充分读书思考批注后交流 指名读出相关语段指导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概括深化理解: 教师引导理解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进一步感

5、受大潮之奇: 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词语中感受江潮的声威及其变化过程; 通过“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 四、阅读欣赏 1、指导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领悟表达方式 (1)“衬托”手法:作者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另一个角度体会钱塘江大潮之奇 (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 (2)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比较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

6、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3、积累: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1)自己喜欢的句子 (2)归类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如写声音的“人声鼎沸、风号浪吼”写形态的“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漫天卷地” 五、拓展练习 推荐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 孟浩然: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海神

7、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横江词 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毛泽东: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 杨万里:“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了解了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同作者一同感受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观潮教案设计篇二 观潮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难点是稳重作者映衬手法天衣无缝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8、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二、认读 1.读准字音 艨()艟()倏()泅()舸() 雉()溯()僦()绮()溢() 2.读懂词义 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

9、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生词释义点读 珠翠罗绮溢目倏尔黄烟四起 方其远出海门 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三、研读 1.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2.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 四、赏读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

10、笔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2.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任务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是: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写“静”的句子是: 写“动”的句子是: 五、亮点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

11、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些方面写“观潮”的? 点拨: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

12、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方法请各找出一个例句说说它的作用 点拨:“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如“饮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4.试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点拨:“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动词“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的人特别多 六、背读 七、练习(略) 探究活动 课下由老师组织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钱塘江大潮的纪录片查阅相关的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1.写一篇说明大潮形成原因、关于大潮的传说、观潮习俗的历史沿革的说明文 2.写一篇记叙文描绘观潮场面、抒发内心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