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38648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力造山川读康梁严谭书有感浅谈近世儒学之嬗变及致用作者: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11级财政学1班 曹陈玮内容提要:回溯那个青铜白铁年代,圣人未生,青牛未西行。只有潇潇的春雨从夏禹商汤处飘然而来,落在了我们现今脚下的这方泥土,浸入了泥土下龙树的根脉。但从那时起,我们身上就流淌着一种特质,我们的皮肤直至血孔都烙下了这种坚白的底色。所以不管胡骑金兵的靖康嘉定也好,还是列强倭寇的横分纵裂也罢,皆不能减我中华本色半分,因为国有殇而文化未曾亡!关键字:近代儒学 康梁 维新思想 宋明理学 “夫知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然今日横亘于我们面前非是他王充何以贯通中今之问,乃吾中华文化何以昂秀于芸芸世

2、界亿林,内继绝学、外开太平?我言,追本溯源,回归传统,整理国故,以古鉴今。谁为之?我言,有则,请自吾辈中国少年始! 十九、二十世即交,列强瞵其鹰目,诞其虎口,磨牙吮血,几欲吞食中华而后快,国人多苟安旦夕,束手待毙,虽甲午之耳犹不能醒,国势岌岌,华厦将倾,满目阴霾,真真已至末世之秋矣! 然国之积贫积弱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早现凶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路降人才。”龚自珍此首作于鸦片战争前夕的诗,已深切地道出了传统儒学已再难育出英才俊士的历史尴尬。悲哉!时无俊彦! 故至甲午前后,一如康有为在上光绪第五书中如述:“所谓弱,不仅是财弱、兵弱、艺弱,还在民智弱,民心弱

3、。所谓昧,即昧于万国情状,昧于历史变迁,进而昧于瓜分之势,侵权之谋,昧于新法兴利,变法自强。所谓乱,即贿赂公行,淫乱于上;官差衙役,蹙乱于下;揭竿斩木,乱机遍伏。所谓亡,即群居叹息,束手待毙,言路结舌,疆臣低首,而无结缨誓骨、慷慨图存者,生机已尽,可骇可悯。”我每念及此,无不扼腕痛惜!此国此民,不为天演所汰而何? 不禁问:何以至此 ?本宋明理学乃由孔孟之学即遭秦焚书坑儒之灾,又遭汉儒章句传注之繁,丧失源流之正,更遇佛道二宗冲击之境下“继绝学”而开出,初实有正本清源之效。但宋元以降,明清统治者愈来独裁忌言,而诸等方巾冠服者足于肉食,昧心于道,独以三纲礼教教人,孔孟民主思想再溺于世,故遇民抑遏之风

4、再兴,而宋时维新讲学之业已淹。诸如厂卫宦乱、文字狱则如蛇蝎陋虫跳梁于上。这时的儒学已变异为宗教,正统理学将天理归结为绝对命令,作为天理化身的道德律也渐为束人之器,以至“今人开口便以宋儒道德律人。”以义禁欲,以至绝民之情。且不容置喙,不容研辩,表面上温情脉脉的三纲五常,因此变得异常惨酷,只臣、民、子、妻之道,无君、官、父、夫之德,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呜呼!宋明理学耶?无复人理耶?! 故甲午惨败,朝野震惊,时人后人总结有军事因,因有政治因,吾言乃明教之累,国气已为所颓,焉有不败之理。光绪发愤国强,思雪前耻,改弦更张,故维新变法得行。然真行耶?曰:“有法无人”也。始知只重西人船坚炮利,机器不够,

5、只重科技学术不够,需进政体法制,广开民智兴民权。人言康有为顽固保皇余孽,且请诸君观其于二十初纪之大同书后再言:大同之世有四大禁律,其二为“禁独尊”,即禁独裁。其又言以天予人权,平待独立,作为将全人类从疾苦中彻底解救出来,进入大同之境的前提。康以“长素”自号,虽是自诩孔孟正宗,但其时众彦环据,领袖众生不假,故其倡公理,倡言民权,实有破天动地之魄力,有开一时风气之清。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诸人更为激进,直言“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专以继荀申孟为标帜。”欲以一已热忱,扫官场暮气,破世间惰气,激士民正气,鼓国家朝气;以拿天回云之手段,挟山超海之意气,洗雪如山

6、大耻,赢得如锦前程。如斯,何其壮哉!儒学经此,已有一变。 但中国历代统治者,却根本不承认有何民权,奴畜禽视民众是其与生俱来的天性,如何使民众俯首贴耳是其毕生进修的南面之术:“二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即使是已受西方影响的羊务派,也从不以民为重。曾国藩如此,李鸿章如此,一度以“维新领袖”自居的张之洞一听到康梁废三纲,伸民权之说,立斥之“诽薄名教,目无君上,鼓动百姓,放恣黩乱。何也?其思想束缚于“君臣”一点难解,口口声声“奴才”,却不知已为奴隶甘愿为奴。故曰:曾李左张果为名臣大家耶?愚民无知! 然曾李左张尚如此,世风难移可知也。就思想意识而言,中国人无自由,无

7、自尊,集中表现在好傍人,过去傍古而多顽,如今傍洋而近媚。程朱“尊孔复古”是傍,先后七子“文必秦反,诗必盛唐”亦是傍,因为,古贤,或曰传统,在中国,则是一种权威,而国人愿意依附于权威。所以,在那种境遇之下,学术上的附会以推移世风不失为务实致用之举。康者为之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都打着维护孔教的旗帜,却对于千百年来所公认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从根本上予以疑,所谓“别黑白定一尊“之观念,全然解放。在当时儒学一统,儒学至尊的思想界、学术界真可谓于满地荆棘里,收筚路蓝缕之功;四面阴霾中,尽吹茫茫浩然风! 但康梁维新派俨然并非要“倒孔”,恰恰相反,他们视已为真正的儒学嫡宗,他们发展了孔学而非全盘否定。而今

8、看来,其公其过,与新文化之激进狂飙,孰优就劣,且待其发轫于今世后世,此先暂按下不表。故近世儒学的嬗变是温柔敦厚的,尊孔而不独尊孔恐怕才是康梁之衷罢。自汉武以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学六经已一派不能批评不能研究不能止视之势,“举国上下,遵一人之言,守一家之说,服一五之制”,故“儒学一统者,非中国界之幸,而实中国学界之大不幸。”儒学何以至明清演化为儒教,皆因其守着先师之说,亦步亦趋,如风行草偃,而不敢有所异同,有所增损,有所出入,终至包容百川之风尽丧,难免于陵夷衰微,弊乱横生。呜呼!亦是二千年来之一大劫耶! 但中国学术是有自由传统的,昔闻德人有“轴心时代”之说,语希腊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

9、有释伽佛佗,中国有孔老诸子,希伯莱有犹太诸先贤,真集人类文明灿烂于一瞬啊!想那时先秦学术思想勃兴,言论自由,讲学之风盛行,百家争鸣,标新立异,蔚为大观。中国更是需要自由的,维新倡民权,去权威,大刀阔斧改良传统儒学,时局中人或不虑之,在今看来,皆是求得国民解束心中羁绊,能心游八鹜,即心之独立,即所谓自尊,在愚看来,心之独立比身之自由更重要,更迫切,彼时如此,今日亦然! 没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不能称作人;有了仁、义、礼、 智四端,如果依然妄自菲薄,那是在“自贼”。一个自尊的人,必然能自爱,自治,自立,自牧、自任,有皑皑冰雪的志节,落落云鹤的精神,谡谡松风的德操。人且如此,国亦

10、如是!而国之自立、自尊、自强,又必自国民自立自尊自强始。立足自我,在我看来,正是发轫于泰州心学“反求诸已”之说。故人言,维新新学乃儒宗异数,我言,此语亦尝用于王学也。而今人有学子不知自尊乃致强之原,自卑乃取亡之道,只羡他邦淫技,尚彼国政律,又以什么作为已国立国之具,治世之道?“夫孰知夫做十年来得延持之,并此而所丧焉,而立国立具乃真绝矣,夫孰知夫以真守旧误国,而国尚有可为,以伪维新误国,而国乃无可救也。”此乃梁氏语出一百年前,妄语耶?我言,正中切害!过时耶?我言,正当其时!人不自尊,害已误国。 千百年来,由于受儒家“温良恭俭让,多言多败,多事多患”,道家“不敢为天下先”,“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1、“未尝先人,而常随人”,诸如此类影响,国人多“守节无为”的狷者,少“进取于善道”的狂者。多阴柔靡丽之志,乏阳刚浩然之风。长期的封建专制历史,更将此推向极端。“用人不问贤否,而多方遏抑”,“以强事为喜事,以冒险为轻躁,以任侠为大戒,以柔弱为善人”。致使一国之大,多女德而少男德,多阴气而少阳气。徒迷于靡音碟舞,疏于广志鸿鹄万里。诸君!请圆睁汝目,环顾四周,我所言有虚耶? 故今日言独立,当先言个人之独立,乃能言全体之独立。所谓个之独立,非惟人身之自由放束,更是需有“独与天地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之胸怀。 求自由,求独立思考,求个性多元,“我之所依赖者,惟我一人而已”。才是 儒我学之正朔止途。亦是儒学经

12、近世之前未有之大变! 彼所需者,浩浩荡荡,推倒一时。 今所需者,磊磊落落,开拓千古! 彼所需者,处变不惊,视死如归。 今所需者,临事不惧,一往无前! 道天下所不敢道,为天下所不敢为,以骁猛坚毅之气,赴于莽莽无极之途,开我大风万里,开我大道千年!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我力造山川,我气造天地。山阴曹陈玮壬辰年春写于沪上文章尾注: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03康有为大同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中华书局 1989.03谭嗣同谭嗣同研究著作述要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0.07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 2002.02梁启超新民说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13、09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中国人民大学 2007.09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 中华书局 1998.06牛昂山严复文选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10苏轼苏东坡文集 中华书局 1982.02翁同龢翁文恭日记 中华书局 1998.06张之洞劝学篇 广西师范出版社 2008.10石磊商君书 中华书局 2009.1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12孙中山建国方略 中华书局 2011.08蒋光学梁启超评传(上、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4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1.01李玉洁儒学与中国政治科学出版社 2011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书考2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11郑大华等戊戌变法与晚清思想文化转变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0.04朱维铮重读近代史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 中西书局 2010.08作者联系方式:曹陈玮 Tel:18817364637 Email:注:学生自知才疏学浅,且于仓促间写作此文,其中悖谬之言,知不免于讥谴,唯有文责自负,倘得师上明教,则幸甚,幸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