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2628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如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兴趣参与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已成为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具备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会进行自主学习。语文学

2、科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2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

3、的“我要学” ,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培养学生课外语文学习兴趣 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 ;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课文,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写作文。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通过优化课堂

4、教学结构,实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 其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3(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如教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课,要求学生课后进行

5、有感情的朗诵,举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诗歌或散文朗诵给大家听;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怎样培养青少年的成人意识”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机会。创办班级板报。学生自己结伙,三人一群,五人一组,你组稿、我排版,闹得不亦乐乎。这种自由的形式正为发挥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缤纷的舞台。 (二)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开展“中学生该不该早恋”辩论赛。因而,有人把课外活动又叫第二课堂,其实,语文学习中的许

6、多硕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再次,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才能。 实施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让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语文课从课内走到课外,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激发学生课堂语文学习兴趣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好的课堂导入可以4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

7、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 第二,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入课堂的,导入课堂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诗文名句导课,设疑造成悬念导入,用讲故事作导语,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第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第四,课后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比如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课后编写祥林嫂的生平简历,或者展开想象,假如祥林嫂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重新为她设计一下命运,课后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总之,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我们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5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