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605968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这项水利工程是A. 郑国渠 B. 都江堰C. “井渠” D. 灵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父子负责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B正确;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派郑国穿凿,排除A;井渠是在地下,多用在西部干旱地,排除C;灵渠位于今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是秦代修建的一条古老运河,排除D。考点:古代

2、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都江堰2. 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盛产青瓷的“越窑”是在古代的A. 江西 B. 浙江C. 河北 D. 四川【答案】B【解析】人们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的典雅秀美,对其釉色清澈碧绿、如冰似玉的光泽,给人以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誉称为秘色瓷,故B正确。【名师点睛】解题关键知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越窑的青瓷。3.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 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 绒棉、织金绒

3、、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C. 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 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答案】A 【名师点睛】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汉代时期,东西方两大帝国古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并峙。所以从古罗马一般要联系到中国的汉朝。所以在审题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纺织业4.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的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业中心B. 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C. 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D. 设有会馆这一商人活动场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

4、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代“草市”主要是指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业中心,但其商业活动是受政府监管的,也尚未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会馆”是明清时期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草市”5.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C. 19世纪九十年代 D. 20世纪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典型企业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

5、的产生6.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是A. 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B. 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C.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D. 民族工业与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处于明显弱势【答案】C【解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C符合题意,选择C;A、B、D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1、行业分布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以纺织、食品工业为 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完整

6、的独立的工业体系。2、地区布局不合理: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3、与外国资本比较: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力量十分薄弱,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 4、与封建经济比较: 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7. 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A. 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 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72年,这个时期不是短暂的春天,排除C选项。这个时期也不是民

7、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排除B选项。A选项错在他不是介绍洋务派人物,而是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创办实业,所以选择D选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8. 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A. 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B. 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C. 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D. 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

8、息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等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用工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即存在剥削压榨人民的问题,诸如“包身工制”、“养成工制”等,这些体现出的就是落后性与封建性,不是进步的。BCD三项的表述与题干内容不相关,与题意不相符合,故排除BCD。所以应选A。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用工特征9.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 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D.

9、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答案】A【名师点睛】结合所学中共八大的知识回答即可。10. 下图所示是某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盛行浮夸风的社会现象。该杂志创刊号最有可能出版于A. 解放战争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时期盛行浮夸风,故B正确。【名师点睛】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卫星”“1958.11”联系所学知识即可解答。11.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 “以阶级斗争为纲”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联系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回答即可。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包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经济开放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

11、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4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涉及长江三角洲的为D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对外开放13. 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能展现时代特有的风貌。下列四幅图片中的服饰,按其流行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是清朝的服饰,建国初期的服饰,是民国时期的服饰,是文革时期的服饰,先后

12、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14. 1918年某杂志记载:“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是A. 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B. 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C. 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D. 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鞠躬”、“脱帽”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所以A项正确;由“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可以分析出

13、B和C两项正确;D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社会风尚是新旧杂陈的,新风尚还不是主流。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社会习俗新旧杂陈的社会习俗。15.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1906 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2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877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14、故正确的排序是,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的排序都错误,排除。16.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A. 商品种类的增加 B. 资本主义的发展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贸易范围的扩大【答案】B【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所以B正确。17. 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其殖地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A. 实行野蛮屠杀 B. 推行不平等贸易C. 贩运黑人奴隶 D. 开展圈地运动【答案】D【解析】14、15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

15、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不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故D错误,符合题意,选D。18. 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A. 风力 B. 煤炭C. 电力 D. 核能【答案】B【解析】风力早在封建社会就已成为动力,故A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运用,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故B项正确;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C项错误;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D项错误。19.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下列成果,属于爱迪生发明的是A. 飞机 B. 钨丝灯泡C. 汽车 D. 无线电报【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