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600203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导学案第六单元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 三峡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从,由 一点也没有 通“缺”,缺口 如果 日光,这里指太阳 到了 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驾 快 白色的急流 极高的山峰 急流冲荡 实在 水清,树 荣,山高,草盛 连接 延长 凄凉怪异 到 下霜的早晨 2.重点句子翻译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即使骑上快马,驾着 风,也没有这样快。在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 都被阻断了。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 物的影子。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 盛,实在有很多趣味。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 一片清

2、凉和寂静。 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怪异。空荡 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阅读理解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 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 本节承上段而来,上段写三峡山的特点,为本节写水设置了条件。 所以要先写山。 水涨(襄陵,沿溯阻绝);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 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

3、城。 延伸阅读 1.盛放 全 门 2.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 佛。 3.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 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 符合题意和物理学原理即可。) (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先在桌子上放 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 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是可以 医治的病,盘中药丸就会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盘中药丸就不 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 房门偷偷地研磨

4、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中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 ,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 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花招也就败露 了。) 第27课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一起欣赏 辉映 四季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 跳跃 指人间 指仙境 参与,这里指欣赏 2.重点句子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清晨的薄 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阳快要落山 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啊。 3.阅读理解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

5、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 ,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 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于是 到 共同,一起 交错, 纵横 原来是 形容水的澄澈 只是 清闲的人 2.重点句子翻译 想到身边没有和我一起享受月光的人,于是来到了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 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到庭院散步。 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 交错,原来

6、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一个 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啊?只是那里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阅读理解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自我排遣的旷达(或 虽遭贬谪依然 旷达)从“闲人”二字可看出作者用惋惜无人赏月来暗 讽那些汲汲于富贵功名的世俗中人,同时也把自己政治失意后的孤高情 怀寄托其中,表现一种随缘自适,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 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 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 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延伸阅读 1.了解,懂得 左右,大

7、约 向西 2.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 3.具体表现:去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 病好了之后,和庞安常同游豪饮;在所写的词中表达了不悲叹时光流逝 ,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译文: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 因为去看田,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会看病,是个聋子。就去他那 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 ,写不了几个,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 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病好之后,我和 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

8、王羲之的洗 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 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 有污泥。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 春年少呢?门前兰溪水还能流向西,莫伤悲,白发老人还能作报晓的鸡。 ”这一天,我们开怀畅饮才回去。) 第28课 观潮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农历十六日 当时 几乎,将近 用水淋洗 突然 一 点点 去,往 画着花纹 逆流迎着潮 巨浪踩 岸 高 租用 2.重点句子翻译 接着就越来越近了,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然后演习 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9、待到浓烟消逝水波平静,连一只船的踪影都没有了。几百个善于泅 水的吴地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饮食百货之物价格比 平时加倍的高,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下来 。 3.理解简答 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题旨,揭示中心,可以说集全文 要义于首句。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所以写观潮 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用杨诚斋的诗 句对上文进行形象的概括,既呼应了第一句,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延伸阅读 1.捆绑 这,这样 才 2.你诬陷我的忠臣,现在立功只能抵偿你的死罪而已,不能封官。 3.对诬告自己的人宽宏大量、有信有义(或

10、:以国家利益为重,忘怀个 人得失),令人敬重; 用臣不疑,知人善任(或:爱惜郭进,看 重郭进重承诺的品德) (译文:太祖时,郭进的官职是西山巡检,有人密报说他暗地里和河东刘 继元有交往,将来有可能造反。太祖听后大怒,认为他是诬害忠良之人,下 令将他绑起来交给郭进,让郭进自己处置。郭进却没有杀他,对他说:“如 果你能帮我攻占河东刘继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死罪,并且还能 赏你一个官职。”这年末,这个人果然将刘继元的一个城诱降过来了。郭 进将他的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请求给他一官半职。太祖说:“你诬陷忠 良,现在立功只能抵偿你的死罪,不能封官。”命令还是将这个人交给 郭进。郭进再次进言:“如果皇

11、上让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啊?” 于是,太祖就给那人赏了一个官职。君臣之间也是应该守信的。) 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都消失 这 完了,结束 挐,通“桡”,撑船水气凝成的 冰花 白气弥漫的样子 全白 哪能 还 酒杯 客居 2.重点句子翻译 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 山和水,上上下下都是一片白。别说相公痴,还有跟相公一样痴的人 。 3.阅读理解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 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 然。 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

12、:为 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 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在,反映出作者文人雅士式的 孤傲。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 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 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延伸阅读 1.适宜,适合 退下(退却) 完备 2.中秋赏月,靠近水边,独自前往,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 3.苏轼和张孝祥的心境相似。苏轼和张孝祥赏月的背景是相似的,都处 于被贬谪状态,苏轼虽然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一面,但是“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仍能体会出他贬谪的悲凉

13、、自我的解嘲、淡淡的失落。张孝 祥虽然表达了在中秋时节望金沙堆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的 悠闲和快乐,但是“独往”、“去人远”等也体现出他对贬谪之事的不 能释怀。 (译文:月亮在中秋之夜最明亮,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 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 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里能都靠近水泽呢? 假如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远离人居、人迹罕至,要么是空旷幽静的少有之处。果真 有喜欢猎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这样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我现 在金沙滩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宁静,远离世俗) 吗? 我大约在八月的时候去看过洞庭,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滩正 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 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徒步向 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湖面犹如玉盘,地上的 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 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赏月之至,中秋,临水, 独往,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