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液界面吸附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9962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液界面吸附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液-液界面吸附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液-液界面吸附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液-液界面吸附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液-液界面吸附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液界面吸附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液界面吸附解读(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液液界面 吸 附 液液界面 液液界面张力 1 超低界面张力 2 3 液液界面 液-液界面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如原油的破乳、沥青 和农药的乳化等。 液-液界面张力也是根源于界面两侧分子性质不同,液相 代替气相以后,有关表面性质的理论和方法亦可用于液-液 界面。例如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只要在实验上和计算公 式中作相应的改动即可用来测定液-液界面张力。 一、液液界面张力 不过由于接触角的问题在液-液界面的情况下影响更大 和液体粘性的影响,有些方法难以应用,其中较好的是滴体 积法和滴外形法(停滴法、悬滴法以及旋转滴法)。 一般来讲,液-液界面张力要小于表面张力,有时候可能 要小得多,如水的

2、表面张面为71mN/m,而油-水界面张力一 般小于10mN/m。 一、液液界面张力 Antonoff指出,两相互饱和的液相所构成的液-液 界面张力为二者表面张力之差,即 这是一个经验规律,即Antonoff规则。 如苯相11=62.1mN/m,水相22=28.2 mN/m, 按Antonoff规则,12=33.9mN/m,与实验值相符。 Antonof只适用于一些体系,不具有普遍性。 一、液液界面张力 液液界面张力 1 超低界面张力 2 3 液液界面 Harkins和Zellman是第一次报告低界面张力的人。1926 年,它们发现在苯水体系中加入油酸钠成0.1mol/L水溶液时 ,苯-水界面张

3、力可从35mN/m降至2.64mN/m(20);若同时 加入NaOH及NaCl,则可进一步降至0.04mN/m,现在一般把 10-110-3mN/m算作低界面张力,而把0,自发。 沾湿过程 二、超低界面张力 (2)浸湿 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洗衣时泡衣服)固气界面为固液界面替代。 浸湿过程 Wi:浸润功 0,自发。 二、超低界面张力 (3)铺展 以固液界面取代固气界面的同时,液体表面扩展的过程。 铺展系数 时自发 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 二、超低界面张力 小 结 沾湿: 浸湿: 铺展: (3)固气和固液界面能对体系的三种润湿作用的贡献是一致的。 (1)无论哪一种润湿都是界面现象,其过程实质都是界面

4、性质 及界面能量的变化; (2)对比三者发生的条件; 二、超低界面张力 4.2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将液体滴于固体表面上,液体或铺展或覆盖于表面,或 形成一液滴停于其上,此时在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液 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就叫接触角或润湿角。 接触角示意图 二、超低界面张力 Young方程 180 沾湿 90 浸湿 习惯上将 = 90定义润湿与否标准。 = 0 铺展 4.3 接触角的测定 二、超低界面张力 (1)切线法 (2)斜板法 (3)光点反射法 斜板法测定接触角 光点反射法测定接触角 (一)角度测量法(量角法) 二、超低界面张力 皆是通过与 相关长度测量计算得到。 (二)长度测量法 (

5、1)小滴法 (2)大滴法(液饼法) (3)垂片法 (三)透过测量法:(粉末的) 二、超低界面张力 透过高度法 透过测量法 透过速度法 固液界面取代固气界面后形成的接触角叫做前进角a; 而气固界面取代固液界面形成的接触角叫做后退角R; 通常后退角小于前进角。 前进角与后退角 二、超低界面张力 二、超低界面张力 Harkins仔细研究了石墨、滑石、硫化锑及石蜡等样品,通过精心准 备,精心测量,得到结果表明前进角与后退角的差别在实验误差内。结 论:前进角和后退角的差异是样品制备不当和测量技术不佳的结果。 造成接触角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表面不平和表面不均匀(污染)。 倾斜玻璃上的水滴 二、超低界面张力 (

6、1)表面不均匀性 如果液体表面由对液体具有不同亲和力的a、b两部分组成, 两者各占有表面分数xa和xb。这种表面称为复合表面。 一般前进角反映与液体亲和力弱的那部分固体表面润湿性,而 后退角则反映与液体亲和力较强的那部分固定表面润湿性。 二、超低界面张力 固体表面粗糙是造成接触角滞后的重要因素。值表示表面粗糙的 程度。由表中可以看出:中值越大,a R越大,接触角滞后液体在不 同粗糙度的石蜡表面上的a R。 (2)表面粗糙度 液体 0304560 水11304864 CaCl2溶液10243449 甘油7234477 乙二醇72854103 甲基溶纤维20648293 固体表面粗糙度模型 Wen

7、zel研究了固体表面粗糙度对润湿性的影响,指 出:一个给定的几何面粗糙度化以后必具有较大的真实 面积,用粗糙因子表示真实表面积与表观面积之比,润 湿方程经粗糙因子校正为: 二、超低界面张力 :粗糙表面接触角 Wenzel方程故 二、超低界面张力 上式表明:粗糙表面的接触角余弦函数(绝对)值总 是比平滑平面的绝对值大,即 90时表面粗化将使 变 大,而 1。 1.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四、吸附等温方程式 该式也适合于溶液吸附。 A(mol/g) = Kc1/n 可以通过 lgV lgp 的直线关系来验证。 四、吸附等温方程式 Langmuir在推导时作了如下假设: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8、只有碰在空白处才有可能被吸附; 气体在吸附时不受气体分子的影响; 表面是均匀的,发生吸附时,能量相同,吸附热相同。 定义覆盖度 = S1/S S1吸附了气体的位置(位);S表面总吸附位置。 2. langmuir吸附等温式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四、吸附等温方程式 当吸附平衡时,吸附速度与脱附速度相等,于是有,吸附 速度 V吸 = a u (1- ); a吸附几率,u碰撞分子数。 脱附速度 V脱 = ,所以 由分子运动论得, p气体压力;m气体分子质量; kBoltzman常数。 四、吸附等温方程式 代入得: 若以Vm表示每g吸附剂盖满单分子( =1)时的饱和吸 附量,V表示吸附平衡压力为p时的吸附量, 所以, b吸附系数,主要受温度和吸附热的影响,吸附热 q 增大,b也 增大,但 T 升高,b减小。 四、吸附等温方程式 当压力足够低 bp1,则V与P成直接关系; 当压力足够大 bp1,则V = Vm 。 将Langmuir化成如下形式, 则 与 存在直线关系,由截距可求得Vm。 若化成 则 与p成直线关系,斜率为 。 求出Vm后可计算吸附剂的比表面积。 四、吸附等温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