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89214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建桥学院“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此稿已经学院一届三次教代会和二届六次董事会会议审议,并充分吸收了各系各部门负责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十一五”规划时期(2006-2010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进行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时期。制定并实施“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每一所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院实现自身持续高水平发展的战略需要。本规划纲要将在回顾总结学院“十五”期间所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通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分析,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下一个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举措。一

2、、“十五”期间学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过去的五年,是上海建桥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各项事业取得重要成绩的五年。五年多来,学院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358”战略部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院2001年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序列,2003年被上海市教委列为全市11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05年初被确定为上海市依法进行自主招生改革的3所试点院校之一,2005年5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并获得教育部备案,成为一所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民办高校。高起点,大投入,建

3、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建校五年多来,学院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校园占地面积从建校之初的205亩,扩大到目前的487亩,并预征有发展用地220亩;已建成及在建校舍建筑面积达24.5万平方米,拥有标准教室242间(除了每个教学班都有一个专用教室外,还有一批公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现有馆藏图书52万余册,另有电子图书42.2万种;已建成包括“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在内的3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600多万元,配备有各类学生用计算机2000多台套,语音室座位近900座。此外,还建成了较高规格的室内体育馆、标准足球场及400M塑胶跑道和网球场等一批运动场地;建成了1

4、0余万平方米、9200多床位的高等级学生公寓以及大量后勤生活设施,有力保证了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面向市场,适应需求,专业与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办学以来,学院先后开设了28个高职专业和6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工科、文科和管理三大主力学科。专业教学计划更加完善。按照学院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要求,经过多次修订和调整,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适应社会需要、适合本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断扩大,合作企业达到113家,2个中外合作项目开局良好。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6门课程成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课程,网络营销课程被列为上海市

5、精品课程。部分教职工争取到纵向课题,一批院内科研项目立项启动,不少专业教师编写的教材获得正式出版。实现了办学规模的较快扩张,学院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2005年底,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到7476名,另有夜大学学生277名,在校生总数达7700多人,办学规模跃居全市民办高校前列,计划内在校生数超过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的平均规模。学院经过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本市第二所民办本科院校,跻身于全国目前仅有的26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行列。建立了一系列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制度,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立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全方位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秩序良好,教学质量过硬。连续三届毕业生按照

6、教育部统一口径统计的就业率,分别达到98.4%、96.7%和97.4%,均高于全国和全市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动手能力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不少学生在全国及上海市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好名次,其中广告创意设计和微软MOS竞赛均获得全国第一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任师资队伍。截至2005年底,全院专任教师(含行政双肩挑人员)总数达到319名,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19名(博士15名),占教师总数比例为4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16名(正高职称29人),占比为37%;年龄在40岁以下的169名,占53%。此外

7、,学院还聘有近300名高水平且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也较好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勇于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套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立了党委,建立了教代会;引进专家办学和能人治校,并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学院章程为依据,合理划分董事会与学院行政班子之间的权限与职责,既充分下放权利,又有效加强监督,较好实现了学院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从而保证了董事会各项正确决策的顺利实施,推动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民办高校自身机制优势。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在办学上,逐步形成了投资主体民营化、内部运行高效化、专业设置市场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和

8、后勤事务社会化等特点特色,基本做到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院各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提高了决策和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在五年多的办学实践中,我院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起来,其基本经验有五条:一是举办者不求经济回报,舍得投入,学院建设步子快,在办学条件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二是学院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开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适合民办高校的实际;三是董事会抓住了历史机遇,决策及时、正确,具有端正的办学理念;四是学院办学者严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严格管理”等办学方针,始终把

9、教学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五是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师资队伍,同时凝成了有序、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上下同心协力,各方精诚团结。这些成功经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坚持下去。二、学院“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形势(一)学院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1、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等级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5-15年,中国经济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GDP总量将达到2.3万亿美元左右,人均GDP将达到1700美元左右。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一方面必然会带来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上升,推动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另

10、一方面,经济发展了,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了,又会反哺教育,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更大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十一五”期间,上海将按照中央要求,在全国实现“四个率先”(即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为此,上海市政府提出,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可以预见,未来5-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必将与日俱增。这对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而言,意味着市场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2、宏观政

11、策导向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到2010年,要使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则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使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达到90万人,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左右。随着全国和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鼓励各类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这些政策措施也将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和各类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校的更大发展。3、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

12、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使得继续教育和各种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也是促进社会进步与文化认同,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转变为贯穿于一生的终身学习,以应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竞争和激烈的文化冲突,满足职业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样一种需求,直接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为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提供了新的拓展领域,使得继续教育和各种非学历教育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这对民办高校来说,无疑增加了新的发展增长点。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家庭及个人对于高等教育服

13、务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愈来愈多的家庭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全面实施,新生人口中独生子女人数比例大幅度提高,这样对于学龄人口来说,平均每个人从家庭获得的教育投资的资源将大大增加,这就使得家庭对于每个子女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大大提高。资料显示,目前在城市,居民文化教育娱乐项目支出比重已经超过衣着和居住支出,成为继食品之后的第二大支出项目;在农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也超过衣着支出比重,成为继食品和居住支出之后的第三大支出项目。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这一项目支出还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们

14、生活水平也随着显著改善,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及家庭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将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因此,蕴藏在人们中间的对于高等教育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在需求,将完全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这就为收费相对较高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赢得了机遇、提供了保证。5、从内部条件看,学院已为今后的发展积聚了必要的有形与无形资源。经过多年建设与积累,目前不论是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方面,还是在综合实力、外部形象方面,我院在本地区同类民办高校中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并且已在社会上树立起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的发展不仅有投资单位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坚强后盾,而且也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

15、。所有这些,都为学院在“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配套条件。(二)学院深入发展的制约因素1、教育理念仍需转变。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学院要从单纯举办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逐步转向以举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无论是举办者、办学者还是教育者,其办学理念和思想观念都要进一步转变、提升,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计划也需作重大调整。2、资源瓶颈约束增强。首先是学费收入十分有限,而办学成本刚性上升,学院有待进一步形成一种良性的投入产出机制,办学条件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次,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与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支撑学院高水平发展的需

16、要,而且受经济等因素制约,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难度越来越大。3、专业特色有待形成。现有的学科及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强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专业与学科之间的关联度有待加强,以便更好地形成集群效应和比较优势,学院持续高水平发展亟需有力的学科支撑和行业依托。4、外部竞争日益加剧。一方面是受人口出生规律影响,“十一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入学适龄人口将逐年下降,民办高校的生源缺少保障;另一方面,随着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涌现,以及受到政策层面的不公平待遇,现有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也将进一步受到挤压。今后,围绕生源和经费(政府专项资金)的争夺,将会促使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三、学院“十一五”期间的总体发展规划基于以上综合分析,在广泛调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学院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认真审议,确定学院“十一五”期间总体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与目标、主要工作措施如下(一)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