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82364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 王再英版第2章1、2讲解(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第2章检测仪表要控制一个生产过程,首先必须实时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用来检测这些参数的工具称为检测仪表,其中包括测量指示仪表及将被测参数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的测量变送器。2.1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指标检测仪表种类繁多,但目的都是快速、准确地测量某种物理量。因此,对于检测仪表的性能有一套通用的评价指标。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1.绝对误差检测仪表的指示值X与被测量真值Xt之间存在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表示为:=XXt由于真值是无法得到的理论值。实际计算时,可用精确度较高的标准表所测得的标准值X0代替真值Xt,表示为:=XX0仪表在其标尺范围内各

2、点读数的绝对误差中最大的绝对误差称为最大绝对误差max。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基本误误差基本误误差是一种简简化的相对误对误差,又称引用误误差或相对对百分误误差。定义为义为:而:仪仪表量程=测测量上限测测量下限仪仪表的基本误误差表明了仪仪表在规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测测量时时,允许许出现现的最大误误差。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3精确度(精度)为了便于量值传递,国家规定了仪表的精确度(精度)等级系列。如0.5级,1.0级,1.5级等。仪表精度的确定方法:将仪表的基本误差去掉“”号及“”号,套入规定的仪表精度等级系列。例如某台仪表的基本误差为1.0,则确认该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0级;如果某台仪表的基

3、本误差为1.3,则该表的精确度等级符合1.5级。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例1某台测测温仪仪表的测测温范围为围为100700,校验该验该表时测时测得全量程内最大绝对误绝对误差为为5,试试确定该仪该仪表的精度等级级。解:该仪该仪表的基本误误差为为:将该该表的去掉“十”号与“”号,其数值为值为0.625。由于国家规规定的精度等级级中没有0.625级级仪仪表,而该仪该仪表的误误差超过过了0.5级仪级仪表所允许许的最大绝对误绝对误差。故:这这台测测温仪仪表的精度等级为级为1.0级级。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例2某台测压仪测压仪表的测压测压范围为围为08MPa。根据工艺艺要求,测压测压示值值的误误差不允许

4、许超过过0.05MPa,问应问应如何选择仪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级才能满满足以上要求?解:根据工艺艺要求,仪仪表的允许许基本误误差为为:去掉“”和“”号后,0.625介于0.51.0之间间。若选选精度为为1.0级级的仪仪表,其允许许的最大绝对绝对误误差为为0.08MPa。超过过了工艺艺允许许的数值值。故:应选择应选择0.5级级的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目前,我国生产的仪表常用的精确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4,0.5,1.0,1.5,2.5等。精度等级数值越小,就表征该仪表的精确度等级越高,也说明该仪表的精确度越高。0.05级以上的仪表,常用来作为标准表;工业

5、现场用的测量仪表,其精度大多为0.5级以下。仪表的精度等级一般用符号标志在仪表面板上。如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4、灵敏度和分辨率灵敏度表示指针式测量仪表对被测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常以仪表输出(如指示装置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此位移的被测参数变化量之比表示:灵敏限表示指针式仪表在量程起点处,能引起仪表指针动作的最小被测参数变化值。S仪表灵敏度;Y仪表指针位移的距离(或转角);X引起Y的被测参数变化量。100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分辨率表示仪表显示值的精细程度。如一台仪表的显示位数为四位,其分辨率便为千分之一。数字仪表的显示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分辨力是指仪表能够显示的、最小被测值。如一台

6、温度指示仪,最末一位数字表示的温度值为0.1,即该表的分辨力为0.1。对于数字式仪表,则用分辨率和分辨力表示灵敏度和灵敏限。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5、变差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一仪表对被测量进行往返测量时(正行程和反行程),产生的最大差值与测量范围之比称为变差。变差=量程正反行程最大差值100%造成变差的原因:传动机构间存在的间隙和摩擦力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等。ymaxyxminxmaxOx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6、响应时间当用仪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时,被测量突然变化以后,仪表指示值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这段时间称为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的计算:从输入一个阶跃信号开始,到仪表

7、的输出信号(即指示值)变化到新稳态值的95所用的时间。以上是检测仪表常用的性能指标。txytp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2温度检测及仪表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最普遍而重要的操作参数。2.2.1温度检测方法一般利用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感知、测量温度。有接触式测温通过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的接触而感知物体的温度。非接触式测温通过接受被测物体发出的热辐射热来感知温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接触式测温仪表有:1、膨胀式温度计膨胀式温度计是基于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的性质而制成的。有液体膨胀式温度计:利用液体(水银、酒精)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特性测温。玻璃管温度计电接点式玻

8、璃管温度计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固体膨胀式温度计:用两片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叠焊接在一起制成双金属片。受热后,由于两金属片的膨胀长度不同而产生弯曲。若将双金属片制成螺旋形,当温度变化时,螺旋的自由端便围绕着中心轴偏转,带动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出相应温度值。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双金属片常用来做温度报警或控制随着温度上升,双金属片逐渐弯曲,当其触点接触到固定触点时,报警灯和继电器回路被接通。调节螺钉用来调整固定触点的位置,以调整报警温度。双金属片调节螺钉绝缘柱如图是一双金属温控器。继电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原理:封闭容器中的液体、气体或低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汽,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力增大。2、

9、压力式温度计利用封闭容器中的介质压力随温度变化的现象来测温。用压力表指示温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3、热电偶温度计利用物体的热电性质测温。4、热电阻温度计利用金属电阻值或半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测温。5、半导体温度计利用半导体PN结的结电压随温度变化的特性,通过测量感温器元件(结)电压变化来测量温度。非接触式测温的具体方法有: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红外线测温计光学高温计1、辐射式温度计通过测量物体热辐射功率来测量温度。2、红外式温度计通过测量物体红外波段热辐射功率来测量温度。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2.2热电偶热电偶是以热电效应为原理的测温元件,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势信号(mV)

10、。特点:结构简单、测温准确可靠、信号便于远传。一般用于测量5001600之间的温度。2.2.2.1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若两个连接点温度不同,回路中会产生电势。此电势称为热电势。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1、接触电势当不同导体A、B接触时,两边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在交界面上产生电子的相互扩散,致使在接触处产生接触电势。其大小取决于两种材料的种类和接触点的温度。t热端ABt0冷端eAB(t)=KtelnNA(t)NB(t)NA(t)、NB(t)自由电子密度;e单位电荷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温差电势对于同一金属A(或B),其两端温度不同,自由电子所具有的动能不

11、同,也会产生相应的电势,称为温差电势。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但温差电势值远小于接触电势,常忽略不计。tABt0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3、回路总电势热电偶回路总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叠加而成,称热电势。由于温差电势很小,热电势基本由接触电势构成:EAB(t,t0)=eAB(t)-eAB(t0)此计算式中,有的常数很难确定,无法实用。实际中用实测标定。但从上述公式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对于确定的热电偶,热电势只与热端和冷端温度有关。当冷端温度固定时,E(t,t0)是热端温度t的单值函数。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简表)分度号Kt0=0,EmVt00102030

12、40506070809000.0000.3970.7981.2031.6112.0222.4362.8503.2663.6811004.0954.5084.9195.3275.7336.1376.5396.9397.3387.7372008.1378.5378.9389.3419.74510.15110.56010.96911.38111.79330012.20712.63213.03913.45613.87414.29214.71215.13215.55215.97440016.39516.81817.24117.66418.08818.51318.93819.36319.78820.214

13、50020.64021.06621.49321.91922.34622.77223.19823.62424.05024.47660024.90225.32725.75126.17626.59927.02227.44527.86728.28828.70970029.12829.54729.96530.38330.79931.21431.62932.04232.45532.86680033.27733.68634.09534.50234.90935.31435.71836.12136.52436.92590037.32537.72438.12238.51938.91539.31039.70340.

14、09640.48840.897100041.26941.65742.04542.43242.81743.20243.58543.96844.34944.729110045.10845.48645.86346.23846.61246.98547.35647.72648.05948.462120048.82849.19249.55549.91650.27650.63350.99051.34451.69752.049130052.398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2.2.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1、均质导体定律由一种均质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其截面和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各处的温度分布如何

15、,都不能产生热电势。因此,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均质导体或半导体组成。但其截面和长度不限。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另一种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中间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势没有影响。因为热电偶在使用时,总要将热电偶回路打开,接入测量仪表,即插入第三种导体。测量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有EABC(t,t0)=eAB(t)+eBC(t0)+eCA(t0)当t=t0时有eAB(t0)+eBC(t0)+eCA(t0)=0即eBC(t0)+eCA(t0)=eAB(t0)则EABC(t,t0)=eAB(t)eAB(t0)设将热电偶AB一端打开,

16、接入第三种导体Cv由此可知,只要接入第三种导体的两个连接点温度相等,它的接入对回路电势毫无影响。这一结论可以推广至接入多种导体。ABCt0t0t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3、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a和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数和。即EAB(t,to)=EAB(t0)EAB(to0)据此,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EAB(t0),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符合分度表要求ABt0tAB0tAB0t0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2.2.3热电偶的构造热电偶是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偶丝或薄膜一端焊接而成。其构造分普通型、铠装型、簿膜型等。普通型铠装型普通热电偶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第2章2.2.2.4热电偶类型理论上任何两种导体或半导体都可以组成热电偶,但考虑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必须对热电偶材料加以选择。选取原则:在测温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热电势要大,且与温度接近线性关系。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